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中光学连亏三年后,如何破局?,欢迎阅读。
财联社 2 月 23 日讯(记者 梁祥才 )连续三年总亏损近 8 亿元后,中光学(002189.SZ)已在筹划破局之道。
近日,财联社记者赴中光学调研,就投资者和市场所关注的公司在连亏三年后如何应对,为何常年坚持高比例研发投入等问题与公司相关人士交流。
综合多位公司相关人士观点,公司将从 " 增效降本 " 等方面来实现破局,其中汽车光电业务是公司未来业绩改善的重要支撑之一;因公司所处行业特殊性,要求其必须保持高比率的研发投入定力,但也有新要求,部分项目投入时,要能尽快落地转化,在产品和业绩上能得到一定兑现。
连亏三年后如何破局?
1 月 18 日,中光学公告,2024 年预亏超 3.5 亿元;这一公司史上最大亏损的背后,是持续较高比率科研投入,重点布局项目规模效应还未显现,以及淘汰落后产能和出清附加值较低业务。
对此,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增效降本 " 是未来公司努力扭转业绩下行局面的重要举措之一。
增效方面,上述公司人士表示,随着国产汽车以及智驾行业迅猛发展,公司也将受益其中,但该行业竞争激烈,对供应商在技术和成本把控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另一位公司相关人士补充道,汽车光电业务是公司未来业绩改善的重要支撑之一。目前公司抬头显示(HUD)整机产品已实现头部汽车企业定点,车载光学元组件和部品已供应激光雷达、投影大灯等客户,但目前对公司业绩贡献还不高。
据天眼查,2023 年 6 月,中光学在重庆成立中光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研发中心。结合此前公开信息,该研发中心是围绕汽车智能光电业务发展方向,发力车载 AR-HUD、车载影像模组、智能数字大灯、数字投影等领網域,为了加强市场推广与客户开发,实现汽车智能光电业务快速发展壮大。
事实上,中光学正在加快推进汽车光电业务。2024 年 10 月底,公司宣布成立汽车光电显示分公司。
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成立上述分公司目的是,在整合公司现有 HUD 相关资源,成立独立运营发展主体后,加大投入和对外合作,积极融入集团公司 " 汽车生态圈 ",公司光电主业新业务增长也有望迎来提速。
需要指出的是,长安汽车(000625.SZ)总部位于重庆与中光学同属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下称,兵装集团)。
降本方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为更贴近市场,正处理一批以中富康为代表的低效资产。
公司相关人士进一步表示,中富康主要以投影机整机受托加工业务为主,近年来盈利能力弱,也尝试经营转型,但整体盈利能力仍难有较大改观。
中富康的退却,是中光学 " 投影机整机及配件 " 主营业务的承压,2020 年 -2023 年,该业务在当年营收贡献上均位于榜首占比约 40%-50%,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从 4.59% 降至 1.14%。
有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投影机行业竞争激烈,目前,无芯片配置的投影机已降至几百元,这是前几年时没有想到的。
此外,公司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公司通过集采、压缩日常费用支出、自营光伏发电、提升产线自动化率等方面来实现降本。
需要指出的是,中光学 2022 年亏损 1.86 亿元、2023 年亏损 2.48 亿元、2024 年预计亏损 3.5 亿 -4.1 亿元的原因各有不同。
2022 年公司出现上市以来首亏,主要因," 审定价与暂定价有负偏差的型号产品共有 5 类,影响会计周期最长为 7 年,对公司当期收入影响约负 4.3 亿元 "。2023 年亏损,主要因相关资产计提减值约 1.07 亿元。
保持高比率研发投入定力
" 不投入研发,未来就难有保障 ",中光学相关人士这一说法,凸显了公司对研发的重视,这在常年高比例研发投入上也得到充分体现。
纵览中光学历年财报,自 2009 年以来,每年研发费用均超过当年净利润。
在 2024 年业绩预亏原因中,中光学提到,主因之一是:公司实施了一批具有战略性的重大项目,科技研发投入比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科技发展正处于饱和曲线顶端,需要持续投入和攻坚。
对于 " 科技发展正处于饱和曲线顶端 " 对中光学所处行业影响,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所处行业特殊,对研发持续投入要求较高,但目前市场需求尚未到爆发期,叠加行业竞争激烈,导致近年来研发在业绩贡献上的效果并不明显。
目前,A 股上市公司中,与中光学部分业务相似度较高的有联合光电(300691.SZ)、水晶光电(002273.SZ),近年来(截至 2023 年)在研发投入上力度也较强,前者 2018 年以来,每年研发费用均超过当年净利润,后者 2020 年以来,每年研发投入与净利润比值在 50% 左右。
上述公司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未来公司研发投入仍会保持既有战略定力,但具体到不同业务板块和节奏上,要进一步细化,部分研发投入时,要能尽快落地转化,这样在产品和业绩上都能得到一定兑现。
目前,中光学已形成河南、上海、杭州、重庆、北京五大研发中心,截至 2023 年,公司研发人数为 363 人,在公司总人数中占比约 10.56%;在年龄构成上,中青年是主力军,其中 30 岁以下、30-40 岁科研人数在总科研人数中占比分别为 54.27%、30.58%。
中光学是兵装集团旗下光电业务唯一上市平台,产品主要包括光学元组件、镜头、投影机、安防监控系统、光电防务产品等,拥有从光学元组件、部件向整机与系统集成衣务延伸的完整产业链。
值得关注的是,2 月 9 日,中光学、长安汽车、长城军工(601606.SH)等数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接到(间接)控股股东兵装集团通知,其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同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风公司)旗下东风股份(600006.SH)、东风科技(600081.SH)也发布公告称,接到东风公司通知,其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此前,2 月 7 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2 月 6 日,其与兵装集团举行工作会谈,双方一致认为 " 兵器两集团同根同源,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广阔的合作空间 "。双方一致表示 " 面向未来,要相互欣赏、相互成就、相互拥抱,围绕一个共同使命,建立一个工作计划,形成一套工作机制,组建一个工作团队,开启战略合作新局面 "。
据悉,上述两大集团下属上市公司业务均覆盖弹药、车辆等板块。据业内预测,未来不排除包括这两大集团以及东风公司之间存在业务重组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