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9500亿金融央企严正声明,欢迎阅读。
7 月 25 日,中国华融(2799.HK,0.37 港元 / 股,总市值 296.9 亿港元)公众号发布一则《严正声明》,中国华融称,近期,我公司关注到网址为 www.12135kf.com、kf3.mai.so 的网站冒用我公司及我公司员工名义,声称我公司已接手处理某公司债务问题,要求投资者填写个人信息及签约转款。经核实,我公司从未开展上述业务。为避免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蒙受损失,维护我公司合法权益,现严正声明如下:
1、我公司从未开展上述业务,我公司员工从未通过上述网站与投资者和社会公众进行联系。
2、对冒用我公司名义从事非法活动,损害我公司声誉的任何部門或个人,我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3、我公司提请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高警惕,注意防范诈骗风险,切实保护好自身权益。如确认受骗且遭受财产损失,请尽快联系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新增收购不良债权资产同比增八成
7 月 18 日,澎湃新闻获悉,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包债权规模近 500 亿元,收购规模继续保持市场领先。
中国华融表示,今年以来,公司收购处置类业务紧跟市场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包超 80 个,新增收购不良债权资产规模近 500 亿元,同比增长 84%。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VCG211274685156(图文无关)
其中,中国华融浙江分公司今年以来积极参与省内银行不良资产包竞价 25 个、得標 17 个,收购债权规模共计 111.92 亿元。中国华融山东分公司主动营销、提前介入,今年以来累计得標 16 个不良资产包,债权规模 83 亿元,其中仅 6 月当月即连续成功竞得 8 个不良资产包,涉及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农商行,收购债权规模达 39 亿元。
去年净亏损 276 亿元
3 月 19 日,中国华融在港交所公告,经初步测算,本集团 2022 年度归属于本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预计为 276 亿元左右。
影响全年业绩表现的主要因素:一是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部分权益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估值下降形成较大浮亏。二是优化调整业务布局,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规模及收入阶段性减少。三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及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
3 月 29 日,中国华融在港交所公告,2022 年,公司收入总额约 372.64 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亏损为 275.81 亿元,2021 年净利润为 3.785 亿元;基本每股亏损 0.34 元。
华融集团官网显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中国华融 ",股份代号︰2799)前身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11 月 1 日,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有银行改革和国有企业脱困而成立的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2012 年 9 月 28 日,本公司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5 年 10 月 30 日,中国华融在香港联交所主機板上市。2022 年 3 月,中国华融党委划转至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管理。目前,公司股东包括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财政部、中保融信私募基金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等。
本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金融服务业务,以及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其中不良资产经营是本公司的核心业务,涵盖 " 问题资产处置、问题项目盘活、问题企业重组、危机机构救助 " 四大业务功能。截至 2022 年末,中国华融总资产达人民币 9553.26 亿元。目前,中国华融设有 33 家分公司,服务网络遍及全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旗下拥有华融金融租赁、华融融德、华融实业、华融国际等子公司。
据财政部官网,2021 年 2 月 20 日发布的《中央金融企业名录》显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属于中央金融企业。
编辑|孙志成 黄胜 杜波
校对 |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华融公众号、澎湃新闻、公司公告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