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以前没钱买BBA,现在“没钱”买BBA,欢迎阅读。
" 直降 "" 一口价 " 的风还是从普通合资吹到了传统豪华品牌。
近期,全新宝马 X3 长轴距版上市,直降 5 万元,而且没有任何套路,就是真金白银地让利。
新奥迪 Q7 也紧随其后,部分地区经销商宣布 " 直享一口价 " 仅需 45.99 万元起,要知道 2023 款的指导价高达 63.28 万元起。
相较于以往要费尽心思才能砍点价,现在我们买 BBA 可谓是既省钱又省心还省力。不过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 BBA 直接摊牌了。
虽然 BBA 依旧占据 2024 年中国豪车销量榜前三,但是它们的压力却很大,特别是宝马和奥迪,去年在华销量分别同比下滑 13.4%、10.9%。
其中绝大部分压力来自于迅速扩张的新势力。
比如理想,2024 年销量同比增长 33.1%,达到 50.05 万辆,十分接近奥迪同期在华销量;又比如蔚来,2024 全年销量达 22.2 万辆,同比增长 38.7%;再比如鸿蒙智行,2024 年销量达到 44.5 万辆。
在车型矩阵高度重合的情况下,新势力销量的猛涨,将不断刺激 BBA 的神经。比如问界 M7/M9、理想 L6/L7 等车型杀入 BBA 腹地,并且凭借着价格和智能化优势,在销量榜上一骑绝尘。
在此情形下,为了维持市场份额,BBA 选择了 " 以价换量 ",好消息是效果立竿见影。比如宝马 i3 最开始上市时月销量仅稳定在千余辆,但是终端售价降到六折后,月销量猛涨至 6000 辆左右。
但是在宝马 i3 大降价没多久,官方优惠幅度就缩水了。2024 年 7 月,宝马宣布退出价格战,随后奔驰、奥迪跟进,不过这也导致奔驰、宝马在之后的一两个月内,销量大幅下滑。
换言之,当 BBA 降价时,国内还有大部分人愿意为其买单,不过 " 涨价 " 后,就难说了。
除了外部压力外,来自 BBA 内部的压力也不小。这几年 BBA 的竞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奔驰和宝马之间。
在全新宝马 X3 长轴距版上市前,直接竞品车型奔驰 GLC 就已经掀了桌子,终端综合优惠可达 13.5 万元左右。
所以如果全新宝马 X3 长轴距版还为了调性而维持高价格,那么潜在客户极易流向奔驰 GLC。
除此之外,BBA 还面临二线豪华品牌的压力,比如凯迪拉克从去年开始,对旗下车型售价进行了重新调整,其中全新 XT5,同样是中型 SUV,上市时限时一口价仅需 26.59 万元起,较指导价直降 12.4 万 -13.4 万元不等。
那么结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未来 BBA 新车上市直降,或将成为常态。
另外,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BBA 最近上市直降的车型都是 SUV,难道 SUV 车型的价格要回归正常了吗?
其实 SUV 车型在国内一直都存在溢价,特别是豪华品牌。因为国内用户偏爱大空间,所以 SUV 销量一直很好,这也导致价格居高不下。
比如宝马 X3,它可以看作是 3 系的 SUV 版,动力、配置都接近的版本,两款车的价差高达 8 万元左右,而美国版的价差却不到 4 万元。
现在全新宝马 X3 长轴距版直降至 34.99 万元起售后,与 2025 款 3 系(31.99 万元起)的价差明显减小。
连豪华品牌的 SUV 车型都很难支撑起高额溢价,那么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之后车企的 " 价格战 " 将换一种 " 卷 " 法,可能卷 SUV 的价格,使其价格接近同级轿车,没准新势力也会跟进。
BBA 销量下滑,最受伤的莫过于经销商。
车不好卖,那经销商就没什么利润,所以去年有不少 BBA 经销商倒闭或者倒戈,比如宝马全球首家 5S 店北京星德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闭店停业、华南首家奥迪 5S 店转卖新势力。
为了稳住销售网络,BBA 的做法简单粗暴,选择直接对经销商进行补贴。据海外媒体爆料,去年宝马、奔驰分别对国内经销商补贴了几十亿元。
不过补贴终归治标不治本,只有自身拥有造血能力才能彻底解决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要提高销量。
一方面,产品力肯定要到位,光靠品牌信仰如今早已经行不通了;另一方面,价格要有诚意,不然消费者看到 BBA 比新势力贵那么多,可能连 4S 店都不想踏入,那么多卖车就是异想天开了。
并且 BBA 降价后,经销商的资金压力也会减少,经营压力也会随之得到缓解。
在车市内卷之下,没有一个品牌能够幸免,溢价也逐渐消失,成为衡量 BBA 诚意的一大标准。
以前买 BBA 热门车型可能还得加价,现在新车上市直降,堪称巨变,或许大家也能买得起梦中情车了。
最后,你们现在买车还会考虑 BBA 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