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10万摩托大军真的消失了吗?,欢迎阅读。
曾经浩浩荡荡的 10 万 " 摩托大军 " 去哪儿了?
有媒体总结 2025 年春运出现三大变化,除了铁路进入 " 无纸票时代 ",C919 开始 " 上岗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摩托大军 " 退场 "。
" 退场 " 是大趋势,但在东南沿海通往云贵川内陆的国道上,依然能看到农民工骑着两轮摩托奔驰的身影,汪正年彭双芹夫妇就是其中一对。
14 年前,汪氏夫妇从广东肇庆出发,骑摩托车跨越 1350 公里,历经 5 天 4 夜,克服重重难关,回到贵州石阡老家过年。跟在他们后面的是当年《东方早报》的摄影记者常河及同事,纪录片《1350KM》因此诞生。14 年后,他们再次选择骑行回家,我们进行了全程直播记录。
为什么 14 年过去了还在骑摩托?面对网友 " 混得不好 " 的评论,他们作何回应?摩托大军真的消失了吗?中国社会经历了哪些变化?
腾讯新闻《陌生的乡土》春节特别圆桌对话摩托大军代表人物汪正年夫妇,《1350KM》纪录片导演常河,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胡小武,一起聊一聊农民工的返乡之路和中国的时代之变。
以下是文字实录。
一、害怕被骗,农民工夫妇两次把记者带去派出所验明身份
陌生的乡土:首先问一下常河老师,当初是怎么和汪正年夫妇结缘并拍摄《1350 公里》这样一部纪录片的?
常河:这个缘分说来话长。我是做新闻工作的,摩托大军现象出现的时候恰逢国内媒体的转型期,大家都希望能从简单、平面的报道转向多维的报道方式,所以我和团队就尝试做了这么一个策划。为了找到能配合拍摄的人,我们先是去了佛山,发现佛山禁摩,又跑去深圳,发现深圳也没人骑摩托车,找来找去只有肇庆,最后就跑到肇庆。
跑到肇庆以后也是两眼一抹黑,我们只好在摩托车修理店里发名片,刚好碰见汪正年去保养摩托准备骑车返乡,我们就去和他沟通。但是汪正年那年才被诈骗过一次,所以非常谨慎,看到我们就觉得 " 天呐,是不是又来了一帮人来骗我了。"
我们前期只去了两位记者,汪正年把我们带去派出所验明身份,当时警察也帮不了太多,只是说 " 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所以这个信任一直没能建立起来。后来一直到采访前一天,我们大部队开着车来了,正年他们心里头才安心了一点,可能觉得 " 你看人家开着车来的,不是来诈骗我们的。"
彭双芹:对,就像常老师说的。其实我们夫妇一开始就对他们挺信任,只不过因为之前我们被骗了,所以他们说要跟我们回家的时候,我姐姐特别肯定地说 " 不可能,你们小心遇到骗子 ",非要带着他们去派出所,现在觉得很不好意思,挺对不起他们的。
当时还去了两次派出所,第一次去了北山派出所,看到他们敢和派出所的人吵架,我们心里想 " 这应该不是一般人 ",已经有点安心了。不过回去之后我姐姐还是不放心,让我们小心他们和派出所是一伙的(笑),所以后来又去了一次市公安局。
陌生的乡土:方便讲一讲之前遭遇的诈骗情况吗?
汪正年:方便方便。当时这边刚开始有 " 套金珠 " 的诈骗,就是地上摆一个金珠让你去套圈,套上去就有钱,套不上就没钱。我看老板一套就套上去了,想着我也去套一下,刚开始还能套中,后来就越来越难,最惨的一次被骗了 1200 块钱。
陌生的乡土:差不多你们一个月工资吗?
汪正年:没有,那时候工资很少,也就几百块钱。在工地工作主要还是看天气,遇到雨季就没多少工资,如果天晴的话,可能能有一两千块。
二、意外频发,农民工夫妇骑摩托返乡的艰辛超乎想象
陌生的乡土:之前汪大哥他们已经骑过几次摩托车回家,知道大概的辛苦程度,常河老师你和团队有意识到吗?还是说凭着一股热情就往前冲了?
