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腾势N7上市,比亚迪的智驾自研做好准备了吗?,欢迎阅读。
7 月 3 日,比亚迪腾势 N7 正式上市,售价为 30.18-37.98 万元,低于市场预期的 35-45 万元。腾势 N7 定位为智能豪华猎跑 SUV,是腾势由比亚迪主导以来推出的第二款车型,也是比亚迪正式进入智能化下半场的 " 开山之作 "。
腾势 N7 车身长宽高为 4860mm*1935*1602mm,轴距为 2904mm,共推出后驱、四驱两种动力形式的六个版本车型。
腾势 N7 基于 e 平台 3.0 纯电架构打造,动力方面,单电机版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 230kW,双电机版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 390kW,零百加速为 3.9 秒。
续航方面,腾势 N7 配备 91.39kWh 的动力电池,提供 CLTC 纯电续航 702km 和 630km 两个版本。此外,腾势 N7 支持双枪快充来替代,最大充电功率达 230kW,充电 15 分钟可补能 350km。
除了这些比亚迪所擅长的传统领網域,腾势 N7 格外强调自身的智能化属性,集成了比亚迪在车身控制和智能化方面的最新研发成果,比亚迪自研的云辇 -A 以及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都将最先搭载在腾势 N7 上。
座舱内部,腾势 N7 搭载六块螢幕,并首搭 50 英寸的 AR-HUD。軟體层面,腾势搭载比亚迪全栈自研智能座舱车载作業系統,实现 1000 多项核心车控功能语言控制能力,唤醒时间达 400 毫秒级别。
去年以来,一向着重电动化投入的比亚迪,不断发力智能化布局,将资源向智驾开发倾移。随着腾势 N7 的上市,比亚迪的智驾自研也将正式接受市场的审视。
腾势 N7 发布会上,比亚迪披露了最新的智驾自研进展,并在全球首发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比亚迪集团副总裁、智能化平台总设计师杨冬生介绍,除了摄像头、雷达等智驾传感数据,比亚迪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还融合了整车级实时数据,如惯导、电机旋变、轮速、转向、胎压等,实现整车物理直接传感与軟體算法间接传感的融合叠加,让车辆能够接收到各类信号,为决策提供更多输入。
目前,比亚迪已经实现算法的全栈自研,并通过数据闭环和影子模式实现智驾算法的持续迭代优化。在算法模型上,比亚迪研发了智驾自动标注大模型;测试上,则搭建全面的 SIL 仿真测试场景库。
杨东升表示,在智驾领網域,比亚迪已配备了一支超两千人规模的研发团队。
具体到腾势 Pilot 上的应用,腾势 N7 将提供标准版和高阶版两种平台方案。其中,标准版方案基于全车 24 个传感器,配合自研算法,能够实现 30 多项 L2 级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高阶版方案,采用英伟达 Orin X 芯片,提供能够覆盖城区、高速、停车场等用车全场景的智能驾驶辅助。
从交付节奏来看,比亚迪正在追赶其他车厂的进度。据介绍,L2 级功能将会在腾势 N7 上实现随车量产交付,高速 NOA 功能将在 2023 年底交付,城市 NOA 则要到 2024 年一季度才能交付。
腾势 N7 的表现,无论是对于比亚迪还是腾势,都极具意义。
一方面是,比亚迪正在构建全面的产品体系,除了主打 30 万元以下市场的王朝系列,以及向上触及百万级别的仰望品牌,专注在 30~80 万元价格区间的腾势是另一块不可或缺的拼图。
另一方面,腾势虽然凭借 MPV 车型腾势 D9 重新夺回市场的关注,但在更为大众的家用乘用车市场,腾势还未有成功的产品,腾势 N7 则是腾势由 MPV 市场转向 SUV 市场打响的第一枪。
而以 " 智能化 " 为卖点的腾势 N7 能否在市场上立足,对比亚迪智能化能力体系建设的考验并不小。
雷峰网 雷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