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滑板底盤平台來臨,哪吒汽車發布浩智技術品牌2.0,歡迎閱讀。
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News
作者:思為
今日,哪吒汽車在科技日上發布了全新的「浩智技術品牌 2.0」。
發布會上,哪吒汽車一口氣亮相了五大技術和產品,包括:浩智超算、浩智滑板底盤、浩智電驅、浩智增程、浩智熱控。
這些技術與產品涵蓋純電和增程路線,涉及智能座艙、智能駕駛以及三電領網域等全部技術。
在這場發布會上,我們能夠感受到哪吒對于技術的投入與信心。
五大技術齊發
對于哪吒而言,這是一場起到承前啟後作用的發布會,「直白」兩個詞或許能直接概括這一場發布會。
在經過一輪簡單的與會人員介紹後,不管是哪吒汽車 CTO 戴大力,還是智能研究院副院長王野等在内的共五名哪吒汽車技術領導團隊,都直奔主題,直截了當地介紹起了自家產品。
首先登場的戴大力就給浩智技術品牌 1.0 和 2.0 兩個版本定了基調。他表示,浩智技術品牌 1.0 版本「标志着哪吒汽車全面建立行業技術優勢」,2.0 版本則着重布局全產業鏈,用技術「創造颠覆性體驗」。
去年 11 月,哪吒汽車發布全球技術品牌「浩智」。浩智技術 1.0 的成果,是 800V SiC 電驅系統、三合一增程器、智能汽車中央超算,落地在哪吒 S、哪吒 GT 等車型之上。
進入浩智 2.0 時代,其各項技術都得到了進步。其中,亮點之一是浩智滑板底盤平台。
該平台采用 CTC 電池系統,零百加速 3.5s,百公裡電耗 11kWh,CLTC 續航裡程範圍為 500-1000km,充電 15 分鍾續航 500km,支持 400V 與 800V 雙平台。
然而,浩智滑板底盤平台的優勢不止是性能,更多的是在于它「滑板底盤」的身份。
哪吒汽車智能研究院副院長王野表示,浩智滑板底盤平台實現了上下車體的解耦。
滑板底盤的核心理念就是将車輛的底盤和車身分層設計,實現上下層分體式開發,這就意味着上下車體是獨立的,将底盤内的三電模塊、制動模塊等進行模塊化布置。
這就給了整車設計較大的自由空間,車身的外觀、内飾、尺寸等,可以根據主機廠的不同需求,進行靈活的變動。
這也是哪吒在介紹浩智滑板底盤平台的适用車型時,将轎車、SUV、MPV、皮卡等車型都涵蓋其中的重要原因。
既然要做滑板底盤,那就必然離不開一體化壓鑄技術。哪吒通過一體化壓鑄 + 能量艙技術,将車型空間增大 14%,讓下車身減重 16%,研發周期縮減 30%,提高了整車的生產效率。
搭載浩智滑板底盤的車型,适配 XPC 超算平台,具備 1000 TOPS 算力的 AI 處理器、前艙及左右三個區網域控制器,擁有 L4 和 L5 級的智駕能力。
在浩智技術 2.0 的背景下,浩智超算平台也進行了更新,由原本的智駕網域單元和智能控制單元兩塊板卡組成,變為「中央 + 區網域」架構。通過将三個區網域控制器的數據收集起來,統一匯總到中央處理器上進行處理。
在這一技術之下,車輛在實現智能輔助駕駛的同時,也給予了用戶較大的用車自由度。
王野介紹稱,用戶能夠根據自己的用車情況自定義和設計自己專屬的車輛功能,如在冬季模式下,用戶可以靈活調整自己在空調溫度、風量、座椅,甚至氛圍燈等細節功能,而這些功能的調整以往掌控在車企手中。
針對 400V 和 800V 兩種規格下的電驅系統, 哪吒汽車将在今年 10 月量產 180kW(400V) / 200kW(800V SiC) 的電驅,這兩款新的電驅系統均為三合一系統,NVH 性能得到提升,可以給電池提供每分鍾 4 ℃ 的加熱效率,保證低溫環境下的補能。
此外,哪吒還通過熱泵空調技術提升浩智技術的熱控能力,其增程技術在智能發電策略、NVH 性能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若浩智滑板底盤的動力性能、智駕能力、補能速度等真能夠如哪吒汽車所言那麼亮眼,浩智滑板底盤的前景或許要比我們想的要遠得多。
是信心也是野心?
在會上,哪吒汽車宣布,這些技術将向全行業開放,并透露稱,一直有海外車企與其進行交流。
随着大眾入股小鵬、智己與奧迪籤署備忘錄深化合作,零跑頻頻被傳出要被外資車企購入平台或入股,蔚來與奔馳合作的消息也時有傳出……
中國車企已經開始步入走出的階段,觀察以上車企,都有其優勢領網域能夠與外資車企展開合作。
哪吒汽車此次發布的浩智滑板底盤平台,将上下車體解耦,使得車企在底盤外的部分有更大的自由度。或許哪吒汽車也想通過某一技術優勢,獲得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哪吒汽車 CEO 張勇也将今天發布的五大技術稱為「核心技術」,且把浩智滑板底盤平台所包含的 CTC 技術單獨列出——這是實現滑板底盤的重點也是難點所在,并稱「六大技術」,彰顯了這些技術對于哪吒汽車的重要性。
此外,可能是借着浩智技術品牌 2.0 發布,張勇還在微博上預告了「無眉版」哪吒 GT 将在今年 10 月份上市并交付,有望推升哪吒 GT 的銷量。
車企們頻頻「放大招」,哪吒汽車的浩智技術品牌 2.0,能為它帶來更廣闊的賽道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