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估值2900亿,那个“地表最强”人形机器人又要融资了,欢迎阅读。
作者丨鲁智高
来源丨投中网
人形机器人赛道,还在持续升温。
2 月 20 日,Figure AI 在与 OpenAI" 分手 " 不到一个月,便发布了一款端到端通用模型 Helix ——一种用于通用人形机器人控制的视觉 - 语言 - 动作(VLA)模型。
按照他们的说法,Helix 可以将视觉语言模型中捕获的丰富语义知识直接转化为机器人动作,从而识别并拾取几乎所有的小型家居物品,哪怕是机器人从未见过的物品。令人惊叹的是,Helix 还能同时操控两台机器人,最终实现机器人协作。
在 Helix 发布前几天,市场上还传出这家公司在进行 15 亿美元 C 轮融资,预计投后估值达到 395 亿美元(约 2864 亿元)。从最新消息来看,他们此轮融资的投后估值上升到 400 亿美元(约 2900 亿元),并且已经收到了该估值的条款书。
国外如此,国内机器人发展也不甘示弱。在春晚上的表演吸睛无数后,宇树科技老股被投资人疯抢。作为公司创始人,90 后王兴兴还是民营企业座谈会最年轻的企业家代表。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备受关注的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机器人,公司创始人彭志辉、王鹤分别也是 90 后。
" 埃隆 · 马斯克 2.0"
三年干出一家超级明星公司
三年时间,Figure AI 便成长为一家超级明星公司。
这番成绩背后,离不开创始人 Brett Adcock 丰富的创业经验。从佛罗里达大学毕业后,出生于 1986 年的他便创办了内容平台 StreetofWalls.com 和 Working App。在成立 Figure AI 前,他曾是电动飞机初创公司 Archer 和在线招聘平台 Vettery 的创始人。
20 年的科技创业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众多资源,而且还收获了丰厚的财富,甚至被业内称为 " 埃隆 · 马斯克 2.0"。目前,Archer 已经在美成功上市,而 Vettery 也通过收购实现 1 亿美元的退出。
为了积极影响人类的未来,同时将人形机器人变成物理世界的通用界面,Brett Adcock 于 2022 年用自己的钱创立 Figure AI,决心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结合,打造出成功商业化的通用人形机器人。
2023 年,Figure AI 的第一款人形机器人 Figure 01 面世,不仅能完成搬箱子等简单的体力任务,还能通过观看人类示范视频学会冲咖啡等。与 OpenAI 合作后,再加上自身的 " 端到端 " 神经网络技术,Figure 01 很快便再次惊艳外界。
时间回到 2024 年 3 月,一段展示这款机器人的视频在外网刷屏。视频中,机器人根据人类的口头指令执行了一系列简单的抓取和放置动作,除了能将苹果递给人类,还能将塑料袋放入篮子中,甚至将杯子和盘子放置在沥水架上。
五个月后,这家公司发布设计评审共花了 18 个月的 Figure 02 机器人。这款专为在人类环境中工作而设计的人形机器人,具备与人类相当的负载能力,可抓取 25 公斤物体,能胜任各种复杂任务,同时还能进行语音互動,当时被称为 " 地表最强人形机器人 "。
不过这对被外界期待的 " 强强组合 " 没有持续多久。2025 年 2 月,Brett Adcock 宣布终止与 OpenAI 合作,并直言公司在完全自主研发的端到端机器人 AI 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个月不到,他们的端到端通用模型 Helix 闪亮登场。
在这家公司的介绍中,Helix 是首款能对整个人形机器人上半身(包括头部、躯干、手腕和手指)进行高频率、连续控制的视觉 - 语言 - 动作模型。目前,Helix 能够在嵌入式低功耗 GPU 上运行,并且现在可以进行商业部署。
这款端到端通用模型,可以将视觉语言模型中捕获的丰富语义知识直接转化为机器人动作,从而识别并拾取几乎所有的小型家居物品,哪怕是机器人从未见过的物品。令人惊叹的是,Helix 能够同时操控两台机器人,最终实现机器人协作。
从 2025 年初开始,Figure AI 加速推进商业化。在 Brett Adcock 看来,公司在初期阶段会专注于少数精选客户,通过垂直深耕模式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
