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谁懂啊?竟然是他“洗白”了这位顶流?,欢迎阅读。
没想到《热烈》还挺好看,或者说我本人还比较喜欢。
大鹏的电影我看得不多,上一部应该是《缝纫机乐队》。但王一博的 " 爱豆勇闯影视圈三部曲 ",我倒是误打误撞都看了。
《无名》这部电影本身就是爱的爱死、骂的骂死。
做个拟人化的比喻,程耳的电影就是乔布斯,基因里的优点跟缺点都过分极端。但因为程耳用了王一博,不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将一部分压力给到了后者,话题也从电影到底好不好看,变成了 " 文艺片导演到底应不应该用流量明星 "。
如果说《无名》用王一博是失败,那么王一博参演《无名》其实也充满无奈。
王一博的演技、阅历、性格,跟电影中老谋深算、九死一生的我方卧底叶先生完全不匹配。
木讷的神态与肢体语言无法准确地传达出叶先生的内心戏,导致戏分吃重的叶先生这个角色没有立住,从客观上让支离破碎(又名具备较高观影门槛)的《无名》,变得更加难以理解。
梁朝伟、周迅、黄磊、王传君等人的演技碾压,让王一博演的叶先生更加雪上加霜。
从打戏来看,王一博已经很努力了。但有些东西,需要天赋;另外一些东西需要阅历,火候没到就是没到,再努力也没用。
《长空之王》不好多说,豆瓣网友的一句中肯评价是:官方背书 + 权威认定 ≠ 好作品。
王一博所饰演的雷宇,在这部电影里的人物设计本身就很悬浮,估计连导演都没想明白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能主打面无表情、帅就完事。
" 演技差 " 是大部分爱豆转型演员都会遇到的质疑。
做演员,需要下沉的生活体验、情绪的大开大合,以及不遗余力地展现人性中幽微的敏感、脆弱、阴暗。
爱豆则恰恰相反。
他们很早就远离人群,每天大部分时间交给歌舞。成名后又处于公司的高压与管制状态,左手为公司赚钱,右手为粉丝服务。不需要展示人性的全面与立体,只需要表演偶像的完美平面。
从平面转为立体,由皮囊转向内心,过程艰难,有挫折很正常。
所以爱豆转演员通常首选古偶电视剧里的正面角色。在这种角色里,他们只需要保持最美的姿态,台词靠配音、情绪靠 BGM,实在不行还能加特效、慢动作。
古偶剧里的爱豆,木不是问题,美才是问题。
到了大螢幕上,演员的细微表情被高清镜头放大,对于表演的层次与准确性要求实在高太多了。
不仅演员有没有打碎、重塑自我,把自己完全交给角色,观众看得清清楚楚,连打碎的程度过一分或者差一分,观众也能看到。
如果不是天赋型选手,完全演一种陌生的经历、一个陌生的人,对于爱豆出身的演员来说,门槛天然就很高。
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热烈》的导演大鹏交出了一张不错的答卷。
导演一年前接受采访就说过 " 先有了一博,才有了《热烈》"。作为迎接杭州亚运会的命题作文,大鹏拿到这个项目后走访了很多舞者,询问他们心中陈烁的理想扮演者,许多人提到王一博。
这个情节,也被大鹏用在了电影里。当惊叹号舞团重组,决定陈烁去留时,所有舞者都把自己宝贵的一票投给了王一博饰演的陈烁。
《热烈》是一部工整的商业歌舞电影,可以理解为大鹏的前作《缝纫机乐队》的姊妹篇。
王一博饰演的陈烁少言寡语、性格木讷害羞,被黄渤饰演的教练丁雷盖章 " 情商低、 不会说话 "。
然而这些性格缺点其实都指向了一个优点:天才技术宅。陈烁的台词不多,肢体语言很多。除了跳舞,还有洗车、端盘子,骑自行车,都能完美展现他过人的体能与美好肢体。
整部电影既处于王一博的舒适区,也在观众的舒适区内。
尤其街舞,每个人、每个动作都好看。说来惭愧,《热烈》让我第一次 get 到了王一博的颜值,可见人在自己擅长的领網域是多么光芒万丈。
导演将整部电影的文戏交给了更擅长表演的黄渤。他饰演的丁雷负责引领观众情绪,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煽情、爆发、承包声情并茂的长台词部分。
加上刘敏涛跟齐溪两位戏骨大开大合的情绪表现,让整部片子的文戏顺畅自然,抬起了王一博的武戏。
大鹏这个人吧,你可以说他聪明,因为他确实会用人。
从柳岩、李雪琴到王一博,都顺应他们的天性,把非专业科班出身的演员调教得闪闪发光;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他悲悯。知道怎样去保护演员,尤其新演员,用人所长,不强求他们去演完全不像自己的人。
