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收割年轻人“新项目”,把小卡片卖到上万元,欢迎阅读。
抖音上有一种很火的直播,80 后看完一脸懵逼,90 后看了迷惑不已,00 后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那就是直播拆卡。
一张桌子,一个置物架,一把剪刀,再放个 " 未成年人禁止购买 " 的牌子,一个拆卡直播间便搭建完成了。
主播脸都不用露,只需要重复的话术,机械拆卡的动作,就能吸引大几千人在线。有的直播间一晚上能卖几万,月入百万那都是轻轻松松的事儿。
拆卡直播到底有何魔力?凭什么一张平平无奇的小卡片,就能让无数年轻人深夜不睡觉,心甘情愿蹲在直播间掏钱?
拆卡直播风靡国内外
不明真相的还以为他们在抽游戏里的元神角色之类的。但此卡非彼卡,在直播间里抽的是一种实体卡片。
所包含的种类丰富多样,各种 IP 卡牌应有尽有,形象也是五花八门。
有比较经典的动漫或者电影 IP,比如《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海贼王》、《哈利波特》等;还有近些年兴起的一些国漫,像是《小马宝莉》、《狐妖小红娘》、《斗罗大陆》、《异人之下》等;当然,也有常见的球星卡、明星小卡 ……
反正,只要是当下比较热门的 IP,都能被做成这种集换式的卡牌。可以说,随便印个什么都有人抽。
玩法也特别简单,先在直播间下单排队。一般就是按盒来买,一盒 10 张,售价几十元到一两百不等。
每包能拆出什么卡来不知道,全凭运气。顾客下单之后,他们自己不拆,而是交给主播现场拆。一剪刀下去,三下五除二就拆完了,然后再换下一个。
听我这么一描述,是不是觉得整个过程都挺无聊的。
但就是这样的直播间,动辄几千人在线。要是赶上节假日,不上学的时候,在线的人数更多。
有人一次就下单好几盒,而这些拆卡主播的店铺销量基本也都过万,退货率则为零。
这意味着光靠卖卡他们也有几百万的收入,甚至多的有上千万。
而且这种玩法,不仅仅是风靡于国内,就连老外们也看得津津有味。
看似无聊的拆卡直播切片,从国内搬运到外网的 Tiktok,短短几天播放量就达到了惊人的 1300 万次。
一模一样直播间,一模一样的话术,复制粘贴到 Tiktok Shop,同样卖得风生水起。
很多人都不理解,不就是几张薄薄的纸质卡片,值得花这么多钱去拆吗?
年轻人为何痴迷于拆卡?
先别急着笑他们啊,其实很多人小时候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收集小浣熊方便面 " 水浒卡 " 的那帮人长大后,又跑去买泡泡玛特盲盒了。
新一代的年轻人也是如此,拆卡的意义不是说卡片本身值多少钱,而是它的收藏价值。
为什么有收藏价值?因为有限量款,一些稀有卡在市面上能卖几千上万。而电竞选手乐言的亲签卡曾经卖到了 88 万一张。
市面上公认价值最高的要数球星卡,在北美拥有悠久的历史。2020 年的时候,詹姆斯一张罕见的新秀赛季签名卡,拍卖出了 180 万美元的高价,创造了现代球星卡的一个价格记录。
所以,有些品牌为了赚钱,甚至把球员的比赛服剪下来做成卡片。
抛开收藏价值,还有就是出于情怀的目的。
卡牌的灵魂就在于里面的人物 IP。像科比、海贼王、奥特曼,每一个卡片人物都承载着大众的回忆,卡牌里面的人物就是玩家心里的光。所以,整个玩法逻辑就一目了然了。
通过对卡片人物的情怀和收藏价值,加上刺激的在线拆卡模式,再加上人类都具有的收集癖好,就把整个玩法给盘活了。
除此之外,这些卡片还有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那就是情绪。
它的商业本质就是盲盒。虽然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但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快乐,让他们在直播间得到放松,产生某种共鸣。
如果只是图个乐子,偶尔玩一玩其实也没啥。但这种抽卡游戏有了直播作载体,却逐渐变味了。
玩家们今天去了,明天去,天天在直播间感受人生的大起大落。
时时刻刻都在祈祷能当 " 欧皇 ",运气爆棚的话,抽到高价卡当场就能套现。可以让主播在直播间帮忙拍卖,又或者主播自己回收。
用几十元的成本搏一搏,则有机会获得翻几倍的收益,想想就觉得刺激。
于是,买了一盒,想买两盒,两盒不行,再试试三盒 …… 怎么越来越管不住自己这双手了呢?
听出来了吗?这不就等于变相 " 赌博 " 吗?
直播拆卡成变相 " 赌博 "?
很多年轻人如同脱缰的野马,在美女主播甜甜的声音中逐渐失控。他们挥金如土,分分钟开个七八盒。
能以小博大固然开心,但亏了也没关系。公屏上同龄人的羡慕和赞赏,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花钱买了面子,怎么能算亏呢?
