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电池厂,出手挽救GPU独角兽,欢迎阅读。
背负 29 亿商誉,南孚电池 " 电量 " 够吗?
又一家 A 股上市公司闯入创投圈,第一笔钱让一只独角兽起死回生!
近日,曾被证实陷入危机的重庆 GPU 独角兽象帝先,公布最新一轮数亿元的融资,正式宣告破局重生。在这场拯救独角兽的行动中,上市公司安孚科技,浮现在公众视野中。
安孚科技上一次在聚光灯下,是推进业务转型时,通过一系列资本操作让中国第一大消费类碱锰电池厂商——南孚电池,实现上市梦想。如今,这节南孚电池为芯片企业续上了命。
对于此次跨界投资的安孚科技来说,尽管已经业绩向好,但其仍背负着近 30 亿元的商誉,投资主营业务以外的企业,到底是不是 " 不务正业 "?根据象帝先发布的公告,本轮融资中,象帝先与安孚科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那么,安孚科技与象帝先最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而这笔投资的幕后推手、安孚科技掌舵人、号称并购能手的袁永刚,再次用上市公司做投资平台,背后隐含怎样的战略规划?
电池厂商化身独角兽 " 救星 "
情人节这天,GPU 独角兽象帝先正式揭开 " 白马王子 " 的神秘面纱,其 " 救星 " 来自 A 股上市公司安孚科技及多家知名创投机构。
来源:象帝先微信截图
据公开信息,2024 年 8 月底,象帝先传来噩耗,公司裁掉了核心团队外的大约 400 名员工,公司进入休眠状态。同年 11 月,象帝先和公司创始人唐志敏双双成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金额为 24 万元。唐志敏和公司甚至因此被执行了限制消费令。直到 2024 年底,象帝先才迎来曙光:新一轮融资取得了重大突破。
象帝先创立于 2020 年,主要研发适用于桌面、工作站、边缘计算等领網域的高性能、低功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 CPU/GPU 及相关专用芯片产品。作为明星独角兽,象帝先此前还一直活跃在 " 中国英伟达 " 的聚光灯下。
而安孚科技,却是一家消费类电池研发商,名下资产为中国知名碱锰电池品牌 " 南孚 "。根据官网信息,安孚科技业务分为消费电池、商用小型电池、数码配件和新消费品。即便是为了完善产业布局,安孚科技也只是围绕储能行业需求,结合自身能力和资源,积极探索并拓展新能源业务,抢抓储能行业发展机遇,积极拓展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参股投资储能项目。
电池厂商,为何要投资一家 GPU 厂商?
象帝先在其公告中称,其与安孚科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安孚科技将依托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及高效管理体系,助力象帝先加速技术研发、拓展市场边界。
幕后推手,早已布局芯片赛道
安孚科技与 GPU 的关联没有那么强,但安孚科技的掌舵人却关注芯片产业已久。
虽然安孚科技如今的业务是消费类电池,但其前身是 2016 年上市的安德利百货,主要从事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的百货零售业务。只不过,安德利百货业绩连年亏损,公司不得不寻求转型。
此时,操盘手袁永刚登场。
2019 年,袁永刚夫妇入主安德利百货。虽然夫妻二人接手后积极调整战略布局,但仍难摆脱收入下滑、亏损扩大的困境。公开数据显示,2020 年、2021 年,安德利百货营业收入分别为 17.66 亿元和 16.77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 6.96% 和 5.01%,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亏损。
2021 年 9 月,安孚科技以 24 亿元现金收购南孚电池控股股东亚锦科技 36% 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南孚科技也完成了原有百货零售业务的置出,主营业务从传统的百货零售转为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名称也变更为安孚科技。
但这场并购,只是袁永刚资本运作生涯中的一例。
袁永刚在业界很低调,很少出面接受采访。根据公开信息,袁永刚的家族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州太湖之滨的一家传统的小型钣金工厂起步,一步步打拼到苏州当地排在前列的民营企业。