除了宝马,他们还与一家美国公司达成合作,预计未来四年能交付 10 万台人形机器人。与此同时,按照这家公司的设想,一旦 Helix 规模扩大 1000 倍,能够驱动数百万个机器人时,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洽谈新一轮融资
估值有望达到 2900 亿元
在明星创业者光环加持下,再加上人形机器人的热门方向,Figure AI 受到投资人热捧。
成立一年后,这家公司便完成 7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Parkway Venture Capital、Aliya Capital 和 Bold Ventures 等 10 家投资者,估值超过 4 亿美元。其中,Brett Adcock 在本轮融资中也投资了 2000 万美元。
2023 年 7 月,Figure AI 完成 Big Sky Partners 和 Intel Capital 等投资的 900 万美元。到了 2024 年 2 月,在众多知名投资人的支持下,他们又完成一笔金额高达约 6.75 亿美元(近 50 亿元)的融资,估值飙升到 26 亿美元(约 188 亿元)。
其中,贝佐斯通过名下投资公司 Explore Investments LLC 投资 1 亿美元,Parkway Venture Capital 投资 1 亿美元,微软投资 9500 万美元,Align Ventures 投资 9000 万美元,英伟达和亚马逊旗下基金各自投资 5000 万美元,OpenAI 投资 500 万美元。
与此同时,英特尔、三星、LG 等科技巨头,以及 Tamarack、Boscolo Intervest、" 木头姐 " 凯瑟琳 · 伍德旗下风投基金 ARK Venture Fund 等公司及个人也参与了此轮融资。
在 Helix 发布前几天,市场上传出 Figure AI 在进行 15 亿美元 C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Parkway Venture Capital 和 Align Ventures,预计投后估值达到 395 亿美元(约 2864 亿元)。从最新消息来看,他们此轮融资的投后估值上升到 400 亿美元(约 2900 亿元),并且已经收到了该估值的条款书。
这也意味着,Figure AI 一旦完成这笔融资,不仅估值将比上一轮的 26 亿美元增长超过 15 倍,而且还将跻身全球十大估值最高未上市初创公司,与字节跳动、SpaceX 和 OpenAI 等并列。
赛道火热,90 后来到聚光灯下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国外玩家融资凶猛,国内选手也不甘示弱。
90 后王兴兴于 2016 年创立的宇树科技,已经获得红杉中国、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美团龙珠、中关村科学城、上海科创基金、中信证券、祥峰投资、深创投、源码资本、顺为资本、经纬创投等投资。
不久前,这家已经融到 C 轮的公司,更是传出老股被众多投资机构争抢。我的同事在《宇树老股彻底火了》中提到,他们正在筹备新一轮融资,2025 年春节前的投前估值口径是 80 亿元,同时对投资方的要求很高。
智元机器人同样备受关注。这家公司也由 90 后创立,且创始人是有华为 " 天才少年 " 光环的彭志辉。在 2023 年 3 月成立后,他们迅速受到红杉中国、高瓴、经纬创投、高榕创投、蓝驰创投、鼎晖投资、基石资本、中科创星、比亚迪等追捧,成立一年估值就达到 70 亿元。
2023 年 5 月成立的银河通用机器人,创始人王鹤也是 90 后。他不仅是北京大学助理教授,还是国内最早进行具身智能研究的前沿学者,师从美国三院院士人工智能泰斗 Leonidas J. Guibas。
这家公司天使轮便拿到 7 亿元,同时半年时间完成两轮超过 12 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美团、启明创投、蓝驰创投、经纬创投、源码资本、IDG 资本、深创投、香港投资公司 HKIC、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北京机器人产业基金、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等。
资本热捧的背后,是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大力看好。也许用不了太长时间,人形机器人便将出现在大街小巷,并且各方面与人类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