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目标定这么高,都这么有信心?,欢迎阅读。
2023,全年汽车产销分别达到了 3026.1 万辆和 3009.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1.6% 和 12%,产销量和出口均创历史新高。
对此,行业给出了一个比较积极的预判,比如 2024 年产销突破 3100 万辆,尽管现在身处乱战,但是车企面对这样一个比较积极的预期,在年初制定目标之时,有的想要稳中求进,有的则给出了一些比较激进的预判。
"
传统品牌,得有新突破
据目前能够查到的数据,2023 年国内主流传统车企当中完成目标的是比亚迪、吉利、岚图。可见现在的市场并不好过,那么这个时候可能很多品牌正在连续经历年度目标不达标的问题,这个时候有什么规划?如何在市场当中寻求新的突破?
比亚迪在 2023 年销量突破了 302 万,中国国内市场销冠、全球新能源销冠的双料冠军,而且也顺利完成了年初既定的 300 万目标,现在王朝和海洋两个网构筑起了整个销量的基盘,而且腾势、仰望、方程豹也有了向上冲高的动力。
有消息称比亚迪想要在 2024 年将销量突破到 450 万台,这对于现在的车企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太敢想的数据,那么对于比亚迪来说,就需要思考国内市场新的增量还有什么,此外比亚迪现在也正在开拓海外市场,相对于卷得厉害的国内市场,去海外寻找一下舒适圈或许是个更好的选择。
有意思的是,在众多车企当中,还有一家车企将目标定在了 400 万,这就是奇瑞。在今年如果梳理奇瑞的每一次发布会,都会听到一句很熟悉的话:奇瑞要不客气了。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奇瑞在新能源转型阶段一开始没有跟上节奏,但是现在要开始发力,将会在 2024 年主推产品、主攻新能源市场,那么其将目标定这么高,显然是想要和比亚迪掰一掰手腕。
但是奇瑞在 2023 年销售的数量其实还没有突破 200 万,为 188.1 万辆,那么新年直接翻一番的底气在哪儿?可能是新的一年当中要发布的 20 余款新车,以及在国内外市场远超行业增长率的增速表现,如果前期消费者对产品表现出了足够的认可,产品页表现出足够的可靠表现,这样的豪言壮语或许有实现的可能。
其他的一些传统车企相对就比较求稳,例如吉利汽车 2024 年的销量目标为 190 万辆,相对于 2023 年的 165 万辆增幅为 12.66%,对于这样一个目标其实达成起来的难度并不算太大,新能源方面多品牌的战略已经开始收获成果,不同类型的产品对于燃油车基盘的替换,或者说是新能源市场的增量都能够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
再有长城也把目标定在了 190 万这个数字,虽然 2023 年销量只有 123 万,但是通过这一年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是此前能够在市场打出爆款的长城回来了,不再是前两年那个搞不清自己发展路线的长城,产品回归硬朗,家族的特征再次显现,越来越多的越野元素出现在家用车上面,这也让产品除了面对大众消费者的同时,也能够针对细分市场的需求进行满足。
再有长安 2024 年的目标定在了 280 万辆,相较于 2023 年同比提升不到 10%,长安的这几年销量一直都是稳中有升,2022 年的 234.6 万辆、2023 年的 255.3 万辆,所以对于 2024 这个目标,其实是比较容易达成的,而且长安在 2024 年也有较多的新品推向市场,热度、销量应该都不是问题。
以上提到的这些品牌其实在 2024 年可能都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加强出海这项业务,现在中亚南美市场当中,中国品牌基本上已经站稳,再有现在东南亚这个香饽饽,从中国市场这片血海当中脱离出来,寻找新的蓝海其实是个必然。
新势力,口气够大
前面提到的这些传统品牌大多以稳为主,就算是抬高目标,也是稳中有升,但是新势力车企就不一样了,梳理一下它们的目标,对增长有预期的是真往高了抬,一点不含蓄,也一点不客气。
理想是 2023 年交付量最高的新势力车企,37.60 辆,同比增长 182.2%,新一年的目标直接翻了一倍还多,其要在 2024 年卖出 80 万辆,其能够与蔚来、小鹏拉开差距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第一、不受纯电技术制约,第二、产品定位够准。
但是进入 2024 年之后,理想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问界的势头起来了,不管之前李想称最害怕华为、曾被华为打懵这些话是不是噱头或是夸张意味,但是现在的事实是,在新的一年当中,要和 M7、M9 直接厮杀,同为增程、同为中大型 SUV,在华为的加持下,理想还能火多久?
