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2025年一季度奇瑞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A级车市场表现分析报告,欢迎阅读。
一、引言
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爆发,奇瑞汽车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之一,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網域加速布局,不断推出新产品。然而,与吉利等竞争对手相比,奇瑞在 A 级车市场的表现仍存在明显差距。本文将基于最新数据和市场表现案例,深入分析奇瑞 A 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同时建议奇瑞公司强化布局,加大 A 级车研发生产,抢占 A 级车市场。
二、奇瑞与吉利 A 级、B 级、C 级车型统计调查与对比
(一)奇瑞汽车
1. 新能源汽车
(1)A 级车(紧凑型):风云 A8/A8L、艾瑞泽 e、瑞虎 7PLUSPHEV 等车型,主打家用市场,优势为经济性与长续航,但智能化水平中规中矩。
(2)B 级车(中型):瑞虎 9CDM、风云 T9 等车型,侧重性能与续航,但市场声量弱于竞品(如比亚迪唐 DM)。
C 级车(中大型 / 豪华型)。星纪元 ET、风云 A9 等车型,技术突破显著,但市场接受度需时间验证。
2. 智能网联汽车
(1)A 级车(紧凑型):小蚂蚁智驾版、iCARV23 等车型,主打低价智能,但实用性受限。
(2)B 级车(中型):瑞虎 8PLUSCDM、星途瑶光 CDM 等车型,智能化配置领先,但价格与品牌力需优化。
(3)C 级车(中大型 / 豪华型):智界 S7、星纪元 ES 等车型,技术差异化显著,但需强化品牌高端形象。
(二)吉利汽车
(1)A 级车(紧凑型):银河 E5、星愿等车型,销量表现优异,技术同质化严重。
(2)B 级车(中型):银河星耀 8、极氪 007GT 等车型,技术领先,市场覆盖面有限。
(3)C 级车(中大型 / 豪华型):极氪 9X、领克 900 等车型,技术高端化明显,市场推广难度大。
(1)A 级车(紧凑型):缤越 L 超越版、银河 E8 等车型,燃油与纯电并行,技术路线分散。
(2)B 级车(中型):银河星耀 8、极氪 007GT 等车型,技术密集度高,量产能力待验证。
(3)C 级车(中大型 / 豪华型):极氪 9X、领克 900 等车型,技术标杆意义大于市场意义。
(三)对比分析
1. 技术路线。奇瑞侧重鲲鹏混动与华为合作,吉利依托极氪与千里浩瀚智驾。
2. 市场定位。奇瑞主攻性价比与长续航,吉利偏向高端化与全场景智驾。
3. 品牌力。吉利极氪、领克高端化更成功,奇瑞依赖星途、风云系列突围。
(四)优劣势总览
三、奇瑞 A 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现状
(一)最新销量数据
2025 年第一季度,奇瑞集团累计销量达到 620,025 辆,同比增长 17.1%,创下历史季度销量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 163,458 辆,同比增长 171.8%。在 A 级新能源汽车市场,奇瑞的主要车型包括风云 A8/A8L、艾瑞泽 e、瑞虎 7PLUSPHEV、小蚂蚁智驾版和 iCARV23 等,这些车型在一季度的累计销量约为 4.5 万辆。
(二)全国各城市市场表现案例
1.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1)北京市场:奇瑞 A 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约为 10%,其中艾瑞泽 e 凭借其较高的性价比和品牌知名度,受到不少城市通勤用户的青睐,月均销量约 500 辆。瑞虎 7PLUS-PHEV 则凭借其插电混动的优势,在家庭用户群体中也有一定的销量,月均约 300 辆。
(2)上海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更为旺盛,奇瑞 A 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约为 12%。小蚂蚁智驾版凭借其小巧灵活的特点和智能网联功能,在城市短途代步市场表现出色,月均销量约 800 辆。iCAR-V23 作为一款紧凑型纯电 SUV,其年轻化的设计和猎鹰智驾 500 系统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月均销量约 600 辆。
(3)广州和深圳市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较高,奇瑞 A 级新能源汽车在这两个城市的市场份额分别约为 11% 和 13%。风云 A8/A8L 凭借其鲲鹏超能混动 CDM 系统和较长的纯电续航里程,在这两个城市的一季度累计销量分别约为 1500 辆和 2000 辆。
2. 二线城市(成都、杭州、南京、武汉等)
(1)成都市场:是奇瑞 A 级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销售区網域,市场份额约为 15%。瑞虎 7PLUS-PHEV 凭借其插电混动的优势和较高的性价比,在成都市场的月均销量约 500 辆。风云 A8/A8L 也凭借其长续航和低使用成本,受到不少家庭用户的关注,月均销量约 400 辆。
(2)杭州市场: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较为突出,奇瑞小蚂蚁智驾版凭借其低价智能的特点,在杭州市场的月均销量约 1,000 辆。iCAR-V23 凭借其猎鹰智驾 500 系统和年轻化的设计,在杭州市场的月均销量约 800 辆。
