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真实的董明珠,与被误解的宿命,欢迎阅读。
作者 | 丸子
编辑 | 江岳
对于 69 岁的董明珠而言,这只是一场很普通的直播。
她已经熟悉所有的镜头。发布会、股东会、电视台、直播间 …… 但凡她出现,大大小小的镜头总会转过来,对准她。她熟悉镜头,就像普通人熟悉镜子那样。她也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
这次也是如此。最近,在蚂蚁财富上的一场调研直播中,当话题推进到格力不能容忍的员工时,她在回答中随口说出了一句 " 吃着碗里的还看到锅里的 "。
真实,是这位铁娘子的底色。即使她明白,一些片段被单独拿出来传播时,免不得又要陷入一轮争议。
果然,这次也不例外。被打上 " 怒斥 " 的前缀情绪,董明珠迅速登上热搜第一。
一如既往地,董明珠没有解释。被误解或许是她在舆论场的宿命,但她显然不认为这值得花费太多时间。毕竟,董明珠的精力,全在格力身上。
01
断章取义的热搜
热搜里的董明珠,像一位举着矛的斗士。
8 月 28 日这场直播,呈现在热搜上的是 " 董明珠怒斥员工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有网友认为这是在暗讽已离开的孟羽童。前老板与员工的撕扯,原本就是能引爆舆论的话题,何况主角还是网红。
但董明珠,又一次被断章取义了。
这话的原始语境,是在被问及如何进行员工正向激励,从而留住人才时,董明珠表示,股权激励不是唯一的办法,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在格力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时,管理层曾找员工谈话,让他们持有公司股票。
" 但有些人可能就认为,我买这支股票没有什么用,也许我过两年就走了;还有人觉得我就想买这支股票,我捞一把,他还是走了。有的人吃到碗里还看到锅里的,这种人我们绝对也不会允许他在这儿待下去。"
事实上,董明珠无论在表述这段话时,还是在整个直播节目中,展现更多的,是一位理性企业管理者的形象。
有别于董明珠之前做过的带货直播,这场直播由兴业证券发起,董明珠和她的上市公司格力电器则成为了被调研对象。其实,调研在券商、基金公司行业很常见,但愿意上直播面对投资者,却很有新意。去年 9 月以来,蚂蚁财富做的这档 " 一起调研吧 " 直播就颇受投资者欢迎,因为能 " 沉浸式 " 展示企业和产业一线情况,甚至有机会对话上市公司高管,展现行业机会与风险。
在直播中,兴业证券发起的投资者代表团先参观了格力的智能家电展厅、模具工厂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随后,他们和董明珠深度讨论了有关中国智造、产品创新、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作为管理者的董明珠,在镜头前语气平和,并未出现所谓的 " 怒斥 "。
更多时候,她真诚表达,以浸泡在制造业多年的老人身份,聊了自己对市场、政策、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思考。
比如,她坦承自己不像很多上市公司董事长那样关心股价。" 我绝对不会把别人当韭菜一样,一轮割一轮,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在股价中做文章。" 她更关注产品本身的价值、技术创新。
在谈及格力是否会分拆的话题时,她态度明确:" 我不是资本玩家,做的是制造业。"
她重申格力对线下经销商的态度:一定要培养好他们的竞争力。线下门店不能关,而要逐步维护得更好。目前,格力正在培养线下门店的直播能力。
可惜,这些真正有含金量的内容,并没有冲上热搜。就像真实的董明珠,以及她带领的格力真实的发展情况,并不被人熟知。
02
董明珠与格力的关键词
多数人对格力的第一印象是空调行业霸主,但在调研直播间里,网友们见到了不一样的格力。比如,在智能家电展厅中,具备网络搜索功能的电视空调一体机,以及脱水时在顶部竖放一支铅笔也不会倒的静音洗衣机。
让现场访客惊呼神奇的,还有一台能在零下 5 摄氏度将水保持在液体状态的魔法冰箱。用这种冰箱冻肉,肉能始终保持柔软,拿出来不需要解冻就可以一刀切。
调研直播间里的董明珠与格力,让外界更加直接了解了制造业的本质。她在回答中,反复强调了 " 技术 " 与 " 创新 " 两个词。
确实如此,抛开网红滤镜,董明珠所处的制造业,是一个极度需要耐心的行业,它的发展与整个经济体的命运息息相关。而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关键词,始终只有一个:技术。
长期在制造业摸爬滚打,董明珠最清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她在 2010 年接受采访时提到," 核心技术的缺失,一直是中国企业的隐痛 "," 今天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主动权。而拥有主动权的标准是什么?只能是看谁控制核心技术!"