这种顺势而为,其实是三赢。一方面对于新演员非常友好,让他们有信心在这一行继续探索;另外导演也省心省力,排除了一些不必要的雷点;第三让观众觉得自己被尊重,而不是被绑架。
王一博本人既是个舞痴,又是职业摩托车赛车手,他的强项不在待人接物、言谈表达、考试做题,而是身体机能、运动天赋。
从小学习街舞的他,在过往的采访里说跳舞是 " 成长过程中最快乐,同时陪伴自己时间最长的一件事 "。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他每天放学就去练舞,练到晚上九点以后才回家。
" 越跳越开心,停不住了,不知道为什么,就一直跳。" 王一博所描述的这个心路历程,与《热烈》中的陈烁不谋而合。
扬长避短后的王一博在整部电影里表现得非常轻松。文戏部分接得住了,舞蹈部分更是光芒万丈。
与宋祖儿对戏时的羞涩与呆萌,终于让他回归了 24 岁的自己,不必再穿别人的衣服扮大人。
陈烁这个角色,因为是量身定制,使王一博展现了演员生涯的最佳演技。
大家终于不必看场电影还要当个评委,再为演技、选角这些本应该导演处理的事情而争论不休。
或许我们谈论一个人的演技,首先要谈论是他是否应该被选择放在那个位置上。
商业歌舞电影的特点是 " 燃 ",通常不会有特别复杂的情节,甚至连悬念都没有。虽然从开头就能猜到结局,但观众还是忍不住会被歌舞的气氛引领,共情角色的喜怒哀乐,最终当角色在舞台上如烟花般绽放,观众也完成了一次多巴胺的分泌。
生活太沉了,有时候需要一点不那么烧腦的轻松;生活太无常了,有时候需要在已知答案中寻找嗨点。
有些电影负责思考,有些电影负责满足,各取所需,不必非要分高下。
当观众坐进电影院只想被点燃,就需要一个长得好看的人,做他最擅长的事,用实现梦想的方式去娱乐大众。
人类有两个喜好,既喜欢看梦想的破灭又喜欢看梦想的实现。
观摩他人梦想的破灭,让在平凡之路上奔波的我们,珍惜平淡生活;参与他人梦想的实现,又为我们提供美梦成真的多巴胺,让大家不至于被平凡生活淹没。
厚重的电影是艺术品,轻松的电影是快餐,无论哪一种,好吃才是关键。
《热烈》上映两天票房破 3 亿,豆瓣开分 7.7(现在下滑至 7.5),大家终于不必为王一博的演技吵到闺密绝交。
大鹏成功 " 洗白 " 王一博,也算提供了一种流量明星的正确打开方式。爱豆大可不必非要削尖腦袋往秦昊的路子上走,还没学会走就要去跑。
一来彪子长相确实一般,要能吃颜值饭,可能人家也懒得爬山了。
二来娄烨跟辛爽可遇不可求。很多导演看不上大鹏,但他们玩的那种商业不商业、文艺不文艺、悬疑不悬疑的东西,除了显示自己的逼格、考验观众的耐心,好像既不能提高观众的艺术品位也没有提供多少情绪价值,可能还不如大鹏的直球。
一个娱记朋友阅片无数,无奈地跟我感叹,王俊凯明明长了一张谈恋爱的脸,为什么非要去杀人、被杀、打人、被打,费劲吧啦地忙活一通,还被嘲笑演技拉垮全片最差。
还是太急吧,急于证明自己,急于立江湖地位。
时代的脚步太快,将太多难题摆在我们面前。其实那些无解的难题啊,或许只需要一点时间。
最近我在看新裤子的书《生命因你而火热》。
彭磊跟庞宽回忆新裤子十多年的演艺路,不约而同地提到他们当年没学过琴却组了乐队,演出过程中无数次出糗。甚至有一年签约他们的 " 摩登天空 " 濒临倒闭,导致他们的专辑歌词连个校对都没有,错误百出。
真幸运啊。那个时代肯给他们时间,各行各业都有一些容错率,没有一棒子把他们打死,盖章他们根本不懂音乐。不然我们就听不到《生命因你而火热》、《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了。
我看的那场《热烈》结束的时候,一个姑娘跑到银幕下面跳街舞,动作相当草率,但大家的掌声十分热烈,那种对梦想的集体宽容,令人动容。
看完电影,与公主一起顺着夜色走回家,沿路摆摊卖绿豆汤、冰粉、手打柠檬茶、烤鸡、卤菜的有一半是年轻人,那个小摊子可能也是他们当下的 " 热烈 "。
如果时间拉得够长,容错率够高,也许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发现,人的成长,不是你要改变自己,而是找到最擅长的那件事。
愿我们都有这样的运气,有时间去遇到自己的 " 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