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小米425亿港元"闪电配股"背后的阳谋:豪赌造车与AI的生死时速,欢迎阅读。
财联社 3 月 25 日讯 ( 编辑 胡家荣 ) 小米集团 -W ( 01810.HK ) 在今日早盘受 " 先旧后新 " 配股影响,股价低开 5.53% 后持续承压。截至发稿,跌 6.23%,报 53.40 港元,与配售折让比例相近。
注:小米集团的表现
此次引发市场震荡的直接诱因,是公司早间发布的配股公告:拟通过 " 先旧后新 " 方式发行 8 亿股新股,相当于当前已发行股本的 3.2%,配售完成后新股占比将达 3.1%。
根据 53.25 港元 / 股的认购价计算,较前收盘价折让 6.6%,预计净筹资约 425 亿港元。公告显示,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业务扩张、加大 AI 及电动车研发投入,同时补充营运资金。
什么是先旧后新配售?
" 先旧后新 " 是港股市场中一种常见的再融资手段,具体流程如下:
流程高效性:大股东雷军先将所持股份借予上市公司配售,投资者当日即可交易,无需锁定期,较传统增发节省 2-3 周时间。
风险控制:采用旧股先行配售,总股本未立即扩容,有效控制股价波动风险。
成本优化:选择股价历史高位实施,显著降低部門募资成本。
此次配售对小米集团的股权变动会有哪些 ?
股权结构变化显示,配售完成后雷军持股比例将由 24.10% 微降至 23.4%,其他股东合计持股从 75.9% 稀释至 73.6%,新增投资者持有 3.1% 股权。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设计通过 " 借股 - 配售 - 发新股 " 的闭环操作,确保大股东权益不被实质性稀释。
机构称此次融资有助于汽车业务发展
花旗银行分析指出,此次融资具有战略必要性:截至 2024 年末,小米虽持有 31 亿元 ( 人民币 , 下同 ) 净现金及 393 亿元经营现金流,但电动车业务单台亏损达 4.5 万元 ( 全年净亏损 62 亿元 ) ,叠加 2025 年计划将汽车产能从 30 万辆提升至 35 万辆,AI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预计资本开支将突破 105 亿元历史高位。425 亿港元融资可有效缓解现金流压力,支撑 " 智能出行 +AIoT" 双引擎战略。
同时也有报道指出,短期股价承压主要源于 3.2% 的股本稀释效应,但中长期看,此举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有望下降 2-3 个百分点 ) ,加速 SU7 车型产能爬坡,并为即将启动的 2027 年海外汽车市场布局储备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