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何瑶:我们围光而坐,我们向光而行,欢迎阅读。
选手风采
# 首届 " 点灯人杯 " 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
何瑶
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校天北校区语文教师
首届 " 点灯人杯 " 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
二等奖得主
在站稳语文课堂、带领学生阅读的道路上
一直努力实践
>▲ 大赛全景回顾
▲
2023 儿童母语教育论坛暨首届 " 点灯人杯 " 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总决赛高清回看视频
2023 年 11 月 23 日,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校教育集团一行八人来到南京,参加首届 " 点灯人杯 " 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总决赛。
论坛议程满满当当,舞台中央,点灯人来来往往,只有一盏红台灯,始终不变照亮讲台一隅。我坐在台下,目光始终被这光亮吸引,恍惚间,似乎回到了两年半前,记忆中也有一盏红色台灯,灯光下坐着缓缓讲述故事的梅子涵老师。
跨越时空,两盏红台灯完美重合在一起,共同点亮了我心底属于儿童文学的角落。
遇见一位红台灯下的人
2021 年 5 月,我来到人北小学天北校区开启跟岗实习。说来也幸运,来到学校后第一个六一儿童节,我们就迎来了梅子涵老师。
梅子涵教授与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教育集团刘艳书记
在天北校园相遇,我至今清晰地记得梅老师与我的对话。
" 姑娘,你学的什么专业?"
" 梅老师,我本科学习的是汉语言文学,研究生学习的是课程与教学论。"
" 喔……文学系。你们大学课程設定中,有儿童文学吗?"
听到这个问题,我在大腦中快速检索,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面对梅老师炽热的目光,我终于心虚地说:" 没有。"
" 要多读读儿童文学…… " 梅老师留下了这样一句话。
我想,梅老师一定不记得这次对话了,然而那个即将踏上三尺讲台的我,却因此细细思索了很久。儿童文学?彼时我对这一领網域的了解接近空白。何为儿童文学?与我学习的文学有何不同?了解儿童文学是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的必要条件吗?
带着这些困惑,我走进了学校的云朵童书馆,聆听了梅老师的绘本课堂。这便是记忆中那盏红台灯——在这盏红台灯下,梅老师讲起了《田鼠阿佛》,讲起了《红气球》;在这盏红台灯下,我第一次发现,原来那些我曾经在书店 " 不屑一顾 " 的图画书,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治愈人心的力量;也是在这盏红台灯下,在梅老师语气平常的讲述中,我隐隐约约感知到了儿童文学捕获人心的魅力所在:把深深的话浅浅地说给孩子听,让他们甘愿听、乐意听,并且听清楚、听明白。
后来,我发现被图画书浸润着的孩子们是最天然的哲学家。读《风中的树叶》时,循环往复的生命哲学被一年级的孩子轻易破解。读《我爸爸》后,一个孩子有些难为情地说出不想长大的秘密,长大是很好,但爸爸妈妈也会变老。最深的道理,用最稚嫩的声音浅浅地说,这是儿童文学带给孩子们的礼物,也是梅老师留给我的 " 秘籍 "。
邂逅一所被灯点亮的学校
我以为在入职阶段遇到梅老师已经足够幸运了,没想到,更幸运的是我来到了一所被灯点亮的学校。
起初,我只是频繁听到 " 全阅读 " 这个词,后来我才知道,人北小学从 2008 年就开始推动儿童阅读,更在 2012 年提出了 " 全阅读 " 理念,经过 15 年探索," 全阅读 " 已经成为了学校的品牌和文化。
而我所在的天北校区于 2020 年秋季正式开校,作为人北小学的新建校区,天北传承着集团校在 " 全阅读 " 上的探索,致力于建设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未来特色的书香校园。书香,这确实也是我对人北天北的初印象,云朵童书馆、天空阅览室,还有无处不在的泛在阅读空间,我心中暗喜,这里似乎真的应了博尔赫斯的那句 " 如果世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 "。
▲ 成都市人北小学天北校区云朵童书馆
▲ 成都市人北小学天北校区天空阅览室
除了充盈书香的校园环境,全阅读课程下的各类学校活动也在不停地滋养着我,班级图书角、年级飞书旅行、学校 " 摘星少年 " 阅读月," 全阅读 " 不仅让阅读照亮了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也照亮了我这个 " 小白老师 " 的成长之路。
在刘艳校长的领导下,李兰校长、沈兰老师、周阳漾老师……一大批人北老师不约而同地捧起了儿童文学的灯,在这样一所洒满光芒的学校里,我必然会被照亮。
于是,短短两年半的职业生涯,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两次去到南京参与亲近母语儿童阅读论坛,参与了暑期成都教师研习营和线上儿童阅读师资能力认证。追光的我,以仰望的姿态不断学习着。
仰望光的人必然也会向光靠近
慢慢的,我发现自己变得不同了,我不再是当时那个谈到儿童文学一头雾水的自己,也不再是那个懂得许多道理但却不知如何开口向 " 人类幼崽 " 解释的自己。我开始模仿着梅老师、模仿着许许多多人北老师,讲故事、聊文学,我开始有能力把深深的道理,浅浅地说给孩子们听。
今年八月,暑期成都教师研习营在人北天北举行,我班上的孩子拿起《日有所诵》走上孔晓艳老师的课堂,我也作为学校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了培训,那时的我,只觉得光亮来到了身旁。
研习间隙,我与徐冬梅老师在走廊偶遇,徐老师亲切地说 :" 你们学校的年轻老师,眼里有光,这很好。" 我内心 " 汹涌澎湃 ",嘴上却僵住了,如今我很想重新回答一次 :" 或许我们眼中的光,来自闪闪发光的文学、来自熠熠生辉的你们。"
仰望光的人必然也想向光靠近。我不断打破舒适圈,从图画书阅读、到整本书阅读、到主题阅读,每一种课型我都想试试。于是,在看到儿童阅读教师素养大赛的推文时,我选择了以前从未尝试过的主题阅读。后来我才知道,选择这一组别的人数是最少的,我在心中偷偷想,从 286 到 60 再到 12,这一路的 " 过关斩将 ",或许是在赐予我 " 勇敢者 " 的奖励吧。
十一月,在总决赛现场做了课例分享的我,一下台就迎来了满脸笑意的徐世赟老师。" 是叫何瑶是吧?你的课很板正,你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一定要坚持下去,那就是你在课上特别愿意倾听学生。" 当时的我已经藏不住 " 窃喜 " 了,因为这堂参赛的课例,实在从徐老师的《主题阅读的教与学》中汲取了太多营养。
遇见这些熠熠生辉的人,真好。想到这儿,我再一次翻出了南京论坛现场的照片。台上,红台灯依旧明媚、依旧温暖,台下,偌大的阶梯教室坐满了奋笔疾书的人。
我们围光而坐,我们向光而行。
是啊,仰望光的人必然会向光靠近,热爱文学的人一定会成为文学的一部分,而心系孩子的大人,终究会蹲下身来,与孩子一起看世界。
关于世界的真理有很多,懂得它们的大人也不少,以前的大人总对孩子说 " 长大你就懂了 ",现在儿童文学正在打破这种 " 专制 ",它把真、善、美灵动地带到孩子面前。前路还长,如若有幸,我愿始终与文学相伴,与母语同行,这世界的真、人性的善与文学的美,我也想拾起一片,带到孩子面前。【END】
点亮小星标 ★ 精彩不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