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社会经验:夏令营较量30年,中日孩子谁赢了?,欢迎阅读。
1992 年,《中国青年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伪纪实文学报道。这篇伪纪实文学报道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当年的 " 中日少年儿童联合探险夏令营 " 活动中的故事。更准确点说,是中日两国的小朋友在夏令营活动中展现出来的 " 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 "。
《夏令营中的较量》一经刊出,很快就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舆论轰动。在那个信息传播速度还比较滞后的年代,能冒出这样一篇现象级的爆款作品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夏令营中的较量》都是当时备受国内一些知名刊物热捧的顶流文章,仅在 1993 年,就有包括但不限于《少年儿童研究》《黄金时代》以及《读者》等著名杂志刊登了这篇伪纪实文学报道。
期间,它也曾多次改头换面,它的标题时而叫做《我们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对手吗?》,时而叫做《夏令营中的较量》。但不管怎么变化,总之文章的核心主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中日两国孩子狭路相逢,日本孩子胜。
《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为那个年代的中国读者,刻画了一个即便是在今天看来,都显得无比高大的日本孩子的形象: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坚韧顽强,永不言败。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又怕担责,又爱抱怨,喊苦喊累,一碰就倒的中国孩子。
在这篇文章中,它的作者,1955 年山东青岛生人孙云晓,还引述了所谓的日方活动参与人员的话称:" 你们中国人这一代孩子,不是我们日本人的对手。"
孙云晓在他的文章里头提到的这句所谓的日方活动参与人员的话,大概是给那个年代许多中国人的腦门上,都烙上了一个红白相间的思想钢印。由《夏令营中的较量》所引发的广泛舆论思潮,也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在中国的学校、家庭,乃至是社会上持续了整整十多年。
因为《夏令营中的较量》在当年的热度实在太高,知之者众,所以后来中国的舆论场上还冒出了许多模仿孙云晓的语气和笔触所写的《伪夏令营中的较量》。为了突出日本孩子的卓尔不凡,这些《伪夏令营中的较量》的作者给他们笔下的日本小朋友设计了很多乍一看惊为天人,但仔细想想又令人感觉毛骨悚然的超人类品质,比如零下十几度大冷天里,日本的小女孩都是穿短裙的,而日本的小男孩则是穿短裤的。知道的知道他们写的这一个个是日本的小孩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描绘的是一座座行走的小型核反应炉呢。
我不知道在看这期节目的同志和朋友,有多少人是读过当年孙云晓的那篇《夏令营中的较量》的原文的,但我相信,只要是读过的人,尤其是 70 末、80 后和 90 后这几代人,大家或多或少,应该都还对那篇文章保留着一些印象。
我自己就是那个时候的过来人,起码对我而言,在当年那场由《夏令营中的较量》所掀起的、波及全中国的集体反思浪潮中,孙云晓在文章里头所写的那些东西,确实是给当时还处在少年时代的我,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的。
毫不夸张地说,《夏令营中的较量》对那时的我来说真的就像是一颗精神原子弹,一颗被一个中国人丢下来砸到我头上的日本制造的精神原子弹。原子弹在爆炸时会产生猛烈的核冲击波,如果人离爆心太近,就有可能会在核爆时被直接原地删号,完了地上就只会留下一道长长的残影。在现实世界里,那道残影便是人被核爆消灭后留下的痕迹,而在我的精神世界里,那道残影就是《夏令营中的较量》留下的心理阴影。
我相信有着类似的经历和感受的人不会只有我一个,只要是把孙云晓那篇伪纪实文学给读进去了的人,我觉得他 / 她的自信心和民族自信多多少少都是会受到一点影响的。
现在,一晃眼 30 年过去了。当我站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上,回望当年孙云晓所写的那篇伪纪实文学,回望他在《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所给出的结论,我的心中不由得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那些看起来很像是真的,便是真的吗?那些听上去很像是对的,便是对的吗?
