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华为Mate 60热浪“卷”向信创产业 或倒逼软硬體厂商加速突破,欢迎阅读。
财联社 9 月 14 日讯(记者 武鑫)华为 Mate 60 系列手机发布,以及麒麟 9000S 芯片、鸿蒙 4.0 作業系統在自主高端芯片和作業系統领網域的重大突破,引发市场 " 兴奋 "。华为产业链多家企业被机构密集调研,其中包括半导体板块的德邦科技(688035.SH)、利扬芯片(688135.SH)等。軟體方面,包括润和軟體(300339.SZ)、拓维信息(002261.SZ)在内的多家厂商,也被频繁问及与华为合作的话题。
目前,以鸿蒙 OS、MateERP,以及麒麟 9000S、鲲鹏、昇腾为代表的软硬體,体现出华为在相关领網域的加速布局,对现有信创产业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除华为相关产业链将获益外,来自华为的竞争压力将使得本土软硬體厂商持续提升研发水平、加速研发进程,从而带动整个信创产业加速突破。
自主軟體望形成新的竞争力
在鸿蒙 4.0 加速适配各大终端的背后,作为信创供给侧的四大平台型集团之一的华为,在硬體和軟體领網域加速布局。
据华为在 2023 年华为开发者大会上透露,鸿蒙生态的设备数量已超过 7 亿,开发者超过 220 万,HarmonyOS 4.0 版更新突破 1000 万。有趣的是,自 HarmonyOS 4.0 发布以来,不少 " 发烧友 " 尝试将该系统的镜像版移植到自己的安卓手机上尝鲜。
此外,华为云軟體开发生产线 CodeArts 已发布 18 款开发工具的更新,覆盖需求管理、研发、运维等軟體生产全流程,之后还将陆续发布 20 款开发工具。
记者了解到,今年 4 月 20 日,华为宣布 MetaERP 实现了全栈自主可控,完成了对旧 ERP 系统的替换。截至目前,华为 ERP 已覆盖华为公司 100% 的业务场景和 80% 的业务量。5 月份,华为用 15 小时完成了全球首批 Meta ERP 的大规模切换,全球子公司切换成自主可控的 Meta ERP 系统,涉及亚太、欧洲、中东中亚、南部非洲、拉美 5 个地区部、6 个账务共享中心、75 个国家,合计 88 家子公司,业务涵盖 ICT、华为云、终端等多个产业。
天使投资人、知名互联网专家郭涛对财联社记者表示,"HarmonyOS 4.0 的出现将加速国内軟體行业的自主研发进程,推动国产軟體在技术、应用和功能等方面不断提升,加速国产替代化进程。"
具体到应用軟體和基础軟體上,郭涛认为,HarmonyOS 4.0 将为国内应用軟體厂商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推动应用軟體市场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将促进基础軟體的技术创新和国产化替代。
值得注意的是,从 9 月起,华为将陆续展开对华为 MatePad 2023,以及旗下智能手表、智慧屏、路由器等多款产品的 HarmonyOS 4.0 适配更新。此外,鸿蒙 PC 系统上线的信号发出后,不少人认为国产作業系統和信创板块的格局或将有变。
针对前述判断,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财联社记者,要打破现有的格局依然不容易,特别是要建立包括应用軟體、硬體设备、开发工具等在内的生态系统。
即使如此,鸿蒙 PC 系统的上线对打破当下国产作業系統的格局仍然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江瀚补充道," 目前,国内作業系統市场主要由 Windows、Linux 等国外厂商主导,而鸿蒙 PC 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特的技术架构,有望在市场上形成新的竞争力量。"
硬體市场竞争加剧
基础硬體上,鲲鹏处理器和 TaiShan 伺服器早已面世,在全栈全场景 AI 芯片方面,华为也已经构建了智能计算架构核心昇腾 910 和昇腾 310 两款 AI 芯片,均使用华为的達文西架构,每个 AI 核心可以在一个周期内完成 4096 次 MAC 计算。
财联社记者从华为、中国电子、中国长城和飞腾官微了解到,今年 7 月,中国电子与华为决定合并鲲鹏生态和 PKS 生态,共同打造同时支持鲲鹏和飞腾处理器的 " 鹏腾 " 生态。
当前,基于鲲鹏处理器、飞腾处理器的伺服器和 PC 机已规模应用于政府、运营商、金融、电力等信创各领網域的核心业务场景,形成鲲鹏和 PKS 两大主流生态。
此外,近日亮相的海思麒麟 9000S,虽然并未公布具体参数,但在央视新闻报道中被评价为 " 突破了卡脖子问题 "。
" 麒麟 9000s 的推出将加剧信创硬體市场的竞争,国内其他芯片厂商可能会加速技术研发和产品更新,以应对华为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入芯片领網域,进一步推动信创硬體市场的发展。" 江瀚认为。
华西证券预测,鸿蒙系统逐步接入终端产品后,相关产业链企业有望持续受益。此外,随着下半年信创落地逐步升温,行业信创加速,金融大单不断涌现,华为作为信创市场引领者,鲲鹏出货也有望进一步加速。
自主软硬體生态仍有待丰富
财联社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获悉,信创产业仍存在 " 假替假用 " 和 " 双系统并行 " 的问题。
对于该困境产生的原因,数字经济领網域知名作者王滢波认为,是企业从 " 效率就是生命 " 的角度出发导致的,但政府可以不考虑成本进行国产化替代。
甲子光年研究报告显示,现有产品仍缺乏足够与环境解耦的特性,在深入业务系统时无法妥善完成业务的平滑迁移,影响产品测试的稳定可靠性,导致难建立客户信任。
第一新声调研发现,对企业而言,影响其采购基础设施和应用軟體的关键因素是信创适配的兼容性,此外,42.11% 的基础軟體采购企业将实施交付能力视为第一因素。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信创板块当前格局参差不齐,部分走形式主义路线的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抛弃。"
但仅靠某一家企业,难以解决前述问题。盘和林认为,行业氛围走向要靠大家共同维护,市场从业者也要抛弃形式主义,拥抱实用主义。他补充道," 鸿蒙 PC 系统需在其兼容性,尤其是在各类大型应用的兼容性上面投入更多人力,吸引全球开发者来丰富鸿蒙生态系统。"
郭涛也持相似观点,他认为," 随着更多的开发者和厂商加入到华为生态中来,从而推动整个信创生态体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