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欢迎阅读。
11 月 24 日上午,2023 儿童母语教育论坛,上半场刚刚听完,生活伴侣在电话中开玩笑地问我:" 现场的听众会不会都是老师,都是工作部門集体组织的,就你一个自己买票的散客?"
我笑着回答:" 仅一个上午的内容,就已经把票钱赚回来了,2.5 天的论坛绝对是超值大礼包。"
▲ 论坛高清回看
这不是玩笑,是我的真实想法。虽然整个论坛,没有一句直接讲亲子阅读的方法与操作路径,但却引起了我的深刻共鸣,并启发我跳出亲子共读的已有误区,转为一起享受文学经典的文学性。
1
亲子阅读是一种栽种
" 文学是松弛的,诗意需要轻盈一点 "" 栽种是为了长大,但长大不是为了看见 "" 经典就是要反复读的 "...... 梅子涵老师以闲聊的语调娓娓道来,但却打通了我与女儿亲子阅读的的任督二脉。
一刹那,我明白了亲子阅读也是一种 " 栽种 "。用什么栽种?用文学经典栽种。栽种的种子何时发芽?又能长多高?无法预测,但作为栽种人能做的就是持之以恒地用经典之作给孩子补充 " 文学营养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正是这个道理。
2
孩子是天然的诗人
听雪野老师的诗歌阅读微课《风》,他说:" 每个孩子自己都是一个天然的诗人 "。我顿悟了,曾经我以为," 儿童诗 " 就是成人写给孩子的诗,不是这样的。
" 妈妈,打针止血的棉球,就像雪球一样,白白的,软软的,很可爱。"
" 妈妈,温暖是什么?温暖是空调里吹出来的,让人觉得暖暖的。"
" 妈妈,天花板上有好多云朵。"(她指着掉了石灰皮的天花板说)
......
这些都是 3 岁左右女儿的语言。大人看着掉石灰皮的天花板,心里会吐槽装修工人水平太差劲,负面情绪不断高涨。然而,听了女儿的一句话,我和生活伴侣都笑了。诗性思维,诗性语言,诗性情感,孩子比成人更加丰富。
听完雪野老师的课,我明白了:一位妈妈能做的,就是带着孩子一起享受读着读着诗情入心的过程。
3
浸润式的随养而教
作为妈妈,我时常感觉任重道远,因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太过单一和匮乏,这也是我这次特意请假参加儿童母语教育论坛的原因。
论坛中,徐冬梅、蒋军晶等多位老师都说: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自己不读书是上不好语文课的,好的语文课是浸润式的弥漫。我最崇尚的家庭教育同样是浸润式的随养而教。
我想起来一次带孩子餐厅就餐的经历。旁桌的爸爸在等餐间隙,大话西游人物的前世今生,2 个孩子听得津津有味,不断把心中的小疑问提出来和爸爸交流。我坐在隔壁餐桌都被吸引,女儿虽小,小腦袋还是不自觉地伸过去了。
还有一次,孩子住院手术,临床的一个爸爸一直情绪饱满地给孩子聊着历史,从夏商周一直聊到明清,连旁边的护士都禁不住问了一句," 你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被吸引的不仅有孩子,还有护士。
通过这届论坛中各位专家、名师的分享,我更加理解现在我和孩子亲子阅读的症结所在——我读的书不够,读的经典不够多," 内存 " 太少,想通过浸润的方式随养而教,常常捉襟见肘。但从现在开始读,依然不晚。正如论坛中,张静教授所说:" 通过行动克服焦虑和恐惧,克服干不完和不会做的焦虑。"
路虽远,行则将至。更多的美好,在前方 ......【END】
点亮小星标 ★ 精彩不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