不,当然不是。结合过去 30 年来,中日两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尤其是综合国力的此消彼长来看,我今天完全可以鼓足底气,明白无误地和《夏令营中的较量》的作者孙云晓说一声:你,还有你在你文章中援引的那些所谓的 " 日本人 " 的观点与判断,它们不仅大错特错,而且荒谬至极。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给出来的统计数据,早在 1993 年,日本的 GDP 就已经跃升到了 4.54 万亿美元的高位。而到了 2022 年,日本的 GDP 却还是在 4.23 万亿美元的关口徘徊。换句话说,在过去 30 年来,日本经济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的,偶尔甚至还会开一开历史的倒车。
而反观我们这边呢?同样是以 IMF 给出的统计数据为准,1993 年中国的 GDP 仅有 6174 亿美元。而到了 2022 年,中国的 GDP 规模则已经扩大到了 18.1 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在过去 30 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足足增长了 29 倍。
仅用了大约一代人的时间,我们的经济不仅成功实现了对日本的反超,而且还创造出了 4 个日本。当年的天涯论坛上还曾有人断言,中国经济永远超不过日本,而就在他说完这番话之后没几年,中国就成功反超了日本,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既然是纪实文学作品,那就应该尊重起码的客观事实。起码的客观事实是什么?无论是 70 末、80 后,还是 90 后,中国人的这几代孩子,不仅成功将同时期的日本竞争对手给揍了个满地找牙,而且还将中国建设成了当今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我现在有机会碰上孙云晓的话,我倒是很想向他请教一下:30 年过去了,当年参加 " 中日少年儿童联合探险夏令营 " 的那群中国和日本的孩子,您觉得到底是谁赢了呢?他们背后所站着的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您又觉得是谁在引领着如今的历史潮流呢?
30 年前,日本的白色家电产业如日中天。而到了今天,在全球家电市场上,日本电器还剩下多少占有率呢?过去 30 年来,已经连续错过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几波产业浪潮的日本,在如今的朝阳产业,比如新能源和人工智能,其布局也已在全球竞争中全面落后。这样的日本,未来真的还能有什么强大的竞争力吗?
对于我在这里提出的这些问题,我相信大家的心里应该都自有判断。至于孙云晓,他兴许未必会认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观点,但我相信他的身体在相关问题上应该是诚实的。毕竟,即便媚日如他,我就不信他到现在用的还是索尼和夏普所生产的、专为日本老年人定制的那一类翻盖功能机。
说起来,其实早在 1994 年,《北京青年报青年周刊》就以第一版整版的篇幅,辟谣了孙云晓那篇流毒甚广的《夏令营中的较量》。《北京青年报》在他们的辟谣报道中明确指出,《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中提到的中日两国孩子的负重和徒步等数据是错的。中国孩子只是因为当时背的书包质量太差,所以才把包放在了马车上。后来经过中国这边带队老师的提醒,得知马车上只能放置公共用品之后,中国孩子其实就已经把包从马车上取下来了。此后,即便是背带断裂了,中国的孩子们也还是一路扛着、抱着,这其实比日本孩子更辛苦。
不仅如此,《北京青年报》在报道中还提到了,在两国孩子抵达目的地之后的喊口号环节中,日本孩子在日本老师的带领下喊的也不是什么 " 天空很蓝,我们以后还要来 ",而是日本孩子高喊 " 日中友好 ",中国孩子则欢呼 " 中日友好 "。
这和孙云晓在《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中写到的情况大相径庭。所以,我才会在本期内容的行文组织过程中多次向大家强调,孙云晓当年写的那篇东西,绝不是什么客观详实的新闻报道,而纯粹就是一篇伪纪实文学罢了。它看着、听着可能挺像那么回事,但是归根结底反映出来的并不是事情的真实面貌,而不过是孙云晓这类人心中的那副扭曲的景象罢了。
然而遗憾的是。《北京青年报》的这篇辟谣报道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反倒是错漏百出、和事实出入巨大的《夏令营中的较量》,它和它的作者,倒是在我们全国范围内火得一塌糊涂,而且还一火就是十几年。
我有一种感觉:后来在我们中国舆论场上广为流传的那些 " 外国神话 ",比如 " 美国霸气小护照 "" 德国良心下水道 ",它们的编造者,还有那些将它们奉为圭臬的人,这帮人即便不是全部,恐怕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夏令营中的较量》的忠实信徒。
