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我做了十年电池,至今也没买电车,欢迎阅读。
文 | 韩永昌 编辑 | 张博文
作为产业报道的头部媒体,过往我们对产品报道并不多,但产品报道才是对消费者选车、购车,以及车企造车、卖车最有帮助的文字。
于是,我们决定重塑产品观察栏目,分为 MAX,PRO 两个不同类型:
产品 MAX 邀请了车企及供应链企业的专业人士,听听他们选车和购车时关注的重点,为消费者提供有效建议;
产品 PRO 则邀请了连续购买多辆新能源车的资深车主,为固定品牌和细分市场提供真实意见。
这是第一期栏目,我们邀请了一位拥有约 10 年动力电池研发经验的专业人士,他经历了中国新能源车崛起的整个过程,在车企、电池企业都有工作经历,也亲手开发了多款电池包。
他分享了一些如何选择电池、电车,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养护电池的经验。但至今他依然在开油车,他的同事们也开油车居多,让我们来看看他怎么说
36 氪:你去看车的时候,你会特别关注这个电池是谁们家的吗?
工程师:如果是三元电池,我就会特别关注。因为在我们自己开发的角度来看,三元体系的安全性不算特别好,行业内大部分出货三元的厂家以前也都有过自燃的案例。所以如果是三元电池,我肯定选相对更安全,质量控制更好的品牌,比如宁德时代。
但我选车的话,我大概率会直接选磷酸铁锂的。因为这材料本身安全性就好,不管是哪个厂家做的磷酸铁锂电池,其实不会相差太多,至少在安全上不会相差那么大。
36 氪:如果一定要选三元电池,你会愿意为宁德时代这个电池品牌付出溢价?
工程师:如果 20 万以上的车,多花个几千块钱的话,是可以的,没什么大问题。
36 氪:你推荐买 4C 以上的超充吗?
工程师: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 2C 就够用了,这种从 10% 充到 80% ,就 20 分钟出头,完全可以接受。我不需要 4C 以上的快充。因为我觉得车大部分时间也不会用到这个快充,也没有必要为快充付出溢价。
再从电池本身的角度来讲,慢充的电池存储寿命会更好,快充电池的存储寿命会比较差。如果是营运车辆,买快充就无所谓了。因为相当于你是按照里程去衰减的,不是按照存储去衰减的。
个人家用的话,如果不是高频使用,其实没必要买快充,2C 就可以了。一个是没必要为了快充付出更高的溢价,另一个快充也会损失掉一些电池寿命。
36 氪:你会买自家企业做的产品吗?
工程师:其实电池圈有一种现象,就是每家人买车都不买自己家电池的车。因为现在这种大环境,都要求降低成本,你在自己家的企业,能看到干了一些降本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会影响电池在车上的使用情况。
你没看到别人家也这么做,你就买别人家的。但实际上别人家也可能干了,只是你没看见,你觉得他没干。
36 氪:只是求个心理安慰。
工程师:是的,因为你没见到,见到了你也得寻思寻思。
我给你举个例子,电芯跟电芯之间一般都放个隔热垫,最开始电池厂是电芯一个侧面全贴上隔热垫,但这两年要求降本,慢慢的就从贴一个大面,改成了贴回字形的框,中间是空的,降低一部抽成本,后来改成口字型,再后来,就剩下两条竖杠。这个东西本来就没多少钱,连这都被降本成这样。
36 氪:不怕起火吗?
工程师:我们做的都是铁锂,铁锂很难起火,而且大家都这这样,我们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我们也是被逼的没办法才这么干的。我不买自家产品,只会买别人家的,其实买到的也都是一样的。不过铁锂确实安全,不会出什么事,这又跟我最开始说的一样了,我只会选铁锂电池的车。
36 氪:你推荐买哪些车?
工程师:很简单,就买出货量大的就行,比如说买使用宁德时代电池的车,或者直接买比亚迪。买全球车型也比较好一点,因为要在全世界都卖,质量控制应该会更好。
36 氪:你会考虑一些流量大的车型吗?
工程师:我自己是不太愿意考虑的,虽然它们座舱比较优秀,智驾号称也比较好,但是造车的时间太短了。我肯定买出货量大,造车沉淀多的车。
36 氪:确实,汽车行业都 know how,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你没遇到问题之前,你都不知道哪里有问题。
工程师:是的。还有一个点,就是一分钱一分货。你看到有些新势力的车可能价格特别便宜,配置给的又很高,但是它一定在某些你看不到的地方减配了,没有像传统车企开发的时候验证的那么充分、那么好。归根结底就是那个道理,一分钱一分货。
就像很多新车的入门版,现在只给胎压报警,胎压显示都不给,我那个油车是 16 年买的,连大螢幕都没有,都有胎压显示。这玩意能有多少钱,降本都给减没了。
36 氪:你现在开什么车?
