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iCAR V23,为“家电企业跨界造车”打开新思路,欢迎阅读。
经典方盒子硬派越野点燃了个性化汽车市场的火苗,具有越野属性和 SUV 舒适的跨界产物扎堆发布,追求个性的年轻消费群体有了不一样的选择。主打 " 年轻人第一台车 " 的新品牌 iCAR,最近又搞了一些大动作,全球亮相了第二款新车 iCAR V23。
智米科技创始人苏峻用 "iCAR V23,奇瑞 & 智米,年轻人的第一台车 " 发了推文,强调两者联合造车这一噱头。而在各路媒体老师和路人的解读当中,iCAR V23 却变成了 " 小米生态 + 奇瑞 " 的结晶,有的博主直接说这是 " 小米的汽车开发团队的第一款产品 ",有意无意拉近奇瑞和小米的联系。
借着 " 小米生态车型 " 和 " 红米汽车 ",iCAR V23 亮相之后狠狠捞了一把热度,就连 iCAR 官方也用 " 米系美学卷汽车了 " 之类的话题热搜给新车热度添了一把火。再加上设计出圈,产品力到位,车企似乎开始读懂了年轻人对第一辆车的需求。
不过很快,小米官方便下场澄清,iCAR V23 和小米公司没有任何关系,断了大家对 " 红米汽车 " 的念想,后续恐怕也无缘小米的 HyperOS 作業系統,但其背后的 " 共创模式 " 和产品力,小通觉得还有许多值得解读的地方。
方盒子造型在消费者眼中已经和 " 越野 "" 硬派 " 两个关键词绑定,市面上的绝大部分硬派越野或硬派风格 SUV,都离不开这种经典的框架。但 iCAR V23 仍然是一台有代表性的车型,前脸构造与国产经典老越野 BAW 北汽制造 212 相似,甚至连前机舱盖的隆起也一并 " 致敬 "。但 V23 换了一种更符合现代科技的表达手法,通体银灰色也加重了科技氛围,某些角度下像是从漫画走出来的汽车。
前后护杠的位置有 4 个被透明罩包裹的毫米波雷达(前后各 2 个),车头下方的传感器和进气口一并做了黑化处理,视觉上做了隐藏效果。后窗采用全封闭不透光的设计,印有 "V23" 字样,还做了许多增强科技感的纹理点缀,这是 iCAR V23 新颖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车门把手均为隐藏式机械设计,初次开门还需要习惯。
尾门的小书包是 iCAR V23 的点睛之笔,同样做了类似于 Nothing 手机的 " 探索透明 " 设计,在科技感上大做文章。巧妙的是,从外面看小书包没有任何开口,里面看其实是一个储物空间,大概率是放弃了全尺寸备胎的规划。
具体来看,iCAR V23 尺寸为 4220/1915/1845mm,轴距为 2730mm,宽度和高度撑起了整辆车的气场,但整体长度其实比一般紧凑 SUV 更短。车辆离地间隙为 206/212mm,接近角为 42 ° /43 °,离去角为 40 ° /41 °,极短的前悬和后悬保证了离去角和接近角,内部乘员空间表现也值得期待。
新车内部设计同样考究,融合了越野车的硬派和家用 SUV 的温和,还保留了一系列的物理操作,值得好评。另外,据悉 iCAR V23 还配备高通骁龙 8155 车机芯片,具备 L2+ 级辅助驾驶能力。
爆料称 iCAR V23 目前有两个版本,有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选择,续航有 400km/500km 两种,区分高低配的还有轮毂尺寸,直接导致了 iCAR V23 实际的离地间隙和接近 / 离去角受不同版本影响。路人对插电混合动力的呼声很高,官方是否采纳还得看产品规划有没有这一环。
iCAR V23 将会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亮相,并计划下半年上市交付,定位上低于 iCAR 03,售价预计在 9-13 万元,直接对手可能是加大尺寸之后的宝骏悦也 Plus。年轻人的出行需求和消费很好拿捏,足够亮眼的外观设计,产品力符合价位,再加一点网红基因,距离爆款可能就不远了。
尽管小米辟谣 iCAR V23 跟小米自己没有半点关系,但智米的确是小米生态链当中重要的一环,严格上来说并不算家电品牌跨界造车,而是智米 CEO 苏峻的个人想法。
2021 年,苏峻萌生了造车的想法,组建创业团队启动自己的造车项目,2023 年该团队与奇瑞汽车合作打造新能源品牌 iCAR。
目前团队已经融入奇瑞汽车,跟小米汽车和小米生态链,都没有任何关联,未来大概率也不会接入任何关于米家生态的能力,小米 HyperOS 更是可望不可即了。
初创团队想要快速将自己的设计方案落地,找到车企合作生产无疑是最快捷的方式,于是苏峻的汽车创业团队和奇瑞一拍即合,造就了奇瑞的 " 造车新势力 "iCAR,前者负责产品设计,后者负责生产制造。