和这种诡异现象相比,更加令我感到耐人寻味的是,即便是后来我们的网络发达了,中国民众对于包括《夏令营中的较量》在内的陈年老谣的鉴别力也普遍提高了,但是它的作者,孙云晓,非但没有因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眼力的提高而退出我们舆论舞台,其学术地位和社会身份反倒还变得愈加显赫起来,大有一副登台入室的派头。知道的知道他写的是《夏令营中的较量》,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写的是《论语》或《孟子》呢。
孙云晓现在混成什么样了?看看网络百科是怎么说的: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曾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多么权威的学术地位,多么显赫的社会身份。如此出众的身份和地位,别说是在中国了,就算是换到了日本,我相信孙云晓也一定属于是日本社会里那 1% 的一小撮权贵精英的。30 年过去了,当年参加夏令营的日本孩子没能一直把中国孩子踩在脚下,反倒是孙云晓这个中国成人,通过在舆论场上当众献祭几代中国人的自信心这种方式,慢慢地爬到了同时期大多数日本成人的头上。结合《夏令营中的较量》这篇伪纪实文学的立意来看,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我今天之所以要旧事重提,并不是奔着孙云晓这个人来的,更多地其实还想聊一聊我们中国社会上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那就是事实还有真相相比,不少中国人似乎总是更青睐于那帮所谓的 " 专家 " 或 " 权威 "。而比这更让人感到无奈的是,即便后续事态的发展和这帮 " 专家 "" 权威 " 们的预测判断南辕北辙,如此鲜明的反差和如此巨大的撕裂,似乎也丝毫无损 " 专家 "" 权威 " 们的那一身华丽羽毛。不仅无损,很多时候甚至还大大有利于他们为自己捞取功名利禄。
卑鄙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证,谣言成了造谣者的邀功贴,招摇成了恨国党的军令状,无耻成了伪君子的护身符。
我不觉得这是什么好事,我也不认为这样的现象应该固化成为我们中国社会上的某种传统。
万幸的是,我们的社会终究还是在向前发展的。类似《夏令营中的较量》这类流毒甚广的伪纪实小作文,今后在我们的互联网上或许会变得越来越少。因为随着媒介工具的普及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很多所谓的 " 专家 "" 权威 ",已经逐渐在大众视野中褪去了往日高高在上的神圣光芒。自媒体时代的浪潮,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潮起,对他们来说则是潮落。正是因为他们的潮流退去了,我们才得以无比清楚地看见,原来这帮所谓的 " 专家 "" 权威 ",其实一个个都踩在浅滩上裸泳。
说起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不久前曾经上过热搜的 86 岁清华大学教授王文湛。王文湛之所以能火,是因为他在一个短视频里说,说他活了这么大把年纪,还从来没看到过谁会把鸡和兔子放在一块养的。王文湛遂以此为由,对中国数学教育中堪称经典的 " 鸡兔同笼 " 问题提出了批判,声称这个说法 " 没有现实意义 "。
对此,很多不敢苟同王文湛的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有人直接让事实说话,摆出了鸡兔同笼的实拍照片;有人据理力争,强调鸡兔同笼仍是将学生带入二元一次方程世界的最好路标之一;还有人就事论事,表示数学学习本来就是强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鸡兔同笼问题不过是把抽象概念具象化了而已,纠结所谓的 " 实际意义 " 反而才是毫无意义。非要扯着 " 实际意义 " 不放,那大家在学习物理时一定会碰到的那个 " 零摩擦力的小方块 " 又算什么呢?这要不是三体人的老师,难不成还不配举 " 零摩擦力的小方块 " 这样的例子来教学生数学了吗?
30 年弹指一挥间,从当年孙云晓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已面世十多年还是万众焦点,到如今王文湛的 " 鸡兔同笼没有现实意义 " 之说才露头没多久就已经沦为众矢之的,通过这 30 年来我们的舆论变迁,我能明显地感觉到,时代是在进步的。
从 1840 年到 1949 年,为了解决中国人挨打的问题,我们的祖辈用了整整 109 年。
从 1978 年到 2008 年,为了解决中国人挨饿的问题,我们的父辈用了整整 30 年。
现在是 2023 年,我们这一辈人还得为解决中国人挨骂的问题继续努力。
我不知道我们还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走过这个阶段,但是我相信,我们最后一定能闯过这一关的,而且这一天距离我们,不会太遥远的。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