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电影经验:质疑诺兰,理解诺兰,爱上《奥本海默》,欢迎阅读。
诺兰表示:《奥本海默》会是我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这部电影讲的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人物。
《奥本海默》整部电影散发出来的气质——放弃繁杂技法,一切为故事服务。这也是诺兰讲述奥本海默故事的核心,褪去对原子弹的好奇、对天才的滤镜,关注人物的成长与挣扎、自责与反省、荣耀与低落、情绪和野心。
8 月 30 日,克里斯托弗 · 诺兰的第 12 部长片《奥本海默》在国内院线上映。放眼全球,鲜有导演能够如诺兰这般部部精品,在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上做到了绝妙地平衡,具备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他有 8 部电影入围了 IMDb TOP250,全球累计票房过 50 亿美元,《奥本海默》延续着这样的传奇。
国内上映 6 天,《奥本海默》票房 2.3 亿,豆瓣评分 8.9。微博上,# 奥本海默 # 的热搜词条阅读量 6.8 亿。国外,该片全球票房累计 8.9 亿美元。
影片改编自传记《美国普罗米修斯:罗伯特 · 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讲述了 " 原子弹之父 " 罗伯特 · 奥本海默 " 二战 " 时领导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以及改变人类历史进程后,奥本海默面临的种种困境。
制作上,诺兰坚持实拍,摄影使用了 IMAX 画幅的 70MM 尺寸的胶片,特制了 65mm 的黑白胶卷。诺言自言," ‘三位一体’核爆测试带给人类的震撼、可怕与美丽是一种危险的存在,只有在真实的爆破中才能给观众带来真实的紧张感。"
主演奥本海默,由诺兰的老搭档吉里安 · 墨菲饰演;钢铁侠小罗伯特 · 唐尼饰演原子能委员会创会成员之一的路易斯 · 施特劳斯;马特 · 达蒙饰演曼哈顿计划的总负责人。
顶级配置,堪称年度最值得期待的电影。诺兰也曾在多个场合表示," 这会是我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这部电影讲的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人物。"
超高的口碑和巨大的市场关注度之下,《奥本海默》同样争议不断。奇观、腦洞、烧腦一直是诺兰电影的主要风格,但《奥本海默》有占比 90% 以上的对话戏,平实简单的故事,庞大的人物群像,直白又深刻的主题表现,与诺兰的前作似乎不同。但深究之下,我们可以看到这仍然是一部非常 " 诺兰 " 的佳作。
" 很不诺兰 "
诺兰电影三大有特点,但是在《奥本海默》中,这些似乎不再存在。
首先是淡化奇观。此前,诺兰在电影《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中打造诸多震撼人心的画面。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奥本海默如何造原子弹、如何进行物理实验的部抽成为了很多观众最为期待的爆点。但是诺兰并未将重点放在奇观上,甚至将" 武戏文拍 ",用了大量留白处理爆炸戏。
此外,该片拍摄了大量的人物对话戏,有观众甚至将此称为 3 小时高难度的听力考试。片中用了大量篇幅展示奥本海默的内心世界,他的读书时的焦虑不安,工作时的深思和犹疑,午夜梦回时的艰难抉择。物理学中的奇观部分,也成为了奥本海默内心世界的外化。
其次是烧腦褪去。《记忆碎片》中时空被完全打乱,《盗梦空间》里时间层层嵌套,《星际穿越》里不同时空在黑洞中相遇,《信条》里时间多次逆流。诺兰致力于在电影中重构时间和空间,乐此不疲的编制出复杂的故事迷宫,让观众寻找谜底。
而在《奥本海默》中,诺兰主要用了两条线奥本海默的主观视角(彩色画面)、施特劳斯的旁观视角(黑白画面)两条线,通过倒叙的方式回顾他的一生。影片结尾部分,黑白和彩色部分的交叉剪辑令整部电影都有了交融和升华,十分精彩。整体来说,观影门槛不高。
诺兰也在采访中解释过这样做的原因:" 我喜欢的电影是既能营造一种体验、让观众产生情感投入,又能留下问题让人可以继续探索,比如重看一遍,或者去读相关的历史。如果电影连第一遍都无法让人们充分参与进来的话,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回去再看一遍。" 如果说诺兰的电影致力于让观众揭秘,这次则直接将答案放在了片头。
高概念是诺兰电影中的最大特质之一,此次同样选择弱化。《盗梦空间》中的多重梦境,《星际穿越》中的重力黑洞理论。但《奥本海默》中,量子力学、原子弹爆炸等理论都被轻轻带过,反而是奥本海默的政治立场、爱情婚姻等部分被大量展现。
电影开篇,诺兰在奥本海默的画面中写了 " 裂变 ",路易斯 · 斯特劳斯的画面里,写了 " 聚变 "。这两个物理反应,对应着两个人在审判席上人物所处的状态。奥本海默被审问时,诺兰使用了一个浑身赤裸的镜头展示他的精神状态。诺兰也在采访中透露,为何会使用" 很不诺兰 "的方法处理这些内容," 我想要大家置身于他的头腦,生活在他的思想中,一同去经历那些不可思议的历史时刻和不可调和的道德困境。"
相较于片中的原子弹爆炸,诺兰更在意的是如何呈现出奥本海默的内心世界,因此将玄妙的量子世界景观与奥本海默的内心世界相结合,做了奇妙的映照。
也很诺兰
" 核爆后产生核裂变的连锁反应如果不停止,那么世界将会被毁灭。"《信条》中,诺兰通过角色之口点出了奥本海默人生中最大的困境之一。
《信条》的杀青派对上,诺兰收到了一本奥本海默的演讲集。书中,奥本海默说:在用粗俗、幽默、夸饰都不能完全消减的意义上,物理学家已经知晓了罪恶,而这份知识是他们不能失去的。