这样的合作模式早在 iCAR 03 上就有所体现,宜人的价格,独具一格的外观设计和放在这个价位十分能打的配置,iCAR 03 一炮而红,2024 年 3 月销量达到 5487 辆。
传统车企从不缺汽车制造技术,供应链十抽成熟,但面向新能源时代,年轻消费群体崛起,他们往往跟不上年轻人的想法。像苏峻团队这样的有造车理念却没有制造实力的,往往可以帮助奇瑞汽车打开思路,造一辆符合市场需求的车。
事实上,奇瑞汽车本身也有些苦恼,冲击高端的 EXEED 星途没有斩获好成绩,新能源领網域没有足够的热度,个性化轻越野领網域只有捷途表现不错(3 月销量 35503 辆),新势力 iCAR 开了一个好头而已,在主流市场还不算站稳脚跟。再加上仍然有许多传统车企并不希望把自己全盘托付给华为,沦为 " 代工厂 ",奇瑞仍然急于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 IP。
iCAR V23 或许是奇瑞汽车与苏峻创业团队合作的爆发点,网红属性拉满,产品定义更有特色,更贴近年轻消费群体,高热度加持之下颇有爆款趋势。不过小通觉得,出身智米的苏峻创业团队更像是奇瑞 iCAR 的 " 设计部门 ",提供不了太多核心技术,智能化、智能驾驶还得看奇瑞自己。
当然,小通认为有入局造车想法的创业团队还有很多,但大多数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像智米 CEO 这样的轻资产入局,或许还会激发更多想要跨界造车的创业者,汽车产业的模式也会跟着转变,比如传统车企更欢迎这样有想法但没有制造能力的团队。
话说回来,像智米 CEO 跨界创业造车的案例不算新鲜,在小通的印象当中还不止 iCAR 这样的例子。
2021 年,石头科技创始人及董事长昌敬成立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并于 2023 年推出极石品牌及旗下首款车型极石 01,34.99 万元起,产品定义和调性几乎剑指理想 L8。这款车型就是由极石品牌设计,北京汽车制造厂代工生产,是典型的轻资产造车案例。不过极石 01 的现状并不理想,累计销量不到 3000 辆,今年 1 月还被曝出 0 销量的新闻(已经辟谣)。
另一个家电品牌跨界造车的例子当属创维,素有 " 中国家电大王 " 之称的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完成了他的二次创业,发布了创维汽车。和极石一样,创维汽车也是独立于创维集团的存在,旗下车型由天美汽车代工,还采用了比亚迪的 DM-i 动力系统。当然,创维汽车的日子也不好过,2022-2023 年的销量累计起来还不到主流新能源品牌一个月的成绩。
光看产品,无论是全面对标理想 L8 的极石 01,还是有比亚迪 DM-i 加持的创维汽车,放在市场中都有自己的优势,可家电品牌背书对新能源汽车价值不大,也没有拿出像小米汽车那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态互联,前者定位偏高,说白了只是模仿着别人的路子造车。
这两个例子向行业证明,不是所有品牌跨界造车都能够成功,产品没有自己的护城河,消费者不看好新品牌," 家电大王 " 来了也不管用。
不同于这两家,苏峻的团队选择了与奇瑞汽车实现了 " 共创模式 ",以团队融入的形式跨界造车,有老牌车企背书,独特的设计也打开了传统车企的思路,iCAR V23 无疑是一款 " 年轻人收割机 ",有了 iCAR 03 开局,V23 应该也不会差。
因为在这个时代,除了华为、小米这样的顶流跨界品牌,消费者普遍愿意相信有造车背书的车企,汽车是大件消费商品,我们买的不仅是性价比产品,更是未来几年的售后服务,没有人会把这么多钱投给一家没听过的品牌,或许苏峻在跨界造车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吧。
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北京车展)将于 4 月 25 日 -5 月 4 日隆重举行,本届车展以 " 新时代 新汽车 " 为主题,是 " 汽车从电动化走向智能化 " 的风向标。
届时,包括比亚迪、小米、AITO 问界、小鹏、蔚来、理想、极氪、极越、长安深蓝等头部品牌将悉数登场,除新车型 " 大比武 " 外,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进、智能座舱的演化和 AI 大模型与汽车的结合,都将是重要看点。雷科技旗下 " 关注电动车,更懂智能化 " 的账号电车通将派出报道团前往北京现场,进行一线专业报道,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