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资治通鉴:不会搞关系,结果会很惨!混好职场要懂的3大潜规则!,欢迎阅读。
这 3 大职场教训,可以说是无数人用鲜血和眼泪换来的。
而在吴起身上,这三个教训尤为明显,对我们现代职场人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
历史从未改变,改变的只是演员。
吴起的故事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职场教训,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第一个教训:一定要懂一些处世谋略。
无论你在什么部門,都会遇到好领导、好同事,以及坏领导、坏同事,不在于他们关键在于你如何与他们相处。
比如,吴起在鲁国时,齐国派兵攻打鲁国。
鲁国当时没有大将,有人提议让吴起担任大将,率领鲁国军队抗击齐国的入侵。
然而,大家也有一个担忧: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担心吴起靠不住。
吴起手起刀落,把老婆杀了,随后成为鲁国的领军大将,成功赶走了齐国的入侵军队。
但接下来,又有人在鲁侯面前说吴起的坏话,说吴起 " 残忍、薄情 ",是个定时炸弹。
鲁侯开始收拢吴起的权力,吴起知道自己在鲁国混不下去了,便转身跑到了魏国。
到了魏国之后,正值魏文侯主导的魏国上升时期。
魏文侯是个比较开明、心胸宽阔的好老板,他任用吴起担任将领,镇守一方。
可以说,魏文侯是一位难得的明君,他不仅为吴起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与支持。
在魏文侯的麾下,吴起如鱼得水,屡建奇功,打得秦国不敢冒头。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魏文侯的离世,魏武侯继位,吴起的处境急转直下。
魏武侯对吴起并不待见,这在他选任丞相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时有两位候选人:田文和吴起。论能力,吴起无论是外交、军事还是政务,都堪称一流;论政绩,他为魏国立下赫赫战功。
但是,最终,人缘较好的田文胜出,成为了新任丞相。
吴起为什么落选呢?
究其原因,无非是三点:人缘不佳、领导不欣赏、个性使然。
田文去世后,公叔痤接任丞相之位,吴起依然未能如愿。
公叔痤担心吴起觊觎自己的位子,便想出一条妙计,将吴起排挤出魏国,迫使吴起远走楚国。
吴起这段经历,生动地诠释了职场中的好老板与坏老板之别。
在魏文侯时期,吴起如鱼得水,同僚间也基本上没有说是非的;而到了魏武侯时期,吴起却处处受制,最终不得不黯然离开。
这就告诉我们:遇到一位好领导,你身边往往都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如果遇到平庸的领导,同事间难免良莠不齐;而若不幸遇到 " 小可爱 " 领导,你身边恐怕尽是些勾心斗角、嫉贤妒能之辈,说你的坏话,诽谤你,想把你搞走。
这就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部門,都会碰到好老板、坏老板、好同事、坏同事。
但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好老板手下往往都会有好同事,这才是你功成名就的平台。
如果不是这样,那你在这个平台绝对混不长久。
比如说,吴起后来到了楚国,得到了楚悼王的支持,但楚国的这帮贵族跟吴起合不来。
最终楚悼王一死,吴起也跟着死了。
好老板身边也未必会有好同事。
这就需要我们对老板、对同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是吴起给我们带来的第一条职场教训:一定要认清你的老板,认清你的同事,同时给自己做好定位,也有自保防身之术,一定要有处世谋略。
第二个教训:一朝天子一朝臣。
魏文侯时期,吴起来到了魏国,被魏文侯委以重任,担任西河守将,防范秦军。
而魏文侯时期,吴起是后来加入的,他想当丞相基本没可能。
他的天花板也就是驻守西河,成为开疆拓土的名将。
但魏武侯时期,吴起一样没有资格担任丞相。
先是田文,后是公叔痤。
一个是人缘特别好,一个是魏武侯的亲戚,沾亲带故,而吴起依然是靠边站。
为什么呢?一朝天子一朝臣!
你如果半路加入一个公司,那么你在这个公司的处境可想而知,顶多混到一个部门经理的位置,想要晋升到总经理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跟对老板、选对企业,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至关重要。
同时,与老板的关系和人缘也非常重要,否则很容易被边缘化。
这是吴起给我们的第二条职场教训:能力重要,关系也重要!要成为领导的自己人,既要有能力,又得有关系!
第三个职场教训:能力太强怎么办?学会跟其他人打成一片!
吴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因能力出众,被魏武侯猜忌,又被公叔痤嫉妒排挤,最终不得不离开魏国。
为什么?因为他野心太大,总惦记着公叔痤的相位,让公叔痤寝食难安。
同时,他不肯与魏武侯结亲,导致魏武侯视他为不稳定因素,最终收拢他的权力,迫使他离开。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自处呢?关键在于与领导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这样才能坐稳自己的位子。
这是吴起给我们的第三条职场教训。
总之,吴起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职场中,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好老板、好同事,也会碰到坏老板、坏同事;会遇到喜欢自己、重用自己的老板,也会遇到不喜欢、不重用自己的老板;同事呢,有配合、支持你的,也有排挤、嫉妒你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得有自保和反击的办法。
看透这些职场常态后,心里得明白,得掌握自保和反击之术,这样在职场才能走得长远。
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同事、领导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这是在职场混得风生水起的基本保障。不然,很可能成为同事眼中钉、领导肉中刺,最后被排挤走。
所以在职场打拼,一定要懂谋略、用谋略,确保自身安全,既要有能力,又要拉关系,跟他人打成一片,你才能混得风生水起。
你觉得是这样吗?
观看更多《资治通鉴》的解读内容,欢迎订阅我的系列解读文章,更有深度更多干货,让你领悟领导智慧,掌握成事之道。
读史学谋略,有位又有为。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谋略智慧。
作者:李子霄 《资治通鉴》实践导师,畅销书作者,自媒体专栏作家。长期解读《资治通鉴》,深耕职场管理领網域多年。
著有图书《门道:读一页就有用的资治通鉴》。
线上专栏《资治通鉴:领导智慧与成事之道》《制胜谋略:资治通鉴中的成事智慧》《刘邦的启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