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传统车企新能源渗透率大比拼:吉利跑赢大势,奇瑞不客气,长城稳步推进,欢迎阅读。
自从比亚迪宣布停产纯燃油车,全面进入新能源领網域后,新能源的渗透率就成为友商的争夺目标,也成为衡量传统车企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使得传统汽车制造商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那些未能及时跟上新能源发展步伐的企业,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淘汰。传统车企如果不能加快电动化转型,其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份额可能会被新能源汽车迅速蚕食。
新能源渗透率对比:吉利领先,众车企追赶
近期,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奇瑞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车企纷纷发布 11 月销量战报,新能源渗透率成为衡量各车企转型成果的关键指标,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在新能源渗透率方面,国内各大汽车集团普遍达到 30% 左右。吉利汽车以 49% 的单月新能源渗透率领先,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紧随其后,长城汽车、奇瑞集团虽在追赶,但仍有提升空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各车企将继续加大投入,提升新能源渗透率,以在未来汽车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吉利汽车:新能源渗透率接近行业预测,各品牌协同发力
吉利汽车 11 月表现出色,总销量达 25.01 万辆,环比增长超 10%,同比增长约 27%。其中新能源销量为 12.25 万辆,环比增长约 13%,同比增长约 94%,新能源销量占比高达 49%,已接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预测的 11 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53.3%)。1 - 11 月累计销量 196.65 万辆,同比增长约 31%,新能源累计销量 77.70 万辆,同比增长约 92%,占比 39%。
领克品牌和极氪品牌在新能源领網域表现突出。领克品牌 11 月销量 3.27 万辆,环比增长超 5%,同比增长约 9%,新能源销量 2.01 万辆,同比增长超 31%,占比超 61%。1 - 11 月累计销量 25.94 万辆,同比增长超 33%。极氪品牌 11 月交付 2.7 万辆,环比增长 8%,同比增长 106%。1 - 11 月累计销量 19.49 万辆,同比增长超 33%。
上汽集团:新能源销量破百万,上汽通用五菱贡献最大
上汽集团 11 月整车批发销量 47.9 万辆,同比下滑 7.16%,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7.5 万辆,同比增长 16%,新能源销量占比 36.53%。1 - 11 月整车批发销量 353 万辆,同比下滑 19.48%,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 108 万辆,同比增长 19.5%,占比 30.59%。其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长期位居行业前列,主要得益于上汽通用五菱等品牌的贡献。
长城汽车:新能源进程稳步推进,魏牌表现优异
长城汽车 11 月销售新车 12.74 万辆,同比增长 3.70%,环比增长 9.07%,新能源车型销售 3.60 万辆,同比增长 15.20%,新能源销量占比 28.25%。1 - 11 月累计销售新车 109.80 万辆,同比下滑 1.81%,新能源车累计销售 27.95 万辆,占比 25.46%。
魏牌在新能源方面表现优异,11 月销售 7046 辆,同比增长 145.85%,1 - 11 月销售 4.59 万辆,同比增长 20.56%。坦克品牌是 1 - 11 月销量增长最多的品牌,共计销售 20.92 万辆,同比增长 44%。
奇瑞集团:新能源不再客气,增长翻两番
奇瑞集团 11 月销售汽车 28.05 万辆,同比增长 32.2%,新能源销量 7.78 万辆,同比增长 267.9%,新能源销量占比 27.7%。1 - 11 月累计销量 230.54 万辆,同比增长 38.4%,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 48.09 万辆,同比增长 214%,占比 20.9%。
捷途与智界在新能源领網域成绩斐然。捷途品牌 11 月销量 6.30 万辆,同比增长 53.7%,山海序列 11 月销量 1.45 万辆,预计全年冲破 9.3 万辆。1 - 11 月累计销量 50.24 万辆,同比增长 83.9%。智界品牌 11 月销量 1.14 万辆,智界 R7 上市第二个月交付即破万。
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破十万,主力品牌表现强劲
长安汽车截至目前仅公布了 11 月新能源数据及主力新能源品牌销量。11 月新能源销量首破 10 万辆,其中长安启源 1.85 万辆,深蓝汽车交付 3.60 万辆,阿维塔 1.16 万辆。1 - 11 月新能源销量突破 64 万辆。10 月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占比为 34%,1 - 10 月为 30%。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传统车企、新势力以及 " 手机帮 " 等各方势力纷纷角逐市场份额。传统车企需要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網域的投入,包括研发、生产设施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时,对于一些传统内燃机和相关零部件供应商而言,他们也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或进行业务转型,以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