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TIGIT的预期反转,从“死刑”到“重新审视”,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氨基观察
越是激动人心的目标,实现起来越是困难。
三年前,TIGIT 靶点顶着 " 下一个 PD-1" 的名头横空出世,集中万千宠爱于一身。
遗憾的是,在这三年的征程中,迎接 TIGIT 靶点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从罗氏的 TIGIT 单抗 Tiragolumab 先后败走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再到默沙东折戟于非小细胞肺癌,TIGIT 靶点的未来几乎被判了 " 死刑 "。
然而,顶着无数质疑和压力,仍有一批公司选择前行。
终于,在一次次失败后,罗氏 " 意外 " 地带来了久违的好消息,Tiragolumab 在三期临床试验的中期分析里,展现出了积极的临床数据。
被判了 " 死刑 " 的 TIGIT 靶点,似乎又支棱起来了,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它的未来,市场也迅速给出反馈。数据流出后,罗氏股价涨 4.33%,布局 TIGIT 的一众玩家,股价也纷纷上涨。
虽然,眼下的临床数据还不足以说明 TIGIT 靶点已经彻底安全,但至少这样的数据又给了 TIGIT 靶点再来一次的机会。
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一份 " 意外 " 泄露的临床数据
罗氏作为 TIGIT 靶点领網域的领头羊,一举一动都关乎着 TIGIT 靶点的未来。
过去一段时间内,罗氏的 TIGIT 单抗 Tiragolumab 在肺癌领網域两度遇挫。
先是在 2022 年 3 月底,Tiragolumab 联用 PD-L1 单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三期临床失败。随后的 5 月份,Tiragolumab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 III 期临床试验的中期结果,未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这一主要终点,另一个共同主要终点总生存期(OS)分析还不成熟,还需要完成下一阶段才能完成分析。
整个 TIGIT 靶点的发展,也随着 Tiragolumab 的失败而命悬一线。但如今,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罗氏一份 " 意外 " 泄露的临床数据,将本处在悬崖边缘的 TIGIT 靶点,向安全区拉了一把。
近日,由于罗氏内部人员的错误操作,周二晚上 Tiragolumab 正在进行的 3 期中期数据被 " 意外 " 挂到了罗氏官网上。
随后罗氏删除了相关数据,并不得不发公告披露 SKYSCRAPER-01 三期临床研究的第二次中期分析数据。
在这项临床试验中,罗氏测试了 Tiragolumab 与 PD-L1 单抗 Tecentriq 联合治疗 NSCLC 的疗效。结果显示,截至 2022 年 11 月,在 534 例 PD-L1 高表达患者中,经过 15.5 个月的随访,联合治疗组的总生存期尚未达到,预期为 22.9 个月;对照组 PD-L1 单抗的总生存期为 16.7 个月。
这也就意味着,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比单独服用 Tecentriq 的患者平均寿命长 6.2 个月。
虽然这并非是最终的临床试验结果,但要知道,延长总生存期是 FDA 评判一款抗癌药物疗效的黄金标准,所以这一积极的 OS 数据,对于 Tiragolumab 而言,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如果罗氏能够在最终的临床试验分析中,继续保持总生存期方面的优势,那么 Tiragolumab 将会有很大的机会获批上市。
而这也将意味着 TIGIT 靶点爬出失败的深渊。也正因此,在这一消息传出后,不仅罗氏股价上涨 4.33%,更是带动其他布局 TIGIT 靶点的企业大涨,比如 TIGITArcus Biosciences 股价上涨 22%、iTeos Therapeutics 股价上涨 14%。
暂不具意义的三期临床数据
不过,回归理性来看,罗氏最新公布的 SKYSCRAPER-01 临床数据,虽然展示出了 Tiragolumab 的积极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 TIGIT 靶点能够成功上岸。
事实上,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目前这项积极的临床试验暂不具备任何意义。
我们都知道,在肿瘤学随机临床试验中,经常使用药物风险比(HR)来估计至事件发生时间终点的治疗效果,HR 数值越低意味着获益越多。
这项临床试验的 HR 为 0.81,这也就意味着,相比对照组,试验组能将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 19%。
要知道,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 ASCO ) 在 NSCLC 试验中定义 HR 低于 0.8 的试验才具有临床意义。换句话说,HR 为 0.81,意味着整体数据暂时没有临床意义。
此外,这项临床试验中 P 值为 0.081,在统计学上,P
当然,目前这一临床试验数据尚未成熟,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距还在扩大。这也就意味着,到最终分析时,HR 的数值可能会低于 0.8。届时,Tiragolumab 或许也能够在最终的分析中翻盘。
但这依然难言乐观。
退一步来说,即便临床试验最终能够成功,但后续 Tiragolumab 能否在商业化上获得成功仍是个未知数。
从 Tiragolumab 与 PD-1 单抗联用的现有临床数据来看,其为患者带来的临床效益并不牢靠,并未如业界期待的那样,达到如同 PD-1 一般的超强效果。未来,即便 Tiragolumab 能够达到临床终点,大概率也是踩在药物有限性及格线的边缘成功。
而若是想要凭借表现平平的临床数据开拓天地,绝非易事。
总体而言,从临床试验的彻底成功,再到商业化的大获全胜,Tiragolumab 要走的路还很长。
TIGIT 尚不确定的未来
Tiragolumab 在非小细胞肺癌领網域表现出的不确定性,并不孤立存在,在此前 Tiragoluma 取得积极结果的肝癌领網域也是如此。
就在 3 个月之前,罗氏的 TIGIT 单抗在晚期肝癌中也带来积极的好消息。
在一项名为 MORPHEUS 的 1b/2 期临床试验中,罗氏评估了 Tiragolumab 与目前肝癌一线疗法阿替利珠单抗 + 贝伐珠单抗(T+A 疗法)联用,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效果。
结果显示,三药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 42.5%,而 T+A 疗法组 ORR 仅为 11.1%。也就是说,三药联合疗法将现有疗法的 ORR 提高了 3 倍多。
在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这一指标上,三药联合组为 11.1 个月,比 T+A 疗法组的无进展生存期高出了 4.2 个月的时间,同样提升不少。
从这些数据来看,Tiragolumab 似乎有潜力在肝癌领網域一展拳脚。
但不能忽视的是,这项针对肝癌的临床试验中,入组患者过少,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比例悬殊,试验组中患者人数为 40 人,而对照组的入组患者仅有 18 人。
对照组的样本量太少且与试验组患者数量比例悬殊,造成的可能结果是,临床数据可能并没有很好的代表性,无法说明实际情况。并且,在这项临床试验中,对照组的发挥失常,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试验组的数据良好。
在奠定 T+A 疗法在肝癌领網域治疗地位的 IMbrave150 三期临床试验中,在同样的用药量和用药频率下,T+A 疗法的 ORR 达到了 27%,mPFS 达到 6.8 个月。
如果以后者的数据作为对照,Tiragolumab+T+A 三药联合疗法的效果,看起来也就没有那么惊艳了。
总的来看,这两项临床试验所展示出的积极数据,都只是让 TIGIT 单抗赢面变大了。过去 TIGIT 靶点成功的赢面或许只有 20%,如今增加到了 50%。
至于,Tiragolumab 是否能完全达到临床终点,获得真正的成功,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这也提醒我们,对于 TIGIT 靶点的未来无需过度悲观,但也不能盲目乐观。
回看 TIGIT 靶点这几年的预期反转再反转,理性看待它的发展与未来,或许当下是最合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