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离开“吉利系”一年,易寒回归smart,全面负责中国区销售等业务,欢迎阅读。
1 月 9 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 smart 官方获悉,易寒已回归 smart,正式出任 smart 中国区 CEO 一职,全面负责 smart 在中国的销售和市场营销工作,并向 smart 品牌全球公司销售、市场及售后副总裁张明霞汇报。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易寒)是因为家庭原因回到杭州的。回归 smart 后,他主要负责中国的业务。之前易寒从 smart 离开时就是目前这个职位,他离职后这一职位由张明霞兼任。"smart 品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公开信息显示,易寒曾在吉利体系内深耕多年,先后担任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兼品牌与市场总监、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等职务。
负责吉利汽车相关业务期间,易寒曾帮助吉利从多品牌回归单一品牌,被认为是吉利年销量由 40 多万辆攀升至百万辆的重要推动者之一;2016 年,易寒被调入沃尔沃汽车,负责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的落地以及产品的推广工作;之后,易寒又负责刚刚诞生的领克品牌。在其带领下,领克在两年内完成了品牌发布到推出 01、02、03、01 PHEV 车型,以及 "Co 客大会 " 等一系列工作;2019 年,易寒代表吉利方负责 smart 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整体营销业务;2022 年 7 月,吉利推出全新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雷达,易寒以雷达汽车首席业务增长官的身份亮相品牌发布会;直至 2023 年年初,易寒从 " 吉利系 " 离职并加入小鹏汽车,成为小鹏汽车第一个传统汽车行业出身的营销副总裁。
离开 " 吉利系 " 一年后,易寒回归 smart,背后则是 smart 品牌欲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发力。自诞生之初,smart 就坚持 " 中欧双核,全球布局 " 的战略,以中国和欧洲市场为主,其他海外市场为辅。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资料图)
当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车市场。中汽协方面预测,2023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 900 万辆,同比增长 35%。这意味着,对于任何一家汽车品牌来说,只有将中国市场的销量做扎实,才有辐射全球的底气。
官方数据显示,2023 年,smart 全球累计交付近 7 万辆,业务覆盖中国、欧洲、中东、东南亚、南亚等 22 个国家及地区。具体来看,smart 精灵 #1 已在欧洲十国上市并交付,在去年 11 月收获近 4000 辆的订单;在东南亚,smart 深化与宝腾集团的战略合作,更新东南亚战略地位,探讨在海外构建生产能力可能性;在中东和南亚,smart 已在多地择定合作伙伴,进一步推动产品上市落地。
反观在中国市场,smart 于 2023 年累计交付超 4 万辆新车,平均月销量为 3000 辆。这样的成绩,对 smart 这个由吉利和奔驰双重加持的品牌来说,并不十分出彩。作为参考,造车新势力中的理想汽车,2023 年累计交付 37.6 万辆汽车;蔚来累计交付约 16 万辆新车;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约为 14.16 万辆;零跑、哪吒和极氪等品牌,2023 年的销量也都超过了 10 万辆。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着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的易寒,重掌 smart 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显得格外重要。但在 " 内卷 " 加剧的竞争下,他所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2022 年是 smart 品牌全面焕新,2023 年是品牌全速运营,2024 年则是 smart ‘全網域跃迁’,方向包括品牌、产品、服务、研发五个核心领網域。与之前的五年相比,企业要上到一个新台阶。今年,smart 的新产品会进入品牌从没进入过的更大细分市场。" 上述 smart 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规划,2022~2025 年,smart 每年会带来一款全新产品,并进入全新细分市场。随着 smart 精灵 #1 和 smart 精灵 #3 的上市,smart 还将在未来两年发布两款全新车型。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桐桐 摄
在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领網域,smart 首次对外发布了智能驾驶战略,smart Pilot Assist 2.0 在去年 10 月上线,而 smart Pilot Assist 3.0 将在 2024 年底前上线。此外,smart 方面还宣布,将成为全球首个搭载 AMD V2000 芯片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在自营充电补能网络方面,smart 正同步铺开目的地充电、商超直流快充和跨城 800V 直流超快充三种业态。目前,smart 自建充电站试点项目已陆续上线,首座商超快充已落地重庆,首座目的地充电站在崇礼启用,首座 800V 超快充站点已落地上海投用。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