(3)南京和武汉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较为稳定,奇瑞 A 级新能源汽车在这两个城市的市场份额分别约为 12% 和 14%。艾瑞泽 e 在南京市场的月均销量约 600 辆,在武汉市场的月均销量约 700 辆。
3.三线及以下城市
(1)芜湖市场:作为奇瑞的总部所在地,其对奇瑞品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较高,A 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约为 20%。风云 A8/A8L 和瑞虎 7PLUS-PHEV 在芜湖市场的月均销量分别约为 800 辆和 600 辆。
(2)昆山、义乌等经济较为发达的三线城市:奇瑞 A 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约为 10%。小蚂蚁智驾版凭借其低价智能的特点,在这些城市的月均销量约 500 辆。iCAR-V23 凭借其年轻化的设计和智能网联功能,也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关注,月均销量约 300 辆。
(三)市场表现总结
从全国各城市的市场表现来看,奇瑞 A 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渗透率相对较低。整体而言,奇瑞 A 级车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市场表现未能达到预期,与竞争对手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奇瑞 A 级车市场表现不佳的原因分析
(一)产品力不足
1.车型数量有限。奇瑞在 A 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车型数量相对较少,仅涵盖了部分轿车和 SUV 车型。相比之下,竞争对手如吉利在 A 级车市场拥有更丰富的车型选择,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2.续航里程不足。部分奇瑞 A 级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相对较短,如艾瑞泽 e 的纯电续航仅 400km,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长续航的需求。而竞争对手的同级别车型,如吉利银河 E8,其续航里程可达 500km+,且支持 800V 快充,在技术上更具优势。
3.智能化配置不足。虽然奇瑞推出了猎鹰智驾系统,但在 A 级车上的应用还不够广泛,部分车型仅搭载了基础的 L2 级辅助驾驶功能。相比之下,吉利的 A 级车如银河 E5,不仅配备了 L2 级智驾,还具备 800V 高压平台等越级配置,在智能化方面更具竞争力。
(二)品牌力不足
1.品牌认知度较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奇瑞的品牌认知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在高端市场的品牌溢价能力不足。相比之下,吉利通过沃尔沃和极氪等高端品牌的打造,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品牌力。
2.品牌影响力不足。奇瑞在新能源汽车领網域的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有待提高。相比之下,比亚迪等竞争对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树立了较高的品牌影响力。
(三)市场策略不足
1.市场定位不清晰。奇瑞 A 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定位不够清晰,部分车型在性价比和高端化之间摇摆不定。相比之下,吉利的市场定位较为明确,其 A 级车主要聚焦于高性价比和智能化配置。
2.营销策略不足。奇瑞在营销策略上相对保守,缺乏创新和针对性。相比之下,吉利通过线上线下的多渠道营销,以及与用户的深度互动,成功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优化建议
(一)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1.车型扩充与多样化。
针对 A 级车市场,奇瑞应迅速扩充产品线,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车型。例如,可以开发 5 万 -7 万元的两厢轿车、8 万 -10 万元级的插混 SUV,搭载鲲鹏 CDM5.0 系统,综合续航达到 1500km+,直接竞争比亚迪宋 ProDMi。同时,推出续航 500km+、支持 800V 快充的纯电 A 级轿车,定价在 10 万 15 万元区间,对标吉利银河 E8。
2. 续航与充电技术更新。
3.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延长续航里程。采用宁德时代神行电池等先进电池技术,实现 " 充电 10 分钟续航 400km",缩小与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此外,可以探索固态电池技术的应用,为未来的产品提供更强的技术支持。
4. 智能化配置普及。
加快猎鹰智驾系统在 A 级车上的应用,提升智能化配置水平。全系 A 级车标配 L2+ 级辅助驾驶功能,包括高速 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硬體成本。逐步推广 L3 级自动驾驶功能,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品牌塑造与市场定位
1.高端子品牌打造。
