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長城11月,依舊靠哈弗,歡迎閱讀。
23/12/07
導語
哈弗品牌是長城汽車的基本盤,哈弗穩則長城穩,哈弗強則長城強。
作者丨張之棟
責編丨李思佳
編輯丨張璘傑
兩天前,長城汽車發布了 2023 年 11 月份的產銷數據。根據其内容,今年 11 月,長城汽車銷售新車 122,849 輛,同比增長 40.30% ;1-11 月,累計銷量達 1,118,202 輛,同比增長 12.94%。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長城汽車 2023 年的年度銷量目标是 160 萬輛,如果按照這一數據計算,在接下來的 12 月份,長城至少需要賣出 48 萬台車,才算過關。
頭頂着銷量目标壓力,長城汽車終于在新能源的賽道上,有了長足進步。
據了解,今年 11 月份,長城汽車的新能源車型銷售 31,248 輛(含新能源商用車),同比增長 142.93%,已經連續八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盡管此時長城新能源汽車車型的銷量占比,僅為長城汽車總銷量的 25.44%。但随着 Hi4 混動技術的鋪展開來,以及長城汽車本身對新能源戰略的重新界定,該滲透率必然會再次提升。
那麼問題來了,長城汽車的新能源戰略将如何展開?
顯而易見,哈弗、魏牌、歐拉、坦克、長城皮卡五大品牌為基準,技術、渠道、人才架構等,都将進行更為縱深的新能源轉型。而以車型為例,将不再局限于 SUV,還将積極推動混動化、純電化。
哈弗品牌是長城汽車的壓艙石,哈弗穩則長城穩,哈弗新能源強則長城新能源強。
11 月,哈弗品牌共銷售 75,012 輛,占總銷量的 61.06%,同比增長 39.11%,是長城汽車當之無愧的半壁江山。其中,哈弗新能源銷量達 10,036 輛,環比增長 9%。
請注意,按照上面的數據計算,哈弗品牌的新能源滲透率僅為 13.38%,是長城總體新能源滲透率的一半。而這裡,恰恰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哈弗品牌确實足夠的深入人心,但可能也正是因為如此,拖慢了其在新能源賽道上的進度。以至于哈弗在新能源賽道上,并沒有率先做出成績。快魚吃慢魚的時代,慢人一步,就要多下十分功夫。
好消息是,哈弗最新推出的哈弗猛龍銷量不錯,11 月哈弗猛龍銷量達 6,025 輛,環比增長 19%。
如果按照這一增長勢頭,屬于哈弗品牌的新能源轉型,終究會迎來關鍵節點。而整個長城汽車的新能源大盤,也就有了更為穩定牢固的根基。
當然了,長城汽車不是哈弗一家的長城。五大品牌各有重點,所要發揮的作用,也各有不同。就比如承擔着長城汽車新動能的坦克品牌。
根據數據顯示,坦克品牌 11 月銷售 18,577 輛,同比增長 70.13%。截至目前,坦克品牌累計銷量突破 35 萬輛,連續 35 個月蟬聯中國越野 SUV 銷量第一。
坦克品牌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但其中的問題也很明顯:其一,硬派越野的市場,究竟能夠擴展到什麼程度。其二,友商們的積極推新,是否會分走一部分蛋糕。
比亞迪方程豹、東風猛士、奇瑞捷途、豐田普拉多、福特……高中低端車型,應有盡有,主打的就是 " 全方位競争 "。而面對這些友商的圍追堵截,坦克品牌需要做的,還有更多。
相對比而言,長城皮卡的角色就十分穩健了。
據了解,長城皮卡 11 月銷售 16,291 輛,同比增長 18.05%,再次蟬聯中國皮卡銷量冠軍。長城皮卡在國内終端的市占率近 50%,也就是說,中國每賣出兩台皮卡,就有一台是長城。
歐拉,長城旗下又一特立獨行的品牌,專注女性賽道。
今年 11 月,歐拉共銷售 10,025 輛,同比增長 47.95%,連續 7 個月銷量過萬,可見其實力不俗。盡管坊間對其褒貶不一,但月銷破萬的成績,卻幫助長城汽車在新能源汽車時代裡,有了一個小驚喜。
此外,值得關注的還有,在海外市場上,歐拉好貓 Ora Funky Cat 更名為 GWM Ora 03,歐拉閃電貓 Ora Lightning Cat 更名為 GWM Ora 07。用數字替代原有名稱,并與車輛的尺寸相對應。
或許在不久的将來,替代 " 貓狗 " 的新命名方式,就會在國内掀起一輪風潮。而那,也是消費者們所期待的。
最後,但也可能是長城汽車旗下最為復雜的一個品牌——魏牌。
以 " 魏 " 為名,擔負長城汽車品牌向上重任的魏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今人摸不到頭腦的一點,曾經風光無比的魏牌,為什麼會淪落到如今月銷不過 5000 台的尴尬境地。
據懂車帝顯示,目前魏牌在售的車型包括:拿鐵 DHT、拿鐵 DHT-PHEV、摩卡 DHT-PHEV、藍山 DHT-PHEV,以及高山 MPV,5 款車型,橫跨了 18~41 萬元的價格區間。
而根據最新數據,魏牌今年 11 月的銷量為 2,866 輛,環比增長 27%。雖然高山 MPV 作為特殊車型、新出車型,沒有發力,還說得過去;但一共銷售 2,866 輛的成績,不論是與造車新勢力對比,還是和吉利、比亞迪等老對手們相比,都有點不好看。
鐵打的魏牌,流水的領導人。高管的 " 七進七出 ",或許是如今魏牌現狀的原因之一。但除去人為因素之外,似乎自 2019 年開始,魏牌就開始深陷在品牌向上和新能源轉型的泥淖之中;乃至今日,魏牌依舊未能脫困。
據悉,在 2018 年,魏牌達到 13.9 萬輛的銷量巅峰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2019 年 -2022 年,魏牌的年銷量分别為 10 萬、7.85 萬、5.83 萬和 3.64 萬。
那麼問題來了:高山能夠為魏牌帶來銷量回轉的希望嗎?魏牌如何走好新能源之路?Hi4 混動技術會在魏牌上實現 Hi4-W 的變種嗎?
疑問或許會有很多,但等到明年的這個時候,相信魏牌會給出答案。
至于現在,還請長城汽車繼續砥砺前行,星辰大海就在前面不遠處。
張之棟
多偉大的作家,
也不過是在書寫自己的片面。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