常河:首先肯定是凭着一股热情,其实我们对路上会发生什么,对广西、湖南、贵州那边的山路是什么样的,一点概念都没有,就愣头青往前冲。我们团队有 5 个人,3 个人会开车,但是 2 个都是新手,没有长途开过车,我甚至刚刚拿到驾照一个月,我们在路上出的唯一一次交通事故就是我开车的时候发生的。
那个时候所有人的多巴胺都分泌得很旺盛,白天拍摄,晚上回去整理素材,而且素材特别大,正年他们都睡觉了,我们还要备份素材,可能有一个人整夜都不能睡觉,才能把所有素材备份完。所以当时全靠提的一股气,才能把那 5 天撑下来。拍摄结束之后大家还没觉得累,等我们一回到家,所有人都瘫倒在地上。
当时我们对南方的天气状况和路况没什么了解,防范措施做得很差。比方说我们没想到南方也会下暴雪,所以就没给车配防滑链,对这个危险程度其实一点概念都没有。再加上没有在国道上开车的经验,出了很多问题。有一次我们不小心蹭到另一辆车,我们那辆车的前轮胎给蹭出问题来了,侧面开了一个小口,轮胎一直漏气,花了很多时间去修车补胎,就把正年他们跟丢了。等我们好不容易补好胎准备追过去,正年他的摩托车在路上也扎了钉子,他又去修他的摩托车。当年没有导航,方言我们也听不太懂,花了好长时间才弄清楚那个摩托车修理店在哪儿,才找到他们。
第三天已经有地方因为下雪封路了,但我们那个时候还没意识到危险。等到第四天上路发现已经全是雪了,我们穿的衣服也不够厚,南方冬天的寒冷程度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而且贵州还会下冻雨,会把衣服整个冻住,真的是太恐怖了,我们完全目瞪口呆。我们拍完正年回家连夜开车往贵阳赶的时候也在下冻雨,高速公路上冻了厚厚一层冰,我们的车就一半在大车的车辙里,一半在外面,这么斜着一路开回贵阳。
第四天的时候正年他们爬雪山过不去,摩托车的轮子直打滑,这个时候就看到别人在摩托车上缠绳子做防滑链。
陌生的乡土:这段也是纪录片里传播比较广的名场面,正年大哥搓草绳做防滑链。我之前听正年大哥说很有用,但好像你姐夫又说不太有用?
汪正年:其实还是有用的,只是跑一两个小时就会断。
常河:我们作为旁观者,看他们夫妻俩搓绳,也很有感触,正年他们比较实诚,搓的绳子比较结实,比较牢靠,能扛的时间就久一点,还是很有用的。我记得大概一共搓了 3 次,最后好歹爬过那座山了,不然的话当时打滑打得摩托车推都推不上去。
陌生的乡土:汪大哥,当时遭遇这种恶劣天气是常态吗?你们之前骑车回去的时候天气有这么差吗?
汪正年:没有,之前也会下雪下雨,但是没有这么大。2008 年下过暴雪,那年我们没有骑车回家,其余的时候都没有遭遇这么恶劣的天气状况。刚好常老师来拍我们那年又是下雪又是下冻雨,路上的雪积得非常厚。
陌生的乡土:你们当时怕不怕?
汪正年:怕肯定是怕的,当时我老婆还怀孕了,3 个月。但是票很难买,为了回家跟家人团圆,你只能骑车回去,没办法。后来常河老师还说 " 如果知道你老婆怀孕的话,我们就不会采访你们了。"
常河:对,拍摄的时候正年并没有跟我们说他老婆怀孕了,是等孩子出生两三个月以后,正年要带孩子来上海看病,我们才知道这个事。因为从我们的原则来讲,如果知道双芹怀孕了,我们肯定就不拍摄了,万一出点什么事情就很不好。事后回想起来真的很后怕,正年他们路上还摔跤了。
汪正年:其实我们就摔了一次,堂哥摔了不知道多少次。
陌生的乡土:那说明汪大哥的车技还是很好的,恶劣的路况都没有让你摔太多次。
汪正年:当时我年轻一点,而且我们夫妇之前骑过几次,他们一次都没骑过,那一年是他们第一次骑车,姐夫刚刚买的车,还没驾驶证,堂哥有驾驶证,但也没经验。
常河: 他们是要骑摩托车回去上牌的。
陌生的乡土:姐夫他们也是凭着一股热情就跟你们走了是吗?
