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体验了星纪魅族StarV Air2,我觉得光波导技术大有可为,欢迎阅读。
上个月,小雷买了雷鸟 V3 智能眼镜,过上了「头上长摄像头」的日子。就这一个月的体验来说,雷鸟 V3 用起来确实不错。但作为一个智能眼镜,雷鸟 V3 仅仅是把摄像头集成到镜框里,并没有根据眼镜的形态做功能延伸,也没有任何显示的能力,整体来说稍有遗憾。那么,星纪魅族 StarV Air2 AR 眼镜(下文简称 StarV Air2),又能否用光波导 AR 技术来弥补小雷的遗憾呢?看体验吧。
可能是为了控制眼镜整体重量,也可能是为了造型方面的考量,星纪魅族 StarV Air2 采用了镜片高度较低的全框眼镜设计,镜框全高仅 43mm、镜框宽度也只有 144mm。但星纪魅族对 StarV Air2 的转轴做了特殊设计,允许大角度开启,即使是小雷这种平时戴习惯镜宽 150mm 以上眼镜的大腦袋,戴 StarV Air2 也不会觉得夹头。
图片来源:雷科技
重量方面,星纪魅族 StarV Air2 重 44g。在智能眼镜品类已经算得上轻巧了。不过因 StarV Air2 为光波导 AR 眼镜,不能像雷鸟 V3 等智能眼镜那样直接安装带度数镜片,必须在光波导镜片后另加一副「插片」——如果你有度数要求,那 StarV Air2 的「总重量」可能会来到 50g。
尽管如此,星纪魅族 StarV Air2 在整体设计上依旧可圈可点:较硬的鼻托保证了眼镜出瞳距离,从而保证了光波导 AR 的显示效果;源自于汽车互動的滚轮互動方案也显著提高了眼镜的互動精准度,不会像其他眼镜的电容触控板那样容易误触。
较为遗憾的是,星纪魅族 StarV Air2 并未采用磁吸触点充电方案,而是将 USB-C 接口直接暴露在镜腿末端,且未配备防水塞。在剧烈运动或下雨时,汗水、雨水有可能会进入到眼镜的 USB-C 接口中。
说完操作,我们来聊聊星纪魅族 StarV Air2 的核心功能——单色光波导显示。简单来说,光波导技术是一种让光线在极薄的透明材料内部反射,再通过光栅将影像投射到人眼的显示技术。和曾经的光学棱镜、半反射镜方案相比,光波导技术能大幅降低镜片的厚度和重量,让 AR 眼镜看起来和一副「正常眼镜」一样。
但因光波导方案需要用光栅来显像,从外侧观察 StarV Air2 时,我们能明显看到其镜片上的光栅反射区網域;在眼镜显示画面时,从特定角度甚至能观察到镜片光栅上的绿光,让人意识到这并不是一副普通的眼镜。
当然,StarV Air2 的「溢光」情况也和眼镜显示亮度有关:StarV Air2 采用的是单色光波导方案,显示亮度极高,在 20% 亮度的情况下也保证户外阳光下的阅读性。周末小雷特地带着 StarV Air2 到石门森林公园体验山路 AR 导航——无论是右上方的微信通知,还是正下方的地图信息,都不会因正午艳阳而无法看清。
上图为合成模拟效果,实际显示亮度、清晰度非常高。
值得一提的是,StarV Air2 的导航模式调用的是眼镜 App 中内置的导航模块,这意味着我们不用打开第三方地图 App,能直接用语音让小溪設定目的地。另外,StarV Air2 也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导航模式(步行、骑行、驾车),其中步行模式还会在画面左下角显示小型地图,跟游戏 HUD 差不多。
不过就实际体验来说,用 StarV Air2 导航的体验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走动时人的头部运动轨迹是相当复杂的,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平滑稳定」的画面,全因人腦对视觉信号的「后期防抖」处理。但这个「后期防抖」并不适用于 StarV Air2 眼镜的画面,这导致移动场景下 StarV Air2 的画面会有相当明显的抖动。
