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滑板底盘平台来临,哪吒汽车发布浩智技术品牌2.0,欢迎阅读。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News
作者:思为
今日,哪吒汽车在科技日上发布了全新的「浩智技术品牌 2.0」。
发布会上,哪吒汽车一口气亮相了五大技术和产品,包括:浩智超算、浩智滑板底盘、浩智电驱、浩智增程、浩智热控。
这些技术与产品涵盖纯电和增程路线,涉及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以及三电领網域等全部技术。
在这场发布会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哪吒对于技术的投入与信心。
五大技术齐发
对于哪吒而言,这是一场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发布会,「直白」两个词或许能直接概括这一场发布会。
在经过一轮简单的与会人员介绍后,不管是哪吒汽车 CTO 戴大力,还是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王野等在内的共五名哪吒汽车技术领导团队,都直奔主题,直截了当地介绍起了自家产品。
首先登场的戴大力就给浩智技术品牌 1.0 和 2.0 两个版本定了基调。他表示,浩智技术品牌 1.0 版本「标志着哪吒汽车全面建立行业技术优势」,2.0 版本则着重布局全产业链,用技术「创造颠覆性体验」。
去年 11 月,哪吒汽车发布全球技术品牌「浩智」。浩智技术 1.0 的成果,是 800V SiC 电驱系统、三合一增程器、智能汽车中央超算,落地在哪吒 S、哪吒 GT 等车型之上。
进入浩智 2.0 时代,其各项技术都得到了进步。其中,亮点之一是浩智滑板底盘平台。
该平台采用 CTC 电池系统,零百加速 3.5s,百公里电耗 11kWh,CLTC 续航里程范围为 500-1000km,充电 15 分钟续航 500km,支持 400V 与 800V 双平台。
然而,浩智滑板底盘平台的优势不止是性能,更多的是在于它「滑板底盘」的身份。
哪吒汽车智能研究院副院长王野表示,浩智滑板底盘平台实现了上下车体的解耦。
滑板底盘的核心理念就是将车辆的底盘和车身分层设计,实现上下层分体式开发,这就意味着上下车体是独立的,将底盘内的三电模块、制动模块等进行模块化布置。
这就给了整车设计较大的自由空间,车身的外观、内饰、尺寸等,可以根据主机厂的不同需求,进行灵活的变动。
这也是哪吒在介绍浩智滑板底盘平台的适用车型时,将轿车、SUV、MPV、皮卡等车型都涵盖其中的重要原因。
既然要做滑板底盘,那就必然离不开一体化压铸技术。哪吒通过一体化压铸 + 能量舱技术,将车型空间增大 14%,让下车身减重 16%,研发周期缩减 30%,提高了整车的生产效率。
搭载浩智滑板底盘的车型,适配 XPC 超算平台,具备 1000 TOPS 算力的 AI 处理器、前舱及左右三个区網域控制器,拥有 L4 和 L5 级的智驾能力。
在浩智技术 2.0 的背景下,浩智超算平台也进行了更新,由原本的智驾網域单元和智能控制单元两块板卡组成,变为「中央 + 区網域」架构。通过将三个区網域控制器的数据收集起来,统一汇总到中央处理器上进行处理。
在这一技术之下,车辆在实现智能辅助驾驶的同时,也给予了用户较大的用车自由度。
王野介绍称,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用车情况自定义和设计自己专属的车辆功能,如在冬季模式下,用户可以灵活调整自己在空调温度、风量、座椅,甚至氛围灯等细节功能,而这些功能的调整以往掌控在车企手中。
针对 400V 和 800V 两种规格下的电驱系统, 哪吒汽车将在今年 10 月量产 180kW(400V) / 200kW(800V SiC) 的电驱,这两款新的电驱系统均为三合一系统,NVH 性能得到提升,可以给电池提供每分钟 4 ℃ 的加热效率,保证低温环境下的补能。
此外,哪吒还通过热泵空调技术提升浩智技术的热控能力,其增程技术在智能发电策略、NVH 性能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若浩智滑板底盘的动力性能、智驾能力、补能速度等真能够如哪吒汽车所言那么亮眼,浩智滑板底盘的前景或许要比我们想的要远得多。
是信心也是野心?
在会上,哪吒汽车宣布,这些技术将向全行业开放,并透露称,一直有海外车企与其进行交流。
随着大众入股小鹏、智己与奥迪签署备忘录深化合作,零跑频频被传出要被外资车企购入平台或入股,蔚来与奔驰合作的消息也时有传出……
中国车企已经开始步入走出的阶段,观察以上车企,都有其优势领網域能够与外资车企展开合作。
哪吒汽车此次发布的浩智滑板底盘平台,将上下车体解耦,使得车企在底盘外的部分有更大的自由度。或许哪吒汽车也想通过某一技术优势,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哪吒汽车 CEO 张勇也将今天发布的五大技术称为「核心技术」,且把浩智滑板底盘平台所包含的 CTC 技术单独列出——这是实现滑板底盘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并称「六大技术」,彰显了这些技术对于哪吒汽车的重要性。
此外,可能是借着浩智技术品牌 2.0 发布,张勇还在微博上预告了「无眉版」哪吒 GT 将在今年 10 月份上市并交付,有望推升哪吒 GT 的销量。
车企们频频「放大招」,哪吒汽车的浩智技术品牌 2.0,能为它带来更广阔的赛道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