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极氪“反向”并购领克,是先进生产力的胜利,欢迎阅读。
本文文字:2432 字
阅读时长:10分钟
"
2 月 14 日,极氪、吉利汽车分别发布公告,宣布极氪完成领克收购及注资事项,极氪持有领克 51% 的权益,领克成为极氪非全资附属公司,极氪科技集团正式成立。
此举虽然是吉利汽车战略整合的重要一环,但鉴于当年极氪是在领克的基础上 " 长 " 出来的,2024 年销量也低于领克,不免让一些人唏嘘感慨," 儿子吃掉了爹 "。
但商业并购从来都不讲 " 先来后到 ",而是取决于谁代表着更先进的生产力。
1
青出于蓝胜于蓝,极氪与领克有不同的生长逻辑
不妨先从以下事实入手,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年所有传统车企都在努力转型,但凭一己之力成功杀出血海的,只有极氪一家。
在所有新能源车企中,极氪是最快实现赴美 IPO 的,从成立到上市仅用 37 个月。相比之下,特斯拉走了 7 年,蔚来用了 4 年,小鹏用了 6 年,理想用了 5 年。
这两个事实分别说明了用户和投资人对极氪的认可,但为什么是极氪?
2022 年极氪 001 大火后,水滴汽车曾对企业各板块的负责人进行过一次深度访问,彼时笔者便发现了极氪的独特之处。首先,它在不断积蓄重新定义汽车的技术实力,包括 SEA 浩瀚架构的全面进化;坚持全栈自研智舱智驾系统,积极布局 AI 大模型领網域;同时,极氪也是业内少数完成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厂商,实现了从电芯原材料到电池包、CTB 电池技术,再到电驱、电控的全栈自研和自产。
厂家表示,极氪始终遵循 " 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 " 的策略,以确保技术的持续领先和产品的不断更新。强大的技术能力不仅让极氪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更拥有进攻的底气和韧性。同时,技术本身的复利特质也为企业带来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其次,极氪具备科技公司核心的由内而外的创新能力。举两个最典型的例子,在商业模式上,极氪依托吉利集团的强大背书和重资产支持,自身则以轻资产的方式灵活运营。这种独特的持股结构,不仅让极氪能够充分利用集团资源,降低科研和供应链成本,更赋予了品牌纯粹的用户思维。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积极灵活的响应机制,以及前瞻性的洞察力,极氪成功开辟了一条有别于传统豪门和新势力的 " 第三赛道 "。
在产品策略上,极氪紧抓多元化和个性化消费趋势,打造了多款形象鲜明、腔调十足的车型。无论是开创纯电猎装新品类的 ZEEKR 001、超前豪华的 MPV ZEEKR 009,还是重新定义车内空间的 ZEEKR MIX,都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如今极氪不仅与领克形成了明显的品牌区隔,在整个市场中也具有极强的差异化特质。
马斯克在很早之前就说过," 护城河 " 理论已经过时,对企业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和创新节奏,这才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此外,极氪拥有适应时代趋势的思维方式,它打破了 " 产品导向 "、" 链条式 " 的工业化思维,吸收了 " 用户导向 "、扁平化和生态化的互联网思维,注重用户体验与迭代速度。虽然这种思维上的转变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能从企业的组织架构、做事方式、产品呈现、营销策略等各个方面,清楚地感知到。
总而言之,极氪的起势离不开领克的托举,但极氪与领克的生长逻辑是截然不同的:领克是吉利与沃尔沃强强联手对传统汽车进行的一次有益改良,本质上仍属于制造型企业;而极氪是集齐天时地利人和后的一次彻底进化,底色已变成了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科技公司。
2
攥指成拳,构建更大的创新势能与前景
在新能源转型的初期,汽车企业往往会采取多线并举的策略,在不影响原有基盘的情况下,做尽可能多的探索,以最小的试错代价,快速找到明确的通路,市场因此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但如今我们已进入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下半场竞争,转型路径明确,市场竞争激烈。面对巨额的研发投入,迫切的规模化需求,以及与日俱增的成本压力,攥指成拳,集中资源发挥最大威力,才是明智之举。
整合之前,极氪和领克各自都面临着很大的市场挑战。从销量数据看,2024 年极氪交付量为 22.21 万台,领克品牌总销量 28.54 万台,二者都未完成销售目标,且背负着沉重的成本。
合并后,二者的协同效应将大大提升。极氪科技集团 CEO 安聪慧表示,未来将以 " 极氪 + 领克 " 双品牌驱动,整合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平台;双方将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并从四个方面开启新一轮内部管理变革,包括产品研发协同、制造体系革新、用户运营更新、智能体系突破。
据悉,未来极氪定位 " 豪华科技品牌 ",聚焦 30 万及以上市场,以中大型车为主,中型车聚焦纯电,大型车聚焦超级电混;领克定位 " 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 ",聚焦 20 万及以上市场,小型车聚焦纯电,中大型车聚焦混动。新集团在产品研发上预计提效 15% 以上;" 大制造 + 大质量 " 一体化管理预计提效 20% 以上;以 AI 驱动企业管理质变,实现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提升 20% 以上。
减少内耗,互为增益的极氪与领克,将登上更高的台阶。2025 年,新集团计划达成 71 万台的年销量目标,其中领克 39 万台,极氪 32 万台,实现 40% 的同比增长。企业将通过两年的努力,跃迁为年销百万级的全球化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
3
吉利收了沃尔沃,中国车企也有可能收了大众丰田
纵观全球汽车产业,后生 " 吃掉 " 前辈的例子不胜枚举。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也受到了外界的各种质疑,被说成是 " 蛇吞象 "," 公主下嫁 " 等等。现在回看,吉利与沃尔沃的联姻早已成为业界公认的成功商业并购案例。
事实上,无论是社会进步还是市场竞争,新旧更替,长江后浪推前浪才是主流,谁更先进,谁更有实力,谁就是主导者。
还在感慨 " 儿子吃掉爹 " 的人,多少有些因循守旧了。极氪并购领克在战略、财务、创新与发展等主要商业维度上,都能实现共赢,应是所有人乐见的结果。
并且更重要的是,只有丢掉了 " 论资排辈 " 的老观念,才能长出雄心。吉利汽车也好,极氪科技也罢,都是中国汽车快速崛起的体现。笔者相信,凭借先进的技术、思维方式以及经营管理模式,中国企业一定能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届时我们收购大众丰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
作者|殷 楠
编辑|王 磊
责编|祁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