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月入过万,职业“飞手”真这么香?,欢迎阅读。
这条 " 黄金赛道 " 里,普通人有哪些机遇?
凌晨 3 点,新疆棉田里,26 岁的张强戴着夜视仪操控无人机撒药,手机到账提示音响起:今日收入 800 元——这是他去年花 1 万元考下无人机执照后,从月薪 4000 的拖拉机手变成了 " 空中白领 "。
而在深圳 CBD,某科技公司正为一条招聘信息犯愁:"eVTOL 动力工程师,年薪 80 万,要求会造飞机还要懂新能源 " ——半年收到 200 份简历,最终招到了一个博士。
一边是农业飞手、物流调度员,另一边是飞行器工程师、空網域算法专家 …… 这是万亿级 " 低空经济 " 的狂飙缩影——当政策、资本与技术合力撕开 " 天空红利 ",有人说,你的未来可能不在低头可见的办公桌,而在抬头仰望的 300 米。
低空经济是什么?
低空经济的概念最早是 2010 年一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提出来的,但直到 2023 年才迎来轉捩點。
那一年,低空经济被正式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年,也就是在去年,低空经济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标志着它正式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显然,它已不再仅仅只停留在概念上了。
低空经济指的是以 3000 米以下空網域内各类航空器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基础设施建设、飞行保障服务及衍生业态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 低空经济 " 的概念很大,它既包括上游的硬體制造、軟體开发,中游的运营服务、基础设施,也涉及下游的应用场景,可以说包罗万象。
据艾媒咨询最新预测显示,低空经济正以每年 25% 的增速狂飙:2025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5615 亿,2035 年更将达 3.5 万亿——相当于把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复刻到云端。
目前来看,低空经济有三个核心领網域是目前最热的:无人机、载人飞行器和空中基建。
无人机是最为大众所熟悉的领網域。很长时间以来,大众对无人机的认知都是 " 儿童玩具 ",但实际上在专业人士手中它早已成为生产力工具。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河南暴雨灾害时,也有无人机从贵州起飞,穿越了三个省份和一个直辖市,抵达了任务目标郑州上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 5 个小时的稳定信号。
载人飞行器对大多数人就陌生一些了。
以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代表,有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打出了 " 陆地航母 " 的招牌,称其研发制造的飞行汽车 2026 年将会量产。而深圳至珠海已开通首条跨城 " 空中出租车 " 航线,单程仅需 20 分钟。
空中基建不难想象。
上海利用无人机疏导交通,成效显著,处置效率提升 45%。深圳则规划至 2026 年建设 1200 个无人机起降点,旨在让无人机像公車站一样普及。一座看不见的空中之城,正在天幕之下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未来城市生活方式可能因此即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与此同时,低空旅游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以黄山景区为例,直升机观光项目异常火爆,500 元 / 人的票价非但没有吓退游客,反而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排队打卡。据统计,2023 年的飞行量实现了 45% 的显著增长。
这条 " 黄金赛道 " 里,普通人有哪些机遇?
每年五月,新疆阿克苏市那 105.68 万亩棉花田步入关键田管季。
过去,棉农全家老小齐上阵,弯腰施肥、背负沉重喷雾器打药,耗时费力,大片棉田管理需数天甚至数周。
如今,几架无人机在棉田上空大显身手,装药、起飞流畅衔接,匀速盘旋间,细密药液呈雾状均匀洒下,短短 1 个多小时,便高效完成 300 余亩棉田的农药喷洒任务。
在温州,一场浪漫至极的 " 空中求婚 " 令人瞩目。300 台无人机在夜空中闪烁,变幻出爱心、丘比特箭、巨型 " 珠宝钻戒 " 等迷人图案,无人机求婚策划已然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潮流。
从农业植保的高效作业,到浪漫求婚的惊喜呈现,再到物流配送、影视拍摄等领網域,这些新兴的经济产业背后,都藏着一个规模庞大且前景广阔的就业方向——无人机飞手。
考证热,是这个新职业方向的最显著特点。
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操控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需取得 CAAC 无人机执照,持证成为飞手从业的必要条件。
据中国民航局的数据,2024 年上半年,新注册无人机接近 60.8 万架,较 2023 年底增长了 48%,但只有大约 22.5 万人拥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占比 37%。想要飞到天上去淘金,必须先把证拿到。
有媒体报道,无人机飞手经过 1 个月左右的培训,花费 1 万元考取相关证件后,便能找低空物流调度员、空網域管理专员、低空导游等职业,在一些幸运儿身上,甚至可以转行即收入过万。
除了飞手以外,技术岗的高薪火热也不容忽视。
猎聘《低空经济领網域人才供需数据洞察》显示,航空 / 航天设备(14.34%)、智能制造(12.96%)、信息技术(7.59%)位列人才需求前三,呈现出鲜明的技术驱动型特征。
而在活跃求职者中,25 — 35 岁占比超 65%,本科以上学历占 72%,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备受青睐。
今年 1 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2024 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状况报告(四季度)》(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随着北京低空经济产业相关人才需求增加,相关专业技术岗位成高薪热招岗位,其中飞行器自动控制算法工程师月平均薪酬中位值达 29435 元。
当然,低空经济催生出的新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比如部分岗位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像新疆棉田飞手要面对偏远地区与恶劣气候,95 后年轻人们宁愿在深圳送外卖—— " 至少能点咖啡续命 "。
而无人机调度员常值大夜班,有人调侃称:" 这份工作教会我,黑眼圈是程式员的专利,但尊严属于能熬大夜的人。"
此外,打工人最在乎的就是钱。
实际上,在工作初期,基础的飞手非常难一下子就月薪过万。
有媒体统计后发现,薪资分布最集中的区间是 7001 元 -8001 元和 5001 元 -6001,100 个岗位中只有 5 个岗位能达到 1 万元左右,与网传的 " 轻松过万 " 还是有差距的。
最后,这个时代之下,AI 和大模型日新月异,任何行业都不敢说只靠一个证就能上岗,要的都是复合型人才。
以空網域管理员和低空导游举例,前者要求熟读航空法规,又要会写推广方案,知道怎么协调无人机避开广场舞的领空,需要一定的资源调度能力。而后者在这些基础上,还要求懂文旅、会运营。
但以上说的这些挑战并不能掩盖低空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
北上广深汇聚着研发 " 空中特斯拉 " 的技术人才,成渝和长三角的低空旅游、物流配送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边疆地区的农业植保等领網域也急需专业人才。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低空经济必将为众多求职者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新引擎。
结语
低空经济并不是浪漫的空中舞会,而是一次需要精确配重的现实飞行。
对于普通人,找准 " 性价比 " 支点至关重要;对企业,与职校共建实训基地、培养 " 无人机外卖骑手 ",或许是破解 " 有岗无人 " 的密钥。
当螺旋桨的轰鸣划破夜空,新的职场新赛道也正在云端悄然铺就。唯一的问题是:你准备好进入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猎聘 "(ID:liepinwang),作者:子午,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