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等了1003天,我们等来了什么?,欢迎阅读。
网通社评论 12 月 28 日,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如约而至,距离雷军宣布造车已有 1003 天。
在这一千多天里,我们无数次构想其首款车型的样子,期待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小米,一个接地气的小米,一个惊艳眼球的小米,结果我们却等来了一个技术领先的小米,一个 2.78 秒破百的小米,一个神似保时捷的小米。
长达 3 个小时的发布会,成了雷军一个人的 Talk Show,除了中场换了一套西装,其余时间几乎没怎么休息。发布会的信息量很大,印象最深的就是反复出现的 " 第一、唯一、最 "。雷军说,他给团队提出目标,至少要做 100 项技术 " 第一、唯一、最 "。
其实,小米汽车的首款产品长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雷军能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什么。就像曾经不被看好的理想,以一己之力带动了增程市场的发展,并且如今已走在了所有新势力最前面。
对于这次发布会,已经有很多业内人士拆分点评了技术和产品。这里,我只想说说一些个人的感想。
首先,这是一场非常少见的、能够让我犯困的发布会,不仅仅是时长的问题,更多是因为毫无新意。新汽车时代,技术成为车企最大的护城河,所有车企在办发布会的时候,都在大肆渲染自己是如何技术领先的,近期的 NIO DAY、极氪 007 上市、问界 M9 上市都是如此。
没想到,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也逃脱不了世俗,以五大核心技术贯穿整个发布会。开场即王炸,27200 转的全球电机转速天花板已足够劲爆,结果雷军把实验室里的 35000 转预研电机也搬了出来,并美名其曰:成熟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
后面的 CTB 电池技术、9100t 大压铸集群、自研泰坦合金、端到端感知决策大模型等等,其实也都颇具亮点。但是,这些亮点如果放在一家传统车企,甚至是一家造车新势力身上,都不会让人觉得哪里有问题。放在小米汽车的身上,就多了一丝违和。
毕竟,小米汽车满打满算也就蹒跚了不到 3 年,刚学会走路就想颠覆整个市场,那不是痴人说梦么。雷军自己不是也说了,百年赛道无捷径。
通常而言,一个人越是缺什么,就越爱显摆什么。大篇幅的技术讲解,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雷军对于小米汽车的不自信,生怕在这个极度内卷的市场,砸不出声响。越是极力地渲染,越是显得底气不足。就连发布前的致敬,也更像是心虚状态下的一种自我保护。
雷军说,小米决定十倍投入,从底层核心技术做起,认认真真造一辆好车,并通过 15 年到 20 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目标是正确的,态度是正确的,但第一步迈出的方式似乎错了。
技术进步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是存在阈值的,并是非线性的。就目前的技术而言,汽车在性能方面已经进步到了临界状态。当性能参数持续提升,用户的感知会越来越不明显。百公里加速 3 秒已是顶尖水平,花更多的精力去提高那所谓的 0.1s,对用户而言意义并不大。就像现在的苹果手机,iPhone X 之后的迭代,变化就非常小了。
所以,雷军刚刚入场就将大部分筹码压在技术层面的突破,在我看来,似乎是担心外界认为他这个外来者不够专业、不够靠谱。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为了不被别人说成是 PPT 造车,雷军特意邀请到国字头的专家来检验自己的技术,并给出了 " 国际水平 " 的认证。那期望被认可的迫切心情,表露无遗。
" 造车还得爱车、懂车,如果不懂,就不可能做出一辆好车 ",这是雷军的原话。不可否认,他一定是爱车的,不然不会投身到这个行业,但是要说他懂车,可能很多人都不会同意。
当雷军提到流媒体后视镜还没通过国标时,我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想到路特斯 Eletre 和阿维塔 12 不都已经上市了?再次核对,自今年 7 月 1 日,车辆不仅可以安装电子后视镜,还可以取代传统的光学后视镜。
