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理财经验:雪王能走出“茶饮破发”魔咒吗?,欢迎阅读。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茶饮即将在奈雪、茶百道、古茗之后迎来 IPO 第四股。
2 月 21 日,蜜雪冰城正式启动招股程式,宣布将于 3 月 3 日在港交所主機板挂牌上市。根据蜜雪冰城官方披露,此次 IPO 计划发售 1705.99 万股,每股发售价为 202.5 港元。按照这个定价估算,蜜雪冰城上市后的总市值将超过 763 亿港元。
作为对比,截至 2 月 21 日港股收盘,奈雪、茶百道、古茗的市值分别为 23.19 亿港元、136.83 亿港元、233.25 亿港元。也就是说,蜜雪冰城如果顺利按照自己的定价上市(且没有出现严重的破发情况的话),其市值有望超过此前上市的三家茶饮公司市值总和。一旦蜜雪冰城成功上市,这也将成为国内茶饮圈最大规模的上市案。
为了让本次上市顺利,蜜雪冰城的 " 基石投资者 " 阵容强大:高瓴、红杉中国、博裕资本、M&G、美团龙珠总计 5 位基石投资者共认购约 15.58 亿港元。
眼下,国内茶饮圈还在积极推动上市的公司有霸王茶姬和沪上阿姨。蜜雪冰城上市的表现,势必将对这些项目的 IPO 之路产生深刻影响。由于此前三个茶饮上市项目均以破发告终,外界对于茶饮项目 IPO 已经有所顾虑。值得注意的是,最早上市的奈雪,股价已经从上市时的 301.9 亿港元跌至目前的 23.19 亿港元,这进一步给 " 茶饮冲击 IPO" 增加了一层疑云。
蜜雪冰城上市的意义,可能不只是为 " 茶饮圈正名 " 这么简单。
由于 2024 年蜜雪冰城门店总数已经超越了星巴克,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现制饮品连锁店,它的上市,也将成为整个现制饮品连锁店领網域的标志性事件。
过去两年,包括星巴克在内的咖啡连锁巨头,普遍处于业绩低迷期,国内的瑞幸、库迪、Manner 咖啡等品牌,也正在遭遇 " 成本上涨、消费疲软 " 的压力。在这个背景下,蜜雪冰城 2024 年整体业绩逆势上涨,2024 年 1~9 月蜜雪冰城出杯量同比增长 22.5% 至 71 亿杯;门店终端零售额同比增长 21.4% 至 449 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42.3% 至 35 亿元。
但蜜雪冰城本质上,和奈雪、霸王茶姬等茶饮品牌以及星巴克、瑞幸等咖啡品牌的模式并不相同:其内核是一个基于巨型工厂体系和自控物流构筑出的 " 供给生态 ",然后通过 2.5 万个以上的加盟终端完成商品出售。
2.5 万个加盟终端,带来的足够大的订单量,这些订单足以让蜜雪冰城庞大的 " 供给生态 "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实现一种 " 薄利 "。在这一逻辑背后的是时间成本:蜜雪冰城用了二十余年去搭建整个体系。这和茶饮新贵们基于 " 零散代工厂、加盟商、流量营销玩法 ",创业 5~7 年便能冲万店、冲 IPO 的逻辑,有本质不同。
从 2022 年到 2024 年前 9 个月,蜜雪冰城的净利润分别为 20 亿元、32 亿元、35 亿元(前 9 个月);收入分别为 135.8 亿元、203 亿元、186 亿元(前 9 个月);净利润率分别为 14.7%、15.7%、18.8%,可以看出,蜜雪冰城整体上的经营状态是稳中有增。但也能看出,茶饮本质上赚的是辛苦钱,拥有庞大工厂、2.5 万个以上终端店,整体的收入规模也难以短期内达到 1000 亿元。
3 月 3 日,随着蜜雪冰城本上市,它是否能走出 " 破发 " 魔咒的谜底即将解开。对茶饮圈而言,外界对行业的新评估,也将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