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科技经验:勉强达成年度目标的特斯拉,2024年会失去纯电车销冠吗?,欢迎阅读。
2023 年即将结束,这一年的新能源车市,以「地狱」难度开局,以「内卷」和「求新」为主旋律,以「强者恒强,格局将定」迎来收尾。
这一年,车圈发生太多太多的大事件:新能源补贴退坡、车企纷纷加入「价格战」、智能化如火如荼、自主品牌攀高端、华为系高举高打、增程式强势突围、海外品牌重注中国、中国品牌加速出海 ……
老势力变新、新势力变老,群雄逐鹿,热闹非凡。
12 月起,电车通推出「电车通 · 年度」专题,「聚焦 2023」系列将系统梳理 2023 年智能电车行业、品牌、新车、技术与人物,记录产业关键时刻、见证百年汽车变革、致敬时代创新勇者,敬请关注。
180.86 万辆!2023 年,特斯拉勉勉强强,凭借第四季度 48.45 万辆超高销量,总算完成了年度目标。
庞大的体量加上 38% 的同比销量增长,特斯拉的成绩似乎不错,但站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口,2023 年特斯拉没能继续「起飞」,反而暴露了更多问题!
回顾 2023 年特斯拉的表现,产品线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平淡!
新车型只是普通焕新而非换代,给网友们留下较深印象的信息,估计只有「触控挂挡」操作了。的确是「全新体验」,就是老司机的学习成本有点高。
其次,2023 款国行版 Model 3/Y 取消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雷达,也曾引发议论。但由于 2021 年起欧美各国、中国台湾等地区的特斯拉汽车已陆续取消雷达,国内消费者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反响不是特别强烈。
2023 年特斯拉的动作,基本在产业链,如锂矿资源回收的精炼、电池工厂建设、德国柏林汽车工厂投产,以及美国新工厂的建设等等。没有新技术、换代产品刺激网友,销量自然难以取得突破式增长,比亚迪汽车 2022 年销量 186.85 万辆的前提下,2023 年还能保持超过 60% 的增长,全行业只此一家。
当然,2023 年特斯拉汽车也不是没有别的收获,比如特斯拉冲击销量的最大依仗——降价促销。
2023 年 1 月,国内众多新能源车企抱怨原材料上涨,集体小涨价,特斯拉却来了一波反向操作,Model 3/Y 降价 3 万元左右。特斯拉降价战术效果显著,订单量蹭蹭上涨,导致其他车企不得不放弃涨价,加入了这场价格战。
尝到降价甜头后,特斯拉随后连续多次降价,而且是全球范围内普遍降价。特斯拉能够达成销量目标,离不开多次降价促销。
2023 款 Model 3 刚上市不久,进入 2024 年后立刻又来了一波降价,其中特斯拉 Model 3 后轮驱动焕新版售价下调 1.55 万元,Model 3 长续航焕新版售价下调 1.15 万元。
关于产品降价,特斯拉 CEO 马斯克在 2023 年 10 月 18 日的电话会议上表示,降价是为了降低消费者的负担,特斯拉会一直坚持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产品售价,以及降低消费者的车贷压力。
看似降价对于消费者是好事,但却有两种人极度不满!第一种人是老车主,尤其是刚提车不久的人,提车三天血亏三万,谁都不愿意。不过俗话说「老用户不如狗」,钱都交上去了,老用户也就失去了价值。可长此以往,难免对特斯拉的品牌形象造成影响。
第二种人则是投资者,降价难免伴随着净利润下降,2023 年马斯克已被迫多次在电话会议中向股东解释,净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原材料、运输、保修成本的影响,与降价关系不大。
2024 年开年两周,特斯拉市值暴跌 940 亿美元,已是投资者最好的回应。
2021 年及之前,特斯拉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2022,比亚迪反超特斯拉,但特斯拉依然是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2023 年,特斯拉暂时保住了纯电动汽车销冠,但也隐隐有了跌下王座的迹象。第四季度,比亚迪纯电车 52.64 万辆,首次超越特斯拉。季度销量超越后,随着二来的很可能是半年销量超越、全年销量超越 ……
过去比亚迪的确以插混车型为主,可我们都明白,混动车只是过渡产品,未来肯定还是纯电或者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比亚迪 e 平台 3.0、易四方,以及各种电池技术的发布,让我们看到「全球唯一三电全能造」的含金量。
考虑性价比,所有国外车企都不是自主品牌的对手,特斯拉发现降价是「销量密码」后疯狂使用,无限背刺老用户。然而降价促销治标不治本,短期内或许可以吸引到一批消费者,但降价总有尽头,而且产品上市不久就降价,是产品力不足的表现。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新能源汽车的黄金发展期即将过去,接下来才是与燃油车真正短兵相接的时间。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的情况变化足以说明问题,前些年国内纯电动车市场份额和涨幅碾压混动车,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 年国内混动车销量约 400 万辆,同比增长 43%,纯电车销量约 75%,同比增长仅 17%。混动车的市场份额,正逐步追上纯电车。
电池材料突破较慢,快充功率虽有进步,但也难以与加油相比,换电站建设成本较高,且大多数车企并未加入换电模式。更关键的是,一场降温让电动车变成了「电动爹」,纯电动车暂时难以满足拥有冬季或长途出行用户的需求。
可以预见,2024 年纯电动车增速会持续放缓,混动车型则能够保持较高甚至超越 2023 年的增幅。只有纯电动车的特斯拉,难免受到影响。改变,朝哪里改,是特斯拉必须面对的问题!
行业领袖马斯克明白特斯拉的处境,早已在思考变通之策,只是外国车企的行动力似乎有些不足。
马斯克的想法是,通过更便宜的 SUV 车型(缩小版 Model Y),下探 20 万元以内价位,与国产车竞争。在特斯拉电话会议上,马斯克已公开此事,该车明明可能是「Model 2」或「Model Q」,预计最快 2024 年投产。
特斯拉品牌价值高于许多自主品牌,若推出低价 SUV,相信会有不少消费者冲着特斯拉的品牌购买该车。
对于特斯拉,小通有两个建议。第一,提升换代速度。零跑汽车 CEO 朱江明曾表示,新能源汽车平均两年就要换代一次,赶不上就落伍。
的确,新能源汽车属于新物种,进步空间较大,几乎每年都能看到车企发布重磅新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远超燃油车。特斯拉 Model 3 发布于 2016 年,2023 款还只是改款,并不是换代。
特斯拉应当加速产品更新换代频率,以免设计理念和部分配置跟不上行业。相比特斯拉车主们,也不想自己的爱车总是被吐槽「毛坯房」吧!
第二,产品应当合理定价,不能靠频繁降价提升性价比。频繁降价对于品牌价值影响太大,倒不如产品上市发售时合理定价,可能会对净利润有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利大于弊。
增速放缓后,特斯拉依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二哥,品牌价值在新能源车企中无出其右。需要改变的问题,对特斯拉而言,难度也不高,至少今天来看,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中,只有比亚迪和特斯拉已确定可以成为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