一开始小雷也怀疑是自己行走方式的问题,但体验后,小雷的另外两名同事也给出了相同的反馈,其中一人更是表示「有点晕,之前从来没觉得自己走路这么晃」。当然了,这一问题也是目前业内 AR 眼镜的通病。
StarV Air2 还有另一个问题:即使在 App 里将显示画面位置调至最高,StarV Air2 整体画面依旧偏低。如果在驾驶时使用 StarV Air2 导航,眼镜的导航信息可能会和汽车仪表台重合,造成一定的视觉干扰。而且 StarV Air2 的画面焦点非常近,使用 AR 驾驶导航时,眼睛需要频繁切换焦点,可能会对驾驶造成干扰。
提词器实拍,注意画面高度偏低
除了导航,StarV Air2 也提供音乐、提词器、翻译、文字转录等功能,其中我觉得最实用的还是提词器模式:StarV Air2 可以把 App 中导入的文本直接投射在视野下方,搭配自动翻页功能,演讲时非常实用。
只不过因 StarV Air2 画面高度偏低,看提词时眼睛会有明显的「向下瞄」的动作。同样的,在翻译模式下一直盯着画面下方的翻译结果也会给对方留下注意力不集中的印象。
不过话又说回来,刚刚提到的这些「小遗憾」并不是 StarV Air2 产品的问题,而是整个光波导 AR 眼镜的行业通病。在当前技术条件下,StarV Air2 能拿出如此高完成度的硬體,并基于光波导 AR 的特性为智能眼镜赋予实用功能,在我看来已经相当不错了。
说到实用功能,我还想再提一嘴 StarV Air2 的 AI:不同于需要眼镜直接连接 Wi-Fi 才能使用 AI 功能的雷鸟 V3,StarV Air2 只要和手机保持蓝牙连接,就能使用 AI 功能。
在语音对话和常用功能方面,星纪魅族的「小溪」确实比雷鸟的「小雷」要出色:小溪不仅响应速度更快,且上下文记忆能力也更好。只能说在 AI 互動方面,星纪魅族这种「手机品牌」确实更有经验。
在给出具体购买建议之前,我们按照雷科技评价模版总结一下星纪魅族 StarV Air2 的整体表现。
优点:
1. 佩戴舒适;
2. 光波导显示亮度高;
3. 滚轮操作准确率比触控板更高;
4. AI 功能完善、语音识别准确。
缺点:
1. 光波导显示容易受抖动影响;
2. 充电时眼镜盒盖必须开启。
那么,作为各自品类的代表,星纪魅族 StarV Air2 和雷鸟 V3 之间又该如何选择呢?其实就小雷的个人体验来看,StarV Air2 和雷鸟 V3 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竞品:尽管两者都是智能眼镜,但却以不同的方向拓展眼镜的功能:
StarV Air2 用光波导技术赋予了眼镜显示的能力,让眼镜成为了手机的延伸;雷鸟 V3 在眼镜上加入摄像头,让眼镜朝着 Vlog 相机的方向发展。
那么对用户来说,智能光波导眼镜和智能拍摄眼镜,究竟哪款更适合自己呢?小雷认为,如果你平时有拍 Vlog 的习惯,那智能拍摄眼镜必然是更好的选择——不同于手机和运动相机,智能拍摄眼镜不仅能带来沉浸式的第一视角,还带来了「随时随地、一秒开拍」的能力,这种独特的价值是非拍摄眼镜和运动相机无法替代的。
但如果你没有拍 Vlog 的习惯,那眼镜的拍摄能力对你来说其实可有可无:毕竟智能拍摄眼镜的画质与手机差距实在太大,且智能拍摄眼镜也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抓拍,用手机记录生活更方便。
如果你属于这一类用户,那 StarV Air2 这种智能光波导眼镜对你来说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作为手机功能的延伸,星纪魅族 StarV Air2 的每一个功能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派上用场。而在选购智能眼镜这类日常装备时,这种「让钱花得值」的属性,往往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