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没有IPO倒查10年的安排,有问题还是会倒查,欢迎阅读。
针对媒体有关 IPO 倒查 10 年的说法,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 2 月 23 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防范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前没有 IPO 倒查 10 年的安排,媒体出现这方面说法,体现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质量的关心关注。
其实,对 IPO 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倒查 1 年也好,10 年也罢,20 年也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有问题,就要查,不管倒查多少年,也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并将造成的损失,从违法违规者身上补回来,还给投资者,还给国家。
事实上,在资本市场,所以有这么多违规者,特别是上市公司,敢于从 IPO 开始就严重违法违规,都在于一个 " 严 " 字,严了,就没人敢违法违规了,不严,自然敢去违法违规。而从这些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在查处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方面,确实是宽容过度、处理过松,即便处罚,也是蜻蜓点水,甚至是罚酒三杯。特别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几乎没有过赔偿先例,而只是对上市公司象征性地罚点款,或对企业责任人做出一些温柔处罚。
为什么对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的处罚,刚刚触及到独立董事,就引发一轮独立董事辞职潮,不正是说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有多么严重,如果顺藤摸瓜,把有独立董事辞职的企业认真调查一下,肯定问题一大堆。不然,独立董事们这么紧张、这么害怕干嘛,说明他们对企业财务方面的问题是知道的,只是为了一点点的报酬,也为了让企业能够长期聘用其担任独立董事,放弃了自己的职业操守,帮助企业财务造假。在查处 IPO 问题时,对独立董事的行为,也要一并查处。
在 IPO 阶段就出现违法违规问题,实际就是带病上市,一旦进入资本市场,就意味着资本市场进来一个搅局者了,这样的企业多了,资本市场的生态就会越来越差。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那些打着新科技、新业态、新理念概念进入市场的上市公司,可以说相当一部分都是套现,而不是为了通过上市让企业能够更好发展。如果倒查一下,这些公司很多都存在财务造假,或者资本扮靓业绩的现象。而在上市之后,又通过各种概念把股价炒上去,以便于资本投资者、大股东等减持套现、转移财产。
为什么舆论和公众如此关注 IPO 倒查 10 年,就是因为受上市公司之苦久矣,被上市公司、特别是大股东等伤害久矣,如果再不对这些违法违规企业、大股东等进行处罚,投资者的信心真的要被彻底打垮。去年底到今年初股市出现持续大跌,就是因为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造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特别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问题的查处,就显得极其重要而紧迫。如果能够通过倒查,将过去的问题也给予大力调查,对提升广大投资者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对问题 " 零容忍 " 呢?毫无疑问,让投资者等帮助提供线索,监管机构按照线索深入调查,一方面,将问题查清楚,对责任企业和责任人予以严厉查处;另一方面,按照情节轻重,为投资者开通损失赔偿通道,让违规企业付出惨重的经济代价,从而给其他企业以震慑。
要知道,单纯依靠现行制度的罚款等处罚,根本不会引起上市公司的重视,也不会阻断拟上市公司继续造假。只有上升到投资者赔偿高度,让违法违规企业和实际控制人倾家荡产,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所以,必须把投资者损失赔偿放在最重要位置,迫使上市公司主动遵守市场规则、遵守财经纪律、遵守财经法规,做一个真正的规范性很好的上市公司,让独立董事、中介机构等也都能自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共同把资本市场秩序维护好、生态改造好、市场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