如今,格力重点研发的第二代 " 冷酷外机 ",可以在高温 65 ℃与低温 -35 ℃的极限环境中不停机,在中东地区,这款产品很受饱受高温之苦的老百姓欢迎。在 2022 年巴西奥运会上,格力是唯一指定的家用空调品牌。
不仅如此,格力的业务也早已从家电领網域延伸至工业领網域。董明珠在直播中提到,格力的智能装备、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都是自主研发,从零起步。在近期披露的 2023 半年报中,格力工业制品增长非常显著。
董明珠一直骄傲于 " 自主研发 " 这个词," 虽然我们不能赚快钱,但是我们走得更长远 "。 数字也给了她足够的底气。
截至 2023 年 5 月,格力电器累计申请专利 110398 件,其中发明专利 57866 件,累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 17766 件。
03
时代造就董明珠
1954 年出生的董明珠,今年 69 岁了。
36 岁那年,改革开放春风满地," 下海 " 成为浪潮。董明珠离开老家南京,南下珠海到了一家名叫海利(后更名为格力)的空调厂当销售,没多久,就靠一个人完成全公司六分之一的销售业绩,名声大振。
早年当销售业务员的时候,她是好说话的 " 董姐 "。但涉及原则,她不会让步,甚至敢于针锋相对。去讨要经销商拖欠的几十万货款时,她可以磨上四十多天,直到成功为止。
始终保持斗志,慢慢成为她生活工作中的常态。她要跟对手斗,要跟陈旧的行业规则斗,要跟看不见的潜规则斗。
当格力今年跌出世界 500 强企业名单时,董明珠在第四届(2023)民营企业家盛典上说:" 我不焦虑。我每天只有两个字:斗争。我现在认为企业应该更扎实,用更坚定的理念理顺企业,大家不要因为没有进 500 强而不高兴。"
董明珠,是制造业里典型的实干家。敢拼敢闯、吃苦耐劳、不惧失败,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的特质,她都有。
另一方面,她又 " 离经叛道 ",过于高调,颠覆了中国行胜于言的传统。
" 我这个人讲话比较直率,不带转弯的,不知道用什么修饰词或者含蓄一点的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她并不讳言,也敢于站在风浪中,直面曲解、嘲讽与谩骂。
热搜上的滋味一言难尽。但 " 网红 " 董明珠太清楚自己的身份。从企业成本的角度出发,把自己包装成流量密码并不吃亏。" 请一个明星一年一两千万,自己做,分文不取,最起码为格力省下两千万,把这两千万让利给消费者,或者投入研发更好。"
另一方面,老老实实做科技创新的制造企业,其实很需要董明珠这种会 " 宣传 "、敢于强势 " 宣传 " 的管理人员。
于是,人们一边嘲笑着格力手机里的董明珠开机屏,一边记住了格力的多元化布局。同样,被这次热搜吸引的人中,总有一些人会去观看完整视频——他们的关注重点,可能就会落到格力这家企业,以及作为管理者的董明珠身上。
一定程度上,特殊的时代造就了董明珠。
社会学家马克斯 · 韦伯称,权威的来源可以被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魅力型(克里斯玛型)权威。从一个基层销售员做到格力的掌门人,董明珠一步步走过来," 霸道女总裁 " 的人设是立住了的。
她的成长史,是中国制造业成长史的一部分。到现在,格力面临产业更新、拓展第二增长曲线的挑战,这也是整个中国制造业正在面临的挑战。
在当下中国,董明珠的存在还有更多意义。
即使年近七旬,她仍保持着旺盛生命力。
" 如果靠模仿,靠跟随,虽然可能很赚钱,可能你也会做大,但是一个品牌的生命力怎么可持续?要做创造者。" 她在调研直播间说," 做引领者我不敢讲,但是我最起码是一个创造者。"
这一刻,她说的是格力,也是自己。而这样的力量感,在当下尤为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