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9500億金融央企嚴正聲明,歡迎閲讀。
7 月 25 日,中國華融(2799.HK,0.37 港元 / 股,總市值 296.9 億港元)公眾号發布一則《嚴正聲明》,中國華融稱,近期,我公司關注到網址為 www.12135kf.com、kf3.mai.so 的網站冒用我公司及我公司員工名義,聲稱我公司已接手處理某公司債務問題,要求投資者填寫個人信息及籤約轉款。經核實,我公司從未開展上述業務。為避免廣大投資者和社會公眾蒙受損失,維護我公司合法權益,現嚴正聲明如下:
1、我公司從未開展上述業務,我公司員工從未通過上述網站與投資者和社會公眾進行聯系。
2、對冒用我公司名義從事非法活動,損害我公司聲譽的任何部門或個人,我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3、我公司提請廣大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提高警惕,注意防範詐騙風險,切實保護好自身權益。如确認受騙且遭受财產損失,請盡快聯系公安機關報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新增收購不良債權資產同比增八成
7 月 18 日,澎湃新聞獲悉,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新增收購不良資產包債權規模近 500 億元,收購規模繼續保持市場領先。
中國華融表示,今年以來,公司收購處置類業務緊跟市場動态,積極參與市場競争,新增收購不良資產包超 80 個,新增收購不良債權資產規模近 500 億元,同比增長 84%。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VCG211274685156(圖文無關)
其中,中國華融浙江分公司今年以來積極參與省内銀行不良資產包競價 25 個、得標 17 個,收購債權規模共計 111.92 億元。中國華融山東分公司主動營銷、提前介入,今年以來累計得標 16 個不良資產包,債權規模 83 億元,其中僅 6 月當月即連續成功競得 8 個不良資產包,涉及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地方農商行,收購債權規模達 39 億元。
去年淨虧損 276 億元
3 月 19 日,中國華融在港交所公告,經初步測算,本集團 2022 年度歸屬于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預計為 276 億元左右。
影響全年業績表現的主要因素:一是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部分權益類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估值下降形成較大浮虧。二是優化調整業務布局,收購重組類不良債權資產規模及收入階段性減少。三是受宏觀經濟形勢及房地產行業下行影響,信用減值損失計提增加。
3 月 29 日,中國華融在港交所公告,2022 年,公司收入總額約 372.64 億元;歸屬于公司股東的虧損為 275.81 億元,2021 年淨利潤為 3.785 億元;基本每股虧損 0.34 元。
華融集團官網顯示: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 中國華融 ",股份代号︰2799)前身為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11 月 1 日,是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化解金融風險,促進國有銀行改革和國有企業脱困而成立的四大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一。2012 年 9 月 28 日,本公司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5 年 10 月 30 日,中國華融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上市。2022 年 3 月,中國華融黨委劃轉至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管理。目前,公司股東包括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财政部、中保融信私募基金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等。
本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不良資產經營、金融服務業務,以及資產管理和投資業務,其中不良資產經營是本公司的核心業務,涵蓋 " 問題資產處置、問題項目盤活、問題企業重組、危機機構救助 " 四大業務功能。截至 2022 年末,中國華融總資產達人民币 9553.26 億元。目前,中國華融設有 33 家分公司,服務網絡遍及全國 30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區,旗下擁有華融金融租賃、華融融德、華融實業、華融國際等子公司。
據财政部官網,2021 年 2 月 20 日發布的《中央金融企業名錄》顯示,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屬于中央金融企業。
編輯|孫志成 黃勝 杜波
校對 |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華融公眾号、澎湃新聞、公司公告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