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李斌直播挑战北京晚高峰,蔚来高阶智驾能力到底如何?,欢迎阅读。
华为和小鹏的无图高阶智驾,号称已经实现全国都能开。这两家也被行业认为是智驾第一梯队选手。
但实际上,蔚来早在 2021 年就推出了至今仍是算力天花板的高阶智驾方案,只是此前在舆论表现上一直表现得相对默默无闻。
如今,在汽车 " 价格战 " 的影响之下,各家都纷纷开始秀肌肉,而智能驾驶作为宣传的核心卖点,各家掌舵者也都亲自下场直播评测。
4 月 22 日,蔚来宣布,将于 4 月 30 日开始为用户推送包括高速 NOA 和城市 NOA 在内的全網域领航辅助 NOP+ 城区功能,接收到该推送的用户是所有蔚来 NT2.0 平台车型用户。
当天晚上 19:30 开始,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还通过自测直播的形式,对外展示了蔚来全網域领航辅助 NOP + 在北京城区晚高峰时期的表现。
按照官方给出的路线安排,他将从瑞吉酒店出发,途经央视大楼、三里屯、雍和宫、鸟巢、中关村等一系列北京地标,最终抵达新世纪饭店。
在将近两个小时的路程中,实现 1.5 次的接管,但考虑到国贸、三里屯、东直门、五道口等繁华路段,复杂的路况,这样的表现还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智能驾驶,李斌在直播中一直强调说," 现在的人车共驾是大家需要的一个学习过程,自动驾驶不是替代出租车、网约车的目的,而应该将解放精力,减少事故作为核心,这才是提升智能驾驶技术的本质。"
据悉,截至 2024 年 Q2 季度,具备领航辅助全量推送能力的玩家仅 4 家。对此,李斌表示," 现在我们用实际做的东西告诉大家,我们毫无疑问是中国智能驾驶的第一梯队。如果从数据角度来讲,在很多方面,我们毫无疑问是第一名。"
那么,在人人都称自己是第一梯队玩家的年代,如何理解 " 蔚来的第一梯队和第一 " 的自我定位?
蔚来高阶智驾能力到底如何?
算上蔚来,目前国内具备推送全網域高阶智驾的企业还有华为、小鹏、理想,共计 4 家。
对此,李斌表示,过去一年时间中在智能驾驶领網域,大家都在打口水仗,实锤少一点。蔚来由于地基搭得比较深,在口水仗开始阶段比较吃亏。
但随着 4 月 30 日开始的 NOP+ 城区功能全量推送,蔚来也要争智驾第一梯队的位置。
李斌认为蔚来智驾能力位居行业第一梯队的理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蔚来城区智驾用户规模最多,达到近 23 万名。这主要得益于蔚来为每台车都标配智能驾驶系统的感知硬體和算法,然后以订阅模式面向用户。
在这次全量推广范围内,蔚来全網域领航辅助驾驶(NOP+)会坚持采用订阅制(NOP + 目前定价是 380 元每月),他认为,这才是一个智能功能能否得到用户认可的关键,当然他同时还承诺会为车主免费赠送 1-2 年。
在面对其他车企将全網域智驾拆分订阅,李斌表示所谓免费买断其实是包含在车价里的,全網域领航的订阅制是最好的方式,城区和高速领航目前暂时放在一起订阅,并不会拆开。
李斌认为订阅模式是智能驾驶的试金石," 真正的试金石,水平高不高基本上就靠它好不好用、用户愿不愿意付费买。如果用户不愿意付费买,它一定不好。"
据悉,蔚来为 NT2.0 平台每台车都标配相同的感知硬體和算法,此举使得蔚来拥有业内少见的群体智能化能力," 得益于群体智能的进化,才让我们的用户规模毫无疑问是中国最大的,中国最大城区智能驾驶的用户规模。"
二是高阶智驾 " 最广验证可用范围 " 国内第一。现在智能驾驶厂商都在比拼开城数量,甚至全国都能开的无图高阶智驾。这在李斌看来,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做法。
" 验证是非常重要的,验证是非常负责任的事情,如果没做过验证就贸然开通,从我做汽车企业的负责人来讲感觉没那么负责任。所以我们做验证道路,验证了的道路才开,从去年发布到现在我们的研发条线就是这么做的。" 李斌说道。
截至 4 月 20 日,蔚来城区高阶智驾最广验证可用范围覆盖中国 726 座城市," 其实只剩下 8 个城市,包括香港、澳门等,迟早把剩余城市也要验证了," 李斌说," 总之,你可以理解为 99% 以上的城市都能开,高速路、城市快速路已经验证完了。"
据悉,蔚来目前智能驾驶道路验证总里程已达 1,207,977 公里,覆盖中国大陆地区 99% 的道路。蔚来智能驾驶用户行驶总里程已达 8.99 亿公里,为全国最长。蔚来智能驾驶用户单日人均使用 NOP+ 的时长达 36 分钟," 这个时间其实是不短的,数字也是在持续上升。" 李斌表示。
蔚来衡量智驾是否领先的标准是智能驾驶使用时间 / 行驶时间,以及人驾事故率 / 智能驾驶事故率。基于此,蔚来提出 2025 年目标,届时要实现智驾使用时长占比 80%,智驾安全高于人驾安全 10 倍。长期来看,蔚来认为智驾对于用户的最大价值是 " 解放精力,减少事故 "。
智驾芯片投入占英伟达出货量 46%
对于城区智驾覆盖里程,蔚来 2023 年定下的目标是到 2024 年实现 40 万公里覆盖,但实际上截至 4 月 20 日已覆盖 84.7 万公里,比原计划快了一倍有余。蔚来是如何做到这点的?总结来看,主要原因在于蔚来开始研发智驾系统的时间早,以及硬體基础和軟體算法基础打得牢。
据悉,蔚来首款车 ES8 于 2017 年 12 月发布,是全球第一款搭载 MobileyeQ4 芯片的量产车,比第二个搭载的其他汽车的品牌早 10 个月。在李斌看来,这体现了蔚来高阶智驾团队当时的能力。蔚来高速领航辅助 NOP 功能交付的时间是 2020 年 10 月,李斌说 " 这是全国第一个 "。
到了 2021 年 1 月,蔚来发布第二代平台的第一台车 ET7。从现在来看,该车开启了智能驾驶的新标准。从硬體传感器,到算力算法,此后行业开始争相效仿。
比如 ET7 当时的小犄角激光雷达设计,现在基本成为行业通用的布置方式。再比如 ET7 当时上车的 1016TOPS 算力,到现在为止仍是算力天花板。" 下一个打破天花板的是我们 NX9031 芯片。" 李斌表示。
蔚来对此的逻辑是,智能硬體的标准一定要高标准、先行部署,这样才能在汽车的十几年生命周期中带给用户好的体验。即便为此要花费巨大成本,
据悉,蔚来为 ET7 搭载的四颗英伟达 Orin X 花了大价钱,此外激光雷达、传感器还有配套的内存,成本都比行业想象高不少,李斌表示 " 肯定是行业最贵的 "。据李斌透露,蔚来去年购买了 3 亿美元英伟达芯片,占该品牌智驾芯片总出货量的 46%," 我们一辆车配四颗还是标配,这方面的投资还是挺大的。"
李斌还透露,蔚来在云端还投入了非常多的训练算力,但他表示蔚来一般不会公开在云端训练的能力。该能力是大规模智驾运行的基础保障。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王瑞昊,编辑|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