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长城11月,依旧靠哈弗,欢迎阅读。
23/12/07
导语
哈弗品牌是长城汽车的基本盘,哈弗稳则长城稳,哈弗强则长城强。
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张璘杰
两天前,长城汽车发布了 2023 年 11 月份的产销数据。根据其内容,今年 11 月,长城汽车销售新车 122,849 辆,同比增长 40.30% ;1-11 月,累计销量达 1,118,202 辆,同比增长 12.94%。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长城汽车 2023 年的年度销量目标是 160 万辆,如果按照这一数据计算,在接下来的 12 月份,长城至少需要卖出 48 万台车,才算过关。
头顶着销量目标压力,长城汽车终于在新能源的赛道上,有了长足进步。
据了解,今年 11 月份,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车型销售 31,248 辆(含新能源商用车),同比增长 142.93%,已经连续八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尽管此时长城新能源汽车车型的销量占比,仅为长城汽车总销量的 25.44%。但随着 Hi4 混动技术的铺展开来,以及长城汽车本身对新能源战略的重新界定,该渗透率必然会再次提升。
那么问题来了,长城汽车的新能源战略将如何展开?
显而易见,哈弗、魏牌、欧拉、坦克、长城皮卡五大品牌为基准,技术、渠道、人才架构等,都将进行更为纵深的新能源转型。而以车型为例,将不再局限于 SUV,还将积极推动混动化、纯电化。
哈弗品牌是长城汽车的压舱石,哈弗稳则长城稳,哈弗新能源强则长城新能源强。
11 月,哈弗品牌共销售 75,012 辆,占总销量的 61.06%,同比增长 39.11%,是长城汽车当之无愧的半壁江山。其中,哈弗新能源销量达 10,036 辆,环比增长 9%。
请注意,按照上面的数据计算,哈弗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仅为 13.38%,是长城总体新能源渗透率的一半。而这里,恰恰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哈弗品牌确实足够的深入人心,但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拖慢了其在新能源赛道上的进度。以至于哈弗在新能源赛道上,并没有率先做出成绩。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慢人一步,就要多下十分功夫。
好消息是,哈弗最新推出的哈弗猛龙销量不错,11 月哈弗猛龙销量达 6,025 辆,环比增长 19%。
如果按照这一增长势头,属于哈弗品牌的新能源转型,终究会迎来关键节点。而整个长城汽车的新能源大盘,也就有了更为稳定牢固的根基。
当然了,长城汽车不是哈弗一家的长城。五大品牌各有重点,所要发挥的作用,也各有不同。就比如承担着长城汽车新动能的坦克品牌。
根据数据显示,坦克品牌 11 月销售 18,577 辆,同比增长 70.13%。截至目前,坦克品牌累计销量突破 35 万辆,连续 35 个月蝉联中国越野 SUV 销量第一。
坦克品牌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但其中的问题也很明显:其一,硬派越野的市场,究竟能够扩展到什么程度。其二,友商们的积极推新,是否会分走一部分蛋糕。
比亚迪方程豹、东风猛士、奇瑞捷途、丰田普拉多、福特……高中低端车型,应有尽有,主打的就是 " 全方位竞争 "。而面对这些友商的围追堵截,坦克品牌需要做的,还有更多。
相对比而言,长城皮卡的角色就十分稳健了。
据了解,长城皮卡 11 月销售 16,291 辆,同比增长 18.05%,再次蝉联中国皮卡销量冠军。长城皮卡在国内终端的市占率近 50%,也就是说,中国每卖出两台皮卡,就有一台是长城。
欧拉,长城旗下又一特立独行的品牌,专注女性赛道。
今年 11 月,欧拉共销售 10,025 辆,同比增长 47.95%,连续 7 个月销量过万,可见其实力不俗。尽管坊间对其褒贬不一,但月销破万的成绩,却帮助长城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时代里,有了一个小惊喜。
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在海外市场上,欧拉好猫 Ora Funky Cat 更名为 GWM Ora 03,欧拉闪电猫 Ora Lightning Cat 更名为 GWM Ora 07。用数字替代原有名称,并与车辆的尺寸相对应。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替代 " 猫狗 " 的新命名方式,就会在国内掀起一轮风潮。而那,也是消费者们所期待的。
最后,但也可能是长城汽车旗下最为复杂的一个品牌——魏牌。
以 " 魏 " 为名,担负长城汽车品牌向上重任的魏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今人摸不到头腦的一点,曾经风光无比的魏牌,为什么会沦落到如今月销不过 5000 台的尴尬境地。
据懂车帝显示,目前魏牌在售的车型包括:拿铁 DHT、拿铁 DHT-PHEV、摩卡 DHT-PHEV、蓝山 DHT-PHEV,以及高山 MPV,5 款车型,横跨了 18~41 万元的价格区间。
而根据最新数据,魏牌今年 11 月的销量为 2,866 辆,环比增长 27%。虽然高山 MPV 作为特殊车型、新出车型,没有发力,还说得过去;但一共销售 2,866 辆的成绩,不论是与造车新势力对比,还是和吉利、比亚迪等老对手们相比,都有点不好看。
铁打的魏牌,流水的领导人。高管的 " 七进七出 ",或许是如今魏牌现状的原因之一。但除去人为因素之外,似乎自 2019 年开始,魏牌就开始深陷在品牌向上和新能源转型的泥淖之中;乃至今日,魏牌依旧未能脱困。
据悉,在 2018 年,魏牌达到 13.9 万辆的销量巅峰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2019 年 -2022 年,魏牌的年销量分别为 10 万、7.85 万、5.83 万和 3.64 万。
那么问题来了:高山能够为魏牌带来销量回转的希望吗?魏牌如何走好新能源之路?Hi4 混动技术会在魏牌上实现 Hi4-W 的变种吗?
疑问或许会有很多,但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相信魏牌会给出答案。
至于现在,还请长城汽车继续砥砺前行,星辰大海就在前面不远处。
张之栋
多伟大的作家,
也不过是在书写自己的片面。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