工程师:别克,我这车开了 9 年了,一次大修过都没有,就有一次中间有个轴需要加固下,相当于召回了,4S 店给你免费加固了下,其他基本没修过。
36 氪:你是做电池的,没想过换辆电车吗?
工程师:我这个车完全够用了,也开不坏,没必要换。现在的电动汽车很多电子元器件,这样反而容易出问题,我有时在想,还不如少一点电子元器件。就比如一些空调,双闪的按键,这些我觉得都能保留,要是你用的时候去螢幕上找或者语音操控,还是有很多风险的。
36 氪:比亚迪的很多车型的实体按键一直都保留着。
工程师:是的,我觉得其实比亚迪是做过充分调研的,但很多销量一般的车企,好像没有调研过,只是看谁家的车卖得好,就模仿去做了。
36 氪:你同事买比亚迪多吗?
工程师:很多,电车里面就比亚迪最多,有宋 PLUS、汉 DMI、海豹 06、元 PLUS,比亚迪的质量其实还是可以的,要不然也不能这么多人买。
比亚迪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现在车价这么低,大家都降本,一开始业内的人还觉得,比亚迪的车质量比较普通,但这两年降来降去,比亚迪是靠垂直整合和大规模走量来降本,这种是良性的。
有些车企直接就硬降,在各种小细节上扣成本,最后对安全是有影响的,所以一衬托,比亚迪的车反而成了质量非常不错的。
36 氪:你同事开电车的多吗?
工程师:那还是油车多,我们就是做电池的,有时候顾虑还是比较多。
36 氪:现在电池都越来越便宜,这样降本之后的产品真能保证 8 年的使用时间吗?
工程师:从循环的角度来看,用 5-8 年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磷酸铁锂的循环,在 2C 的情况下能做到 3000 次以上,4C 的循环也能做到 1500-2000 次。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其实一年也循环不了多少次。比方说一辆车续航 500 公里的车,用磷酸铁锂电池,一年跑 2 万公里的话也就对应 40 次循环,这样跑 8 年才 320 次,就算使用过程当中电池有一些衰减,往高了说 8 年电池也就 500 次循环,正常电池都能做到。
36 氪:如何充放电,才能对电池寿命更好?
工程师:避免高温和高 SOC 下的存储,比方夏天外部环境有 40 度,然后这个你还一直在满电的情况下,放着不用。这对电池寿命影响是最大的。平时使用的时候,也留出点余量,比如说保持电池电量在 10% 到 90%,这样是最好的。
尤其在用快充的时候,快充之后电池温度会升高,如果充满电直接开车,SOC 就降下来了,这对电池影响就比较小。千万不能说快充充满了,然后就一直在那存着,尤其是外界温度高的时候,这样对电池寿命很不好。
36 氪:最近的新国标要求电池不起火、不爆炸,这个可以帮我们解读一下吗?
工程师:如果从法规的要求上来讲,它确实是最严的。但是国标还是最低标准,基本上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都能过,采用中镍高压的三元也基本都能过,如果是高镍掺硅的圆柱也能过。
现在唯一难过新国标的就是采用高镍,尤其是掺硅的这种方形铝壳大容量电池。这部分电池在国内的装机量可以说非常非常少。因为这两年大家都转快充了,都不怎么用高镍了,都用中镍高压,或者磷酸铁锂。
36 氪:所以新国标虽然更严了,但还是不能保证不起火,不爆炸?
工程师:是的,新国标确实更严了,但他是强制性标准,也就是说最低都得满足它,不然不能在中国卖。所以它还是地板,一般车企都会要求都要更高。
而且国标的测试都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不能代表汽车行驶的所有工况。你看有的企业展示自己电池包经过枪击不着火,还有暴力电锯切割也不着火,这些也都是特定条件下的安全。
他们能过这些测试,是电池包更安全没错,但不代表可以经得住高速撞击水泥柱,或者井盖掀起撞到电池包。
测试都是在低速的情况下,我们日常开车,高速的时候还是要谨慎,事故磕碰都可能发生冒烟或者着火现象。不是说有新国标了,就肯定不起火了。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如果你也身处汽车行业或是新能源车的资深用户,有很多想法不吐不快,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