2004 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第一股正式挂牌,这对袁永刚的父亲和他本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2005 年,袁永刚从海外读书回来后接手企业经营,在父辈们努力创造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第一步就是向资本市场推进。2007 年,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经过 3 年准备,2010 年,袁永刚的家族企业——东山精密,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成功上市之后,资本的赋能让东山精密准备再下一步大棋。上市时,正值中国智能手机蓬勃发展的元年,东山精密将产业拓展到了 3C 产业链,先后扩充了通信设备产品线,投资新增了 LED 封装和触控显示模组产业。
也是在这期间,袁永刚开始征战并购圈,追溯过往战绩,袁永刚在接手家族企业东山精密后,先后在 2016 年成功并购苹果 FPC 供应商 MFLX 公司,2018 年并购跨国巨头伟创力旗下主营刚性 PCB 业务的 Multek。上述海外并购案已成为商学院的经典教学案例。
并购之外,袁永刚也在布局投资版图。
从多年前开始,袁永刚就已经入股不少基金当 LP。天眼查信息显示,袁永刚如今担任 22 家公司股东,其中就有 5 家投资机构和私募基金,包括吴中创投、汉虎资本、瑞氏泰来投资、深圳华鼎和金海汇基金等。
来源:天眼查
在芯片领網域,袁永刚也不是第一次出手。
中国资本在半导体领網域里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起并购案,无疑是发端于 2016 年的安世半导体的并购。这场资本操作中,也有袁永刚的身影。
2018 年,东山精密曾公告称,拟与袁永刚或其控制的公司、及其他资金方组成联合收购主体,受让安世半导体第一大投资人合肥广芯所持有的股份。并且,袁永刚很早就在为这场并购做准备。
不过,前述并购被闻泰科技 " 截胡 ",袁永刚甚至发律师函,控告闻泰科技侵害了其在安世半导体重组交易中的优先权。
如今,袁永刚是控股东山精密、安孚科技、蓝盾光电三家 A 股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借助上市公司进行投资也已是基本操作。
据悉,在 2024 年 4 月,袁永刚通过蓝盾光电参与了 5G 基带芯片设计企业星思半导体超 5 亿元的 B 轮融资,蓝盾光电出资 1.8 亿元。
据近期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安孚科技透露公司子公司安徽启睿创投有限公司近日注册成立了安徽启睿芯超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合伙企业将积极寻找投资与并购机会,旨在通过投资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且有发展潜力的标的,特别是在芯片等新质生产力领網域。
背负 29 亿商誉,南孚电池 " 电量 " 够吗?
象帝先,是安孚科技在投资领網域出手的第一笔。但化身独角兽救星,安孚科技实力如何呢?
在正式转型后,安孚科技的业绩主要由南孚电池贡献。
财报信息显示,2022 年、2023 年,安孚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33.83 亿元和 43.1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2 亿元和 1.16 亿元。
据安孚科技近期发布的 2024 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 2024 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58 亿元到 1.78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 4217 万元到 6217 万元,同比增加 36.41% 到 53.68%。
在完成收购的第一年,安孚科技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并且之后业绩不断攀升。
不过,在收购南孚电池时,安孚科技净资产仅为 6.13 亿元,而南孚电池估值高达 99.03 亿元。这是一场典型的 " 蛇吞象 " 式并购。安孚科技不仅耗费了大量资金,还产生了巨额商誉。
据悉,当前安孚科技控股子公司安孚能源收购亚锦科技股权确认商誉为 29.06 亿元。对于安孚科技来说,只要南孚电池业务足够好,就不会发生商誉减值,并且业绩对赌的风险也在可控范围内。
现金流为正,业绩稳定,安孚科技投资象帝先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此外,上市公司向 GPU 赛道伸手,安孚科技并不是唯一一例。在 2023 年,GPU 厂商砺算科技也经历过艰难时期,2024 年 8 月,上市公司东芯股份向砺算科技抛出橄榄枝。
当前的 GPU 赛道还在聚光灯下,安孚科技入局,看中了潜力,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南孚电池为象帝先续电,象帝先又能否为安孚科技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猎云精选 ",作者:邵延港,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