之前有的时候总觉得新势力的路走窄了,一个是把纯电当成了新,另一个就是产品单一,放在新能源转型初始阶段这些牌子还能活下来,但是现在新能源技术路线多点开花的情况下、相对于纯电有了更多没有焦虑的技术解决方案下,这可能就走到了死胡同里,这一点其实通过理想这一个品牌就能得到验证。
一些新势力品牌在过去的一两年当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光是靠电动化一条腿走路根本走不利索,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品牌抓住了增程这样一个技术门槛略低,却能够带来明显的使用效果提升的新能源技术。
这样的好处就是一千公里续航进入了普及阶段,不再有焦虑、不再有用车的局限性,进而让产品走进越来越多的大众消费视野。这一点其实就是新势力非常需要做的一件事,打破小众圈层的限制,才有长久发展的机会。
哪吒在 2022 年迎来了高光时刻,但是在 2023 年却没有保持住,这一点的原因或许是大厂的产品侵占了哪吒原本的生存空间,但是在新的一年当中可以看到哪吒在主推增程和新车,这一点和前面提到的思路相吻合,再加上出口的势头逐渐起来,哪吒可能会止住下降的局面。
零跑在 2023 年的目标是 20 万,但是实际卖了 14.4 万,而 2024 年的目标不降反增,直接又提了 10 万台,如果想实现这个目标,零跑要做到月销 2 万台以上,有新车、又便宜,还和 Stellantis 集团签了協定,很可能强化一下出海的能力,这么看这个目标倒是有实现的可能。
再有一点就是科技企业入局之后,经过 2023 年的发展,看到了一些光明的前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背后有着华为支撑的 " 各种界 ",作为最先被华为赋能的问界也在 2023 年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还记得之前赛力斯一直在市场当中不温不火,要说没知名度吧,也不是,毕竟车已经摆在了华为的门店里,但凡是对汽车有点了解的也知道这个牌子,但是你要说有没有量?那确实转化率并不高,很多消费者都持一个观望的态度。
但是在去年华为通过手机芯片这一波热度带起来之后后,算是再次激活了旗下多品类消费品的市场活力,这其中就包括问界。问界在 2023 年总共交付了 9.44 万辆车,这波热度起来之后销量直接进入月销过万的阵营,而且后续新 M7 和 M9 的订单量或许要比很多人预期高很多。
这种势头被认为会在新的一年延续并持续发酵,于是问界给 2024 年定下了 60 万的新目标,不光车要 " 遥遥领先 ",这么看这销量增长预期更是遥遥领先。综合看下来,M7 将会是问界是否能够实现目标的关键,既要干掉理想,还要稳住自己的市场。
现在官方给出的数据是新 M7 的大订已经超过了 12 万,进入到 2024 年后,这一车型的交付能力也将达到每月 3 万辆。至于能不能达成还要看 M5 和 M9 两款车能不能成功助问界一臂之力。
当然,制定目标的时候有增就有降,像蔚来相较于 2023 年 24.5 万辆的目标,2024 就下调了一丢丢,调整到了 23 万辆,原因也是其在去年全年只卖出了 16 万辆的成绩,这其中的原因就像前面提到的,单走纯电一条路在当下的时间段当中根本做不大,毕竟刚需这件事就没办法轻易解决,更不要说取代燃油车。
市场容得下这些增量?
总体来看,大家似乎都对 2024 年充满期待,这将是更卷的一年,也是车企想要继续发力的一年。
但是粗略算下来,如果这些车企的目标都实现了的话,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可就不光光是在 3000 万这个级别上浮动了,而是要直接迈入到 4000 万,这其实是一个不太现实的数字,毕竟国内市场就这么大,这个数字根本装不下。
最前面提到的产销 3000 万其实是一个超过预期的数字,那么对于 2024 年来说,产销能够在 3100 万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期,而且在 2023 年有几个完成目标的车企?一只手可能就已经数得过来。
所以说这种给自己定下高目标的车企,更像是通过这一途径为自己打气,也是壮一壮自己的门面,给到消费者这样一种感觉:一看这目标定的高,这看着就像是有底气。毕竟消费者买车还是会更加偏向一些有实力的大厂,这可能也是面对市场内卷的一个小小套路吧。【iDailyc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