汪正年:他那时候有十年都没回过家了,我们说打算骑摩托车回去,刚好他也买了新摩托车,就说也想回家看一看。
陌生的乡土:胡老师,听完正年夫妇和常老师讲他们当年的经历,你有什么感想?
胡小武:对于摩托大军,我印象很深刻,现在想起来,我有三点感触。
第一是每逢过年,像候鸟一样的农民工从打工地回老家的急切心情。我也是离家在外工作的游子,之前那些年也很难买到回老家的车票,所以我能对摩托大军想要回家的急切心情感同身受,过年一定要回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 年味 " 的突出表现。
第二就是摩托大军真不容易。我自己也骑过摩托车,哪怕在正常的路上我也经常摔跤,甚至会摔得头破血流。所以我看到纪录片中汪大哥他们摔跤的场面,觉得特别揪心。摩托大军回乡要克服这么多艰难险阻,真的很了不起。
第三是对今昔对比的感叹。我和汪大哥都经历过中国现代化水平较低的时期,当年没有那么多公路、高铁,也没有那么多私家车,远距离的交通特别不便利,摩托大军代表了一类回乡的人,当时我回家的方式是坐火车倒好几趟车,也得花两三天才能到家。今天再去回想当年的经历,确实感慨中国的运输能力和十几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摩托大军也基本上消失了,这是一种巨大的变迁。
三、女儿患病,农民工夫妇四处奔波,坚持治疗到底
陌生的乡土:我们今年直播汪正年夫妇再次骑车返乡的时候看到很多网友有疑问,说 " 现在国产车那么便宜,几万块钱就能买到,为什么不买一辆小汽车?" 汪大嫂要不要回应一下?
彭双芹: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网友评论,问我们为什么不买车,确实是家庭条件不允许。
2011 年拍摄过后,7 月,我二女儿就出生了,但是一出生就生病了,一开始去我们县城医院看,说没什么问题,孩子奶奶也比较重男轻女,希望我们再生一个儿子,叫我们带着女儿一起出去打工。所以我刚坐完月子,就带着女儿回肇庆打工了,但是那个时候女儿的脸就慢慢地开始变黄,吃奶也吃不下去,我们又带她去医院看,医生说 " 你们难搞了,你女儿是地中海贫血。" 那个时候我们根本连这个病的名字都没听说过,听医生说这个病就跟白血病一样,感觉天都快塌下来了。
医生给我们讲了两种治疗方式,一是保守治疗,二是骨髓移植。保守治疗要一直靠输血来维持,非常麻烦,我们就想给她做骨髓移植,但是医生说骨髓移植首先要找到匹配的骨髓,不是想移植就能移植的。当时听人家说南方医院机会比较多,我们就跑过去,但是那边的医生说我女儿的骨髓非常稀有,在骨髓库里找不到,建议我们再要一个小孩来配型,值得高兴的就是我们第三个孩子跟他姐姐配上了。我们以为配上了就可以做手术了,但是很多事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医生说就算配上了也要再等几年,等小孩长大了才能做手术。
从 2011 年一直到 2016 年,我们都在给小孩治病。中间还麻烦了常河老师好几次,常老师他们不仅帮我们去医院排队,还为我们募捐,把孩子的手术费凑够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去上海做手术的时候,那个医生问我们 " 你们家是干嘛的?" 我们说 " 我们是打工的 ",他就说 " 那我劝你们还是放弃吧,治这个病是无底洞,像赌博一样,一下放五六十万进来也不一定就能把小孩子治好,到时候会变得人财两空。" 但当时我们铁了心,我们说 " 既然路都走到这一步了,那就赌一把吧,赌赢了就赢了,赌输了,那我们也问心无愧。"
陌生的乡土:结果你赌成功了。
汪正年:对,最后我的二女儿骨髓移植成功了。
陌生的乡土:但是手术肯定还是有一定风险,记得你之前说过看到两个孩子都躺在手术台上的时候非常揪心,你们当时不会担心手术失败,两个孩子都有危险吗?
