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苹果造车再推2年,只敢承诺L2交付,欢迎阅读。
发布即落后
苹果造车,是真的难产。
从美国媒体最新披露的消息来看,Apple Car的计划又发生了重大变化:
发布时间从原定的 2026 年,推迟到2028 年。
自动驾驶水平从先前的 L4,直接降到了L2起步。
要知道,自从 2014 年苹果代号为 Project Titan 项目曝光以来,与 Apple Car 相关的猜测就层出不穷。
据流传出来的消息,苹果起初对智能车的设想不仅外貌炫酷,自动驾驶水平更是剑指 L5。
然而在经历了近 10 年时间之后,现在 Apple Car 被曝出来的目标不增反降。
换言之,即使到了 2028 年苹果真的把车造出来,也会是 " 发布即落后 " 的尴尬局面。
即便如此,苹果内部却认为现在是 Apple Car 最为关键的时刻:
要么以低标准造出来,要么直接不玩。
对此,有人评价造车这事,即使是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也像初创公司一样步履维艰。
那么苹果的车,为什么如此难产?
01 苹果造车的内忧外患
苹果对于造车的兴趣,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代苹果手机问世之前。
在 2008 年特斯拉推出了 Roadster 之际,乔布斯就曾考虑过要不要造电动汽车,但当时 "iPhone 时刻 " 正值发酵之际,因此公司的重心还是放在了手机上。
但后来随着 iPhone 的成功,营收有富余的苹果也将研发转向其它方向,再次探索与汽车相关项目的可能性。
正如上文所述,2014 年,代号为 Project Titan 的项目被曝光;据美国媒体的消息,当时已有数百人参与这个项目,要打造一个小型货车式电动汽车。
但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苹果造车就开始上演了高管轮番接力的名场面。
Project Titan 初期由苹果产品设计副总裁 Steve Zadesky 带队,当时在库克的批准下,还扩招了 1000 多名员工。
在技术发展层面上,Apple Car 倒是探索了不少,例如静音电动门、没有方向盘或油门踏板的汽车内饰、增强现实显示器、改进的激光雷达传感器等等。
不过对于 " 到底要怎么造 " 这个根儿上的问题,连高管们都没能达成一致意见:有人觉得 Apple Car 应该是自动驾驶,另一部分却认为应该是半自动驾驶。
时间到了 2016 年,由于内部矛盾持续在更新,Steve Zadesky 便决定退出苹果的造车项目。
Apple Car 的接力棒,在同年 7 月份交到了苹果已退休前高管 Bob Mansfield 手中。
在他 " 重启 " 项目之后,起码在战略上的目标变得清晰了一些,即 Apple Car 是自动驾驶的。
不过团队的工作重点也由此发生了改变——从最初的完整造车,调整为开发自动驾驶技术。而之所以如此,据说是因为完整造车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所致。
尽管如此,在 2018 年,苹果要造整车的传言又开始出现,例如当时著名分析师郭明琪就表示:
虽然有传言称苹果已经停止研发自动驾驶汽车,而是专注于軟體,但苹果正在研发一款将于 2023 年至 2025 年推出的 Apple Car 。
但到了 2019 年,又一波 " 内忧 " 开始上演—— Titan 团队 200 多名员工被解雇。
而在次年,Bob Mansfield 也正式退出了苹果造车的舞台;接力棒交到了 John Giannandrea 手中。
这一棒的维持时间也并不长,仅一年时间又换到了苹果手表和健康应用程式负责人 Kevin Lynch 手中。在此期间,还有包括像 Doug Field 等人也纷纷离职。
2022 年 3 月,郭明琪又发表言论称:
苹果 Apple Car 团队已经解散了一段时间。若想在 2025 年量产 Apple Car,需要在 3 到 6 个月内进行团队重组。
而在同年年底,造车团队又被曝出高管对技术路线的质疑:现有技术下要打造一个没有方向盘、脚踏板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是不可行的。
由此,也传出 Apple Car 推迟了发布时间到 2026 年,并降低技术要求到 L4。
不难看出,技术路线不定、高管的频繁变动,或许苹果造车难产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造车向来是一项猛猛砸钱的事情,苹果每年数十亿美元都在投向 Titan 项目。
然而从目前造车团队所交出的 " 作业 " 来看,似乎就只有 Car Play ……
因此,在这次 " 再推迟两年 " 被曝光的同时,也有消息称苹果的董事会在造车项目上给库克在内的高管们施压。
在 " 内忧 " 之余," 外患 " 也定然是给 Apple Car 带来不少的压力。
毕竟除了特斯拉,像华为、小米等国内一众厂商都已经在智能车领網域大展拳脚。
那么对于 Apple Car 最终的归宿,是低预期产出,还是直接 " 毙 " 掉,答案只能交给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