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刘静瑜:一定要做领跑者,欢迎阅读。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任娅斐
编辑|马吉英
头图来源|受访者
刘静瑜极其重视效率,相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2024 年,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带领公司 All in 储能市场,同时抓住商用车特别是重卡机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 " 成绩单 "。
2024 年,中创新航营收 277.5 亿元,同比增长 2.8%;净利润为 8.44 亿元,同比增长 93%;单月出货量突破 10GWh,创历史新高;储能获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订单并实现交付,储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来源:视觉中国
中创新航是国内最早布局动力电池的企业之一。2018 年 7 月,刘静瑜临危受命,接任中创新航董事长,开启大刀阔斧的变革。经过 3 年调整,中创新航市占率迅速提升,从 2018 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九,到 2021 年排名第三。2022 年 10 月,中创新航在港交所上市,成为首家在港上市的动力电池企业。
高工产研(GGII)数据显示,中创新航位列 2024 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三名、2024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五名。国际研究机构 SNE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4 年中创新航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跃升至第四位,成为全球前十榜单中增速最快的中国企业之一。
刘静瑜对《中国企业家》表示,是使命感让她坚持至今。" 这个使命感是作为企业的掌舵人,如何带领企业行稳致远,让每位员工实现人生价值的责任;是作为产业链主,如何带动整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是作为中国的企业家代表,如何让中国智造在国际上更有话语权的责任。"
快速卡位,AII in 商用车和储能
在刘静瑜看来," 新能源行业发展迅速,慢会成为风险。" 动力电池企业集体发力储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 TOP10 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多家企业已进入储能市场并取得显著成绩。
中创新航在储能领網域的发力也十分明显。2024 年 8 月,中创新航发布了三款 " 至久 " 系列储能新产品及配套电芯,其第二代 314Ah 储能电芯是行业内首次实现量产产品循环寿命 15000 次,并实现前 1000 圈 " 零衰减 " 的产品。据了解,该款电池单月出货量超过 5GWh,已跃居全球第一。此外,为了拓展市场,去年中创新航拿下了沙特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订单容量高达 7.8GWh,相当于 2023 年度中国储能电池整体市场规模的 36.3%。同年 11 月,中创新航与阳光电源签署了欧洲最大的储能项目,订单容量达 4.4GWh。
来源:视觉中国
而在商用车领網域,刘静瑜表示,去年公司快速从组织、人力等方面大力投入资源,2024 年实现了国内 TOP15 车企全面进入,部分战略客户占比超 60% 以上,商用产品交付同比增长 200%。" 对于增长市场快速卡位的决策,决定了一个企业发展的生死。如果在市场快速成长期,你没有抓住机会,公司发展肯定会滞后。" 刘静瑜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激活创新
过去一年,AI 迎来大爆发,技术的快速演进也给中创新航在内的动力电池行业带来冲击。
" 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产业更新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与新能源的碰撞,正在掀起一场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在刘静瑜看来,通过大数据模型的挖掘,会大幅度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她透露,过去一年,中创新航已经将原来的信息技术中心更新为数智中心,将精益运营数智化列为公司重大关键任务。以数智化技术去赋能研发平台、构建 " 技术 + 产品 " 的硬实力;以数智化技术赋能生产制造,构建大规模、高效率的智能制造水平;再以数智化技术打造强大的服务体系,让客户更满意。
但刘静瑜也坦言,进入数智化时代,思维逻辑、工作方式方法都面临新挑战。为了应对变化,过去一年,中创新航在持续进行技术突破的同时,也在尝试从思维和组织层面进行改变。
思维上,刘静瑜提出了创业者精神、把对的事情一次做对。在她看来,思维创新的逻辑和思考方向一定要对," 因为很多企业内耗太严重,这个严重不是自己内耗,而是有部门边界,有自己工作的边界和自己对事物理解的边界 "。所以,创业者精神更深层次内核便是,凡事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不断思考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么去做。
刘静瑜强调,尤其是团队负责人,要将 " 创业者精神 " 贯穿工作始终,在目标清晰的前提下,还要让团队知道怎么干,怎么制定最佳方案,如何高效执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 1+1>2 的效果。在刘静瑜看来,如果目标不明确、不清晰,团队排兵布阵就会朝着错误的方向行进,是对资源和能量的极大消耗,最终只会毁损价值。
组织层面,刘静瑜提出要构建敏捷的网状组织。为更高效资源布排和达成目标,去年,中创新航从过去的职能型组织转向矩阵式组织,成立 4 个事业部,分为乘用车、商用车、储能以及船舶 4 个业务平台,并正朝着项目牵引的敏捷网状组织方向转变。
组织运行模式转变效果显著,刘静瑜已经很明显看到了变化," 现在公司内部动起来非常迅速 "。
但她仍然强调,敏捷的网状组织下,大家需要厚植两个思想:一是 "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 ——横向打破边界、高效协同,纵向深入基层,到问题产生的现场去深究根因、系统解决;二是 " 消除浪费 " ——消除组织运行的中间环节、等待环节,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用最直接的方式开展工作。
" 我的终极目标是奉献 "
" 企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 这是刘静瑜每天都会思考的问题。
短期来看,未来三到五年,从数字结果上来讲,刘静瑜希望公司的电池装载量能跻身全球前三;从能力上来讲,要在数智技术应用、产品 + 服务的效能提升、客户满意度上做到第一。
因此,2025 年中创新航会继续在技术上再突破。一是固态电池方向,中创新航已经率先推出了 400Wh/kg 的固液混合技术,并在去年发布了能量密度高达 430Wh/kg 的全固态电池。二是围绕用户体验,重点关注两个技术,一是快充,二是续航。
但将时间拉到更长,刘静瑜希望中创新航能扮演 " 领跑者 " 的角色," 因为做领跑者才能够帮到更多人,才能够让产业方向不跑偏,才能够引领整个生态更健康。对于大企业来讲,终极目标就是要奉献,就是社会责任 "。这恰恰也是刘静瑜始终坚持的人生信条," 创新、勇敢、实干、奉献 "。
" 我很不喜欢去干浪费生命的事情。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怎么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最大的价值,一定是要往前跑,做个领跑者。" 刘静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