汪正年: 担心肯定是担心的,但是你没办法,路已经走到那里了,只能继续往下走,就是这样。
陌生的乡土:刚刚汪大哥夫妇说常老师你帮了他们很多,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
常河: 孩子出生几个月之后正年他们就和我们说了孩子得病这个事,我们也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给孩子治病对他们两口子来讲是非常困难的。虽然正年说我们帮忙了,但其实我们能做到的事情非常有限,只是尽量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让更多人关注,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能治好孩子主要还是靠正年夫妇两个人这么多年的坚持,带孩子去医院排队、點滴、拿药这些都是正年夫妇自己完成,自己熬过来的。我在他们身上也看到了中国农民的韧性,能在遭遇巨大挫折的时候坚持到底不放弃,非常不容易。
四、曾参与春晚短片拍摄,农民工夫妇成为家乡 " 名人 ",与董卿互动
陌生的乡土:当年《1350KM》这个纪录片出来之后,春晚也邀请汪大哥汪大嫂拍摄了公益短片,你们当时是什么感受?
彭双芹:肯定是开心啊。摄制组来了好多人,拍了差不多一个月,我们家里没有雪了,还专门去安顺拍了雪景。
陌生的乡土:除夕晚上放那个短片的时候你们在电视上看了吗?
彭双芹:我们在家看了,记得最清楚的是那年很多人都在春晚上看到了我们,过年去走亲戚,我的大表哥就说 " 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们夫妇俩 ",上街也碰到很多人说 " 我认识你 ",我说 " 可我不认识你啊 ",他想了想说 " 那我可能在电视上见过你 "。当时就觉得自己上个电视就成 " 名人 " 了。
陌生的乡土:当时短视频还没发展起来,要是现在,你们就是网红了。
彭双芹:对,那个时候网络没这么发达,放到现在我就是我们这里最大的网红了(笑)。
陌生的乡土:汪大嫂是不是还见到了白岩松和董卿?
彭双芹:对,春晚的短片播出了之后,制作方邀请我们去北京参观。那个时候我做梦都没想过我会去北京。进入会场就看到董卿在彩排,我心里好激动,不仅见到了董卿,还和她并排站在一起了,当时激动地话都讲不出来,感觉自己像做梦一样的。
陌生的乡土:我看你和董卿的互动还蛮好的,反而是汪大哥有点紧张,是吧?
汪正年:主要是那天下面的相机太多了,这个在拍照,那个也在拍照,就有点紧张,说不出话来了。
五、山乡巨变,摩托大军逐渐消失,农村空心化加剧
陌生的乡土:摩托大军最近几年在慢慢消失,汪大哥你怎么看?
汪正年: 骑摩托回家的人确实少了,主要是现在的交通跟以前不一样了。就拿我们这边来说,现在都有高速了,附近也有城市通火车了,回家很方便。以前坐大巴也能到家,但是要坐一个礼拜,7 天时间都在车上。
陌生的乡土:常老师,你怎么看这十几年间中国的变化和农民工群体的变化?
常河:事实上,一个时代到来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它有多快。我们当年拍摩托大军的时候,都以为十年以后可能还会有这个现象,但没想到中国的发展速度这么快,十年以后高铁可能就通到县城了。现在新的话题叫做 " 两箱油 "。很多在广东打工的农民工都买了车,但是这个车一年只开两次,一次是从家开车去广东,一次是从广东开车回到家。
陌生的乡土:胡老师,从社会学的角度你怎么看?
