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概念股迎来狂飙时刻,浙江世宝疯涨36%!汽车产业后市向好?,欢迎阅读。
7 月 11 日,港股市场的汽车板块迎来普涨,其中蔚来-SW(09866.HK)跳空大涨 11.8%,小鹏汽车 -W(09868.HK)、理想汽车 -W(02015.HK)、比亚迪股份(01211.HK)也都录得上涨。
而相较于汽车板块,其实汽车零件板块的表现更加抢眼。其中,近期的 " 妖股 " 浙江世宝(01057.HK)再度飙涨 36.36%,耐世特(01316.HK)大涨 17.65%,新晨动力(01148.HK)、元征科技(02488.HK)也都涨超 10%。
与此同时,A股市场的汽车产业链概念股也有不少录得大涨,其中浙江世宝(002703.SZ)、文灿股份(603348.SH)、众泰汽车(000980.SZ)等多只个股录得涨停。
总的来看,汽车相关板块的资金很活跃,情绪面比较火爆。
汽车产销、出口数据向好
从消息面来看,7 月 11 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了 6 月份汽车工业产销情况。数据显示,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56.1万辆和 262.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 9.8%和 10.1%,同比分别增长 2.5%和 4.8%。
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324.8万辆和 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3%和 9.8%,由于去年 6 月受燃油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拉动产销呈现高增长,1-6 月累计产销增速较 1-5 月回落 1.8 和 1.3 个百分点。一季度,整体车市处于负增长状态;4月份以来,在同期低基数影响及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汽车市场持续好转,产销量延续增长态势,上半年累计实现较高增长。
在近年最 " 红 " 的新能源汽车方面,这一品类6月份实现产销 78.4万辆和 8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2.8%和 35.2%,市场占有率达到 30.7%。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首创历史新高。
出口方面,6月份,汽车企业出口 38.2万辆,环比下降 1.7%,同比增长 53.2%。1-6 月,汽车企业出口 214 万辆,同比增长 75.7%。
而在 7 月 10 日,乘联会亦发布了 6 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约为 189.4万辆,同比下降 2.6%,但环比增长 8.7%。
2023年 1-6月,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约为 952.4万辆,同比增长 2.7%。乘联会指出,今年1-6月零售持续环比增长,这是本世纪以来从未出现过的逐月环比增长的走势。
在出口方面,今年总体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年末强势增长特征。乘联会统计口径下的 6 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 CKD)29 万辆,同比增长 56%,环比下降 4%。1-6月乘用车出口 168万辆,同比增长 92%。6 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 28%。
乘联会统计口径下,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 76.1万辆,同比增长 33.4%,环比增长 12.1%。今年 1-6月累计批发 354.4万辆,同比增长 43.7%。6 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 66.5 万辆,同比增长 25.2%,环比增长 14.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 308.6 万辆,同比增长 37.3%。
总的来看,中汽协、乘联会披露的多项数据都表现不错。
汽车产业前景如何看待?
中汽协还表示,展望下半年,宏观经济的温和回暖逐渐向汽车市场传导,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的良好表现有效拉动了市场增长,且伴随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汽车市场消费潜力将被进一步释放,有助于推动行业全年实现稳定增长。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一些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消费需求依然不足,行业运行仍面临较大压力,企业经营仍有诸多挑战,需要保持政策的稳定与可预期,助力行业平稳运行。
中汽协的展望相对谨慎,而一些机构也于近期表达了对汽车产业的后续看法。
国信证券表示,行业从成长期走向成熟期,长期向上。国内汽车行业长期平缓向上,短期受政策和库存周期扰动。产业周期维度方面,汽车行业总量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增速放缓但长期保有量、销量仍有空间。
国元证券发布研报称,汽车产业兼具消费、周期、成长特性,且产业链长,关联产业多,同时处于电动智能推动经历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的高效创新期,整体呈现创新平台特征,在材料、工艺、产品技术、市场、组织架构方面全面创新变革,与新能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多个领網域的前沿科技创新密切相关。消费端供需匹配影响短期平衡,周期上库存、产能带动中期起落,但从长期看成长性是趋势性主题,且由于行业具有平台性、高关联性特征,结构性机会较多。站在 2023 年年中时间点,我们认为应当结合市场特征把握下半年新能车上行机会与AI(自动驾驶、认知大模型、具身智能)持续催化下领先车企的带动作用,以及出口领先企业的强势竞争力。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指出,我国乘用车市场的新能源替代趋势基本明确,渗透率已进入加速上升阶段。相比于乘用车市场,商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仍处低位,新能源商用车的应用对减少碳排放、降低商用车运营成本、缓解司机工作压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受到政府与企业的高度重视,预计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仍具备较大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