借鉴吉利极氪的成功经验,打造奇瑞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子品牌。通过推出高端车型、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塑造高端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例如,可以推出以 " 科技、智能、豪华 " 为核心卖点的高端 A 级车系列,吸引对品质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
2. 品牌认知度提升。
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认知度。通过广告投放、品牌活动、社交媒体营销等多种方式,提高品牌曝光度。例如,可以与热门影视剧合作,进行产品植入;举办线下体验活动,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奇瑞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智能配置。
3. 市场定位精准化。
重新审视并明确奇瑞 A 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定位,聚焦于高性价比和智能化配置,避免在性价比和高端化之间摇摆不定。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制定差异化的市场策略,例如,在一线城市主打智能化和高端化,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强调性价比和实用性。
(三)营销策略与渠道优化
1.创新营销模式。
借鉴吉利等竞争对手的成功经验,加强线上线下的多渠道营销。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兴渠道,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例如,可以开展直播带货活动,邀请网红和汽车博主进行产品试驾和评测;举办线上互动活动,增加用户参与感和品牌粘性。
2. 用户共创计划。
邀请潜在用户参与 A 级车的设计和研发过程,强化 " 年轻化、实用化 " 标签。通过用户调研、线上互动等方式,收集用户需求和建议,使产品更贴合市场需求。例如,可以举办设计大赛,让用户参与车型外观和内饰的设计;开展用户体验测试活动,根据用户反馈优化产品性能和配置。
3. 渠道下沉与服务优化。
优化经销商网络布局,特别是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增加新能源汽车专卖店的数量,提高市场覆盖率。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提升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车和售后服务体验。例如,可以在经销商店内設定专门的新能源汽车体验区,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推出 " 一周深度试驾 " 服务,降低用户购车决策门槛。
(四)生态合作与产业协同
1.智能网联生态构建。
加强与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共同构建智能网联生态系统。例如,可以与华为、百度等企业合作,深度整合其智能驾驶技术和车联网系统,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同时,可以开发自己的智能网联平台,实现车辆与家居、办公等场景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智能出行体验。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加强与电池供应商、芯片制造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确保关键零部件的稳定供应和成本控制。例如,可以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研发高性能电池;与芯片制造商合作,确保智能驾驶芯片的供应,避免因芯片短缺影响生产。
3.充换电设施布局。
加快充换电设施的布局,解决用户的 " 里程焦虑 " 问题。与能源企业、充电设施运营商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更多的充电桩和换电站,提高充电的便利性。例如,可以在城市核心区網域建设超级充电桩,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布局换电站,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充电和换电服务。
六、结论
2025 年第一季度,奇瑞在 A 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表现未达预期,主要问题集中在产品力、品牌力和市场策略三个方面。未来,奇瑞需要通过扩充产品线、提升续航里程和智能化配置来增强产品竞争力;通过打造高端子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来提升品牌影响力;通过创新营销模式、优化渠道布局来提高市场覆盖率和用户满意度。同时,奇瑞还应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构建智能网联生态系统,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只有这样,奇瑞才能在竞争激烈的 A 级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市场份额的稳步增长,重塑市场格局。
(注:作者投稿,不代表盖世汽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