胡小武:从 2010 年到现在,我们国家差不多经过了三个五年计划,全国的现代化水平都发生了质变,每个县之间都有高速公路连接,村村通也完全实现了。就像汪大哥他们说的,从家里去广东地区打工,可选择的交通工具变多了,交通时间也减少了,这是运输方式多样化和运输效率提升的表现。
其次,农民群体的收入水平提升了,他们自购车的比例也提高了。汪大哥也说如果不是因为家里的原因,他自己肯定也早就买车了。不管什么配置的车,在沿海发达地区打工的大部分农民工都能买得起。
最后,我这些年也观察到,有一部分农民工群体在打工的地方慢慢扎根了,他不一定要像十几年前那样回故乡,选择在务工地过年的人也在增多。
所以,从宏观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的变化,到农民工自身经济条件的变化,再到在务工地扎根过年的群体的不断增多,我们春运的结构被改变了,这事实上也是中国巨变的一个微观缩影。
不过这背后也隐藏着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农村的空心化。如果说第一代离乡打工的农民工还会返乡过年,那么被带到城里上学生活的第二代基本上已经融入了城市,没有所谓 " 故乡 " 的概念了,随着代际的更替和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农民工这个身份概念应该也会发生变化。
陌生的乡土:汪大哥汪大嫂,你们怎么看胡老师讲的农村空心化,像你们夫妇这样继续住在村里面的年轻人多吗?
彭双芹:很多在外面工作的人已经出去安家了,我们村在贵阳或者县城买房的人很多,这样下一代上学比较方便,村里差不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了。
六、农民工夫妇回应网友评论:现在经济状况确实不好,但至少救了女儿一条命
陌生的乡土:有一些网友在我们的视频下面提问说 "14 年过去了,你们还在骑摩托车,是不是自己要反思一下?" 你们看到这些评论是什么感受?
彭双芹:不要说网友,就连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都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人家条件好,我们条件差,人家有车有房,我们呢,还在原地踏步,和人家有落差,走不到一块了。14 年前来我们家玩的人很多,我们也会去人家家里玩,但是现在的话我们都不去别人家玩了,别人也不来我们家玩了。所以有的时候会反思,我们夫妻俩不够努力,没有挣够那么多钱。
常河: 我必须得打断一下,你们不要自我否定,不要有那么大压力,你想想你救了你女儿一条命,是不是?你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在家里陪伴患病的母亲和三个孩子,在外面打工的时间自然就少一点。但是你们是很勤奋,很努力的,我觉得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彭双芹:对,有时候我也会反过来想,虽然说我们的条件没有别人好,但是我们至少比别人多了一个小孩,我们至少救了女儿一条命。而且其实你汪哥对我蛮好的,我也不埋怨。自从我跟他结婚了,他都尽量满足我的要求,虽然有的时候老是给我画大饼(笑),我也知道他在给我画饼,但是我愿意去吃这个饼。
常河:当初我们报道正年小女儿患病之后,地中海贫血这个病在广西和贵州这一带是进入到医保的。这是我觉得作为记者最开心的地方,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的人,还能帮更多的人。
陌生的乡土:几位对新年有什么祝愿和期许吗?
胡小武:首先要祝汪大哥和汪大嫂在未来用力所能及的最合适的方式更好地经营自己的家庭,早日过上更好的生活。第二个也希望作为记者的常老师和作为学者的我,我们能用一些报道和研究推动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带动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最后,还希望我们身边的每一位熟悉的人能够在新的一年当中平安健康,希望孩子们每一年都更进步,希望全天下的老人都能安享晚年,在此基础之上希望我们的国家更强大,更富强,更均衡,让更多的人受惠于这个时代的发展进步。
常河:感谢腾讯新闻让我们有机会又回忆了十几年前的摩托之旅,希望正年和双芹的日子能越过越红火,我今年没法回家过年,就祝愿在外的游子能多和家人沟通,多多陪伴家人。
彭双芹:我的愿望就是希望一家人身体健健康康的,也祝几位老师和全国的网友身体健康,过个好年。
汪正年:我祝全国人民都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希望自己的日子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