当虚荣和贪婪被同时放大,赌徒心理就会被激发出来。这东西就和刮彩票和赌博一样,让人越来越上头。
很多所谓 " 玩卡的 ",未必真是卡牌爱好者。他们就是信了主播的 " 忽悠 ":" 这张卡明年必会升值 "、" 下一张说不定是稀有卡 "……
真以为靠运气,就能在这场线上金融游戏中钻空子,哪有这么简单啊。
再聪明的玩家,也逃不过直播间里的千层 " 套路 "。
你有没有想过,主播手中的卡都是哪里来的呢?
不是说你随便印点图就可以拿来卖,一定是要官方出的正品才有价值。
那么这个价值是谁定的?其实来源于 " 共识 ",简单说就和前两年热炒的 NFT 差不多,大家都觉着一个东西值钱,这个东西就值钱了,哪怕它本身一文不值。
在市面上,我们能见到不下百种卡牌,但很遗憾,很多都是私卡。
如今大量私卡流入市场,已经把整个行业都搅乱了,IP 卡牌失去了原本的 " 价值共识 ",信任土崩瓦解。买家已经无法分辨自己开的卡,究竟是官方正版,还是主播自己偷印的盗版卡。
这种情况下,再谈卡片是否值钱,还有什么意义呢?
你认为买到了主播口中的 " 高价值卡 ",赚大了。其实,说不定就是他自己私下印的一张废纸片。
然而,直播间的花样还不止于此。
即便万众瞩目之下,主播给你开了张史无前例的高价值卡牌,敲锣打鼓地庆祝了一番。
但你未必就真能收到。
这就跟直播间抽奖一个道理,主播们为了吸引人气疯狂 " 撒币 ",今天送苹果,明天送金条。
结果呢,迟迟不肯兑现。
在黑猫投诉上,好多消费者都遇到过这种骗局。
除此之外,直播间还有一种常见的套路,那就是 " 花手骗局 "。
前面这些骚操作,最起码玩家还能短暂体验过中奖的喜悦。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主播们的 " 暗箱操作 "。
主播最擅长当着观众的面表演 " 魔术 ",明明看到他们在镜头前剪开了卡牌包装。
然而,猝不及防,手一抖,出了镜头外,时长也就一两秒左右吧。别看就这么一个小动作,之后开出的只有垃圾卡。
所以说,赌徒永远干不过庄家。
他们不会让玩家拿到真正高价值的卡牌,而你在直播间看到的那些运气爆棚的大哥,不过是精心安排的托儿罢了。
所有观众在主播眼里都是待宰的羔羊。与其说是直播,不如说是在表演,就等你上套了。
这就是央视曾经曝光过的 " 球星卡骗局 "。
2023 年 4 月,长沙警方捣毁了一个直播抽卡窝点,当场逮捕多名嫌疑人,该团伙非法获利 293 万元。
他们在直播间宣称购买低价盲盒,就可抽中高价卡。有受害者在线抽了几万块钱,却连一张价值高的卡都没看到。
至此,一种小众而新兴 " 菠菜 " 方式,终于被搬上台面。
一些沉迷于其中的玩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上当受骗了啊!
然而,打掉了一个直播间,直播抽卡界就清净了么?
抽卡乱象何时休?
抽卡对于很多玩家来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兴趣爱好,而变成了一种 " 理财产品 ",特别是明星小卡。
明星小卡的出现,最初是为了满足粉丝们的收藏需求,但现在溢价非常严重。
比如,韩国当红女子组合 BLACKPINK 的小卡,一张普通的成员小卡在发行时仅售几十元,但现在最高已经被炒到上万元。
如今,很多手持小卡的玩家并不是明星的粉丝。他们将小卡当做一种赚钱的工具,通过倒卖来获取利润。再加上各路黄牛推波助澜,一张成本几毛钱的纸片被炒作成天价。
和风靡一时的 " 奥特曼卡 " 一样,这些明星小卡已经将收割的镰刀,伸向了小学生。
因为小孩自控能力本来就很差,再加上爱慕虚荣心理作祟,很容易上瘾。有的甚至从家里偷钱去买卡。
说到底,其实无论卡面内容是什么,售卖形式如何变化,都是一场资本的游戏。
你说它有收藏价值?我说它就是一张纸片,有锤子收藏价值。这不都是为了 " 割韭菜 ",人为赋予的吗?
就连明星本人无法理解这种逆天的 " 小卡文化 ",为什么几张普普通通的纸片能卖 2000 块?喜欢哪张图片,自己花几块钱打印不香吗?
别以为,拆到 " 限定 " 就能翻番赚,赚翻的永远是背后的庄家。
有这些钱,还不如买些实实在在,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比如前段时间果子体验过的暗影精灵 10 笔记本(点此阅读→移动端顶级处理器体验如何?暗影新品首发测评)。
暗影精灵 10 搭载了最新的第十四代英特尔 ® 酷睿 ™ HX 处理器 ,显卡可以从 RTX 4050 到 4080,提供丰富的组合,这一代在一线品牌中具有不小的竞争力,值得推荐!
参考资料:
新京报:明星小卡可卖上万元,未成年粉丝被 " 割了韭菜 "
TapTap 发现好游戏:比游戏更狠的直播抽卡,如何榨干傻子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