显然,即便他在这一千多天里,试过了 150 多辆车,但仍有很多东西要学。
雷军在造车上的态度是诚恳的,但说到底,雷总还是要向隔壁的余承东学习。
鲁迅先生说过,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
其实,作为小米汽车的首场发布会,我们不应该过分吹毛求疵,其首款产品的亮点也并不少。让我为其担忧的是,他们似乎并没有看清自身的定位,技术不应该成为他们最先瞄准的突破口。
小米在生态方面的优势不言自明,展现出来的智驾水平也可以说是行业第一阵营,而这两点却被放在了电机、电池等技术的后面。在我看来,生态上的稀缺性才应该是小米的杀手锏。
提到生态,有意无意的总会将华为的鸿蒙生态拿来做比较。SU7 座舱功能一个接一个的展示,开机快、手机与车机的信息流转,手机应用上车,五屏互联……,与鸿蒙座舱相比,不分轩轾了。
直到雷军喊出 " 苹果用户开小米汽车也有很好的体验 ",现场欢呼了!在大家都以为小米汽车只能适配小米手机时,雷军说,小米汽车支持 CarPlay、AirPlay、iPad。不止现场,在线网友们同样沸腾,直播弹幕上很长一段时间滚动着 " 雷总格局大了 "。
除此之外,基于澎湃 OS 作業系統、CarloT 生态,小米 SU7 实现了 " 人车家全生态 " 闭环。从雷军的介绍,CarloT 生态将面向全球生态开发者开放;小米汽车将支持 1000 多种米家设备无感上车。家居,一直都是小米特有的优势,闭环之后,就像雷军描述的 " 移动智能空间 ",打通了不止办公、出行,还有居家等在内的全场景。
车机像平板一样流畅,雷军就谦虚起来,说," 这是我们的专业,都不用跟其他人比,小米强的就是生态 "。中控屏的磁吸功能可玩度高,是车内的又一亮点。后续如果有添加更多的玩法,不失为又一亮点,毕竟现在潮玩正在汽车圈内流行。
当前,中国智能驾驶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2023 年甚至被称为城市 NOA 落地的元年。小米汽车起步虽晚,但是已经能够完成北京晚高峰城区 NOA 零接管。
从实测表现来看,小米 2024 年进入自动驾驶第一阵营的目标,绝不是一个空话,而且并不是首次提到。早在 2022 年 8 月,小米宣布造车 500 多天之时,就定下了这个目标,首次披露自动驾驶技术最新成果,彼时尚未落地,还没有强调 " 无图 ",如今实测表现已经有了不错的表现,这背后看得出,小米的强大的学习能力。
小米的决心、努力、成绩和雄心,大家有目共睹。
我们都知道木桶理论,一家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诚然,对于小米这样的大集团来说,这的确是金科玉律。但是对于小米汽车这个新人而言,与其刚入场就着急补齐短板,不如花点心思强化自己的长板。
换句话说,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小米汽车不应该和已经打拼了七八年的新势力去比谁的短板更长,而是应该想想自己在哪些方面更强,比如 " 人车家全生态 "。
小米汽车不需要每个方面都很优秀,只要一个方面优秀,就能吸引到一部分人,这部分就是核心用户。就像最初的蔚来一样,靠优质的服务和差异化的换电积累的大量的天使用户。企业发展初期,抓住自己的优势先占据一席之地,才是最重要的。小米汽车要做的,就是把生态植入到消费者的心智中。
结语
小米汽车首场发布会之后,二级市场似乎不太看好。2 点开始的发布会,20 分钟后小米集团的股票便震荡下行,次日继续下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外界对于小米汽车的首秀,失望的情绪要更多一些。或许要等到价格出来的那一刻,这种失望才有可能扭转过来。
对于小米首款车的价格,网上的猜测不断,有说 19.9 万的,也有说 14.9 万的,更有说 9.9 万交个朋友。技术、产品讲下来,在发布会最后,雷军打消了这些想法。
至于价格预期,雷军的预期还在调整中。在此前央视专访中,雷军透露了内心的想法,担心没人买,更怕卖太火。他这样说," 我特别担心,一上来不火,大家都不买,这个肯定会很担心 ",还说," 更担心的是,如果大家都来买,这一等要等一两年肯定会被骂惨,各种焦虑情绪(都有)。"
技术 + 产品 + 情怀,这是一场雷军标签鲜明的汽车发布会,称不上异彩纷呈,谈不上颠覆式创新,但瑕不掩瑜,小米 " 人车家 " 全生态,以及接下来的极具杀伤力的营销,才是最值得期待的。
(图 / 文 网通社 王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