奥本海默话中的纠结无助、痛苦与愧疚、无力与宿命感,深深的击中了诺兰。诺兰在采访中说," 他是一个参与并推动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改变的人,一个穿过爱因斯坦打开的大门,彻底改变了我们思考现实的方式的人。"
" 在历史中从来没有一刻是像那一刻一样,整个世界都因此发生变化。奥本海默在历史中是非常重要,而他的故事还没被搬到银幕上。作为导演和制片人,肯定希望寻找到这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重要的人身上,充满了人性的冲突。"
片中的重场戏 " 三一核 " 测试的原子弹爆炸后,诺兰用 20 多秒的安静,展现奥本海默当时所处的内心世界,他在静默中等待着一切。
诺兰谈及此刻说," 那绝对是令人惊叹的一部分,我在爆炸后用安静填满画面,就像人类呼吸一样安静。它持续了应该是 25 秒,但对我来说很长。这不仅仅是一个物理事实。之前没人见过这种场面,每个人都被震撼了,那部分的安静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力量感,其中有一种敬畏,这是美丽和危险的结合。"
这一刻,也映照着片中提到的链式反应。
链式反应指核物理中,核反应产物之一又引起同类核反应继续发生、并逐代延续进行下去无休无止的过程,最终地球毁灭。试爆原子弹中,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 " 无限趋近于零 ",但结果过于恐怖。
当原子弹在日本被引爆后,奥本海默正在台上演讲。突然之间,欢呼声被核爆的白光截断,奥本海默的主观视角中开始出现日本核爆炸的场景,他踩着被烧焦碳化的尸体往外走,看到了被原子弹伤害的人在哭泣、在挣扎、在备受折磨 ......
这时,观众看到了奥本海默内心的 " 核爆 ",而这,显然是比原子弹核爆更重要,更值得关注。
由人出发,由人落地,诺兰在电影主题和人物塑造上完成了闭环结构。摒弃前文提到的奇观、烧腦、高概念等特质,转而以最妥贴、直白、多义的方式塑造奥本海默,这样的做法,依旧很诺兰。
《盗梦空间》中男主手上的戒指,掉在地上的弹壳。《星际穿越》中女主的手表。这些都是影迷们津津乐道的细节。《奥本海默》中,这些细节依旧存在,只是以更日常的形式体现。拍摄奥本海默的青年时代时,镜头带过了诗人 T.S. 艾略特的诗集《荒原》,诗中的内容,似乎也是奥本海默一生的注脚:世界就这样告终,不是嘭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
奥本海默的女友琼吟诵了《薄伽梵歌》的诗歌: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当原子弹爆炸时,奥本海默默念着《薄伽梵歌》中的另一句话 :" ( 这位灵魂伟大者 ) 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
冥冥之中,这两句诗映射着奥本海默的一生,是万能的神,也是毁灭世界的魔。故事简单,但内容具备多义性、暧昧性、深刻性,不同的观众各取所需,这是好电影的重要特质之一。
片中,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在海边的谈话作为重要的秘密,直到结尾才揭开,内容不过是简单的谈话,并未涉及他人。这种平实和简单,如同《奥本海默》整部电影散发出来的气质——放弃技法,一切为人、为故事服务。这也是诺兰讲述奥本海默故事的核心,褪去对原子弹的好奇、对天才的滤镜,关注人物的成长与挣扎、自责与反省、荣耀与低落、情绪与野心。让人物落地,这样的人与今天的我们一样。
电影拍的是人,能够在电影院中通过看奥本海默的故事反思,是观众的幸运。
影帝诞生?
《奥本海默》中的主演基里安 · 墨菲曾是话剧演员,与诺兰合作多次。谈及此,诺兰说," 基里安 · 墨菲的非凡才华显而易见,这次终于有机会让他成为主演,充分发挥他的才能。"
片中,基里安蓝色忧郁的眼神惊恐不安中透着纯真,消瘦的五官自带威严锐利的气质,让人一眼难忘,自带不凡气质。刚开始接下角色时,基里安也曾怀疑自己能够演好,诺兰一句话让他理解到了人物内心:奥本海默是一个在雨滴间舞蹈的人。
左基里安 · 墨菲,右奥本海默
理性与感性,浪漫与严谨,世界与自己,伟大与平凡 ...... 这些矛盾又统一的特质在奥本海默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诺兰要在大银幕上呈现的,便是一个处在挣扎和变化中的真实的人。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理解片中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手持特写镜头。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人物的微表情,还原观众的视角。
片中,诺兰用了大量的细节展现奥本海默内心的想法。他在实验室紧盯着苹果时的期待,午夜梦回时躺在床上的焦虑,见到心动女孩时的紧张和期待,思索核爆问题时的恐惧和不安。这些丰沛且真实的细节,成为了大银幕上最动人的存在。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拥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诺兰,此前常常会让电影中的其他元素盖过演员的风采。此次,基里安 · 墨菲能否凭借着精彩完整的人物故事和精湛的演技,冲击奥斯卡影帝,值得期待。
此外,片中有大量的明星出演。对此,诺兰说," 明星扮演的是数十位 20 世纪最重要的决策者和推动者,我不想通过合并角色来走捷径。将一位历史人物的思想或创新归功于其他人都是不公平的。"
诺兰也对片中演员的表演赞不绝口," 他们到片场时已经了解了角色以及自己能贡献什么,我们可以进行即兴创作和排练,在决定把摄影机放在哪里之前,尝试不同的想法。"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小罗伯特 · 唐尼的表演,他在在片中从眼神到肢体极好的诠释出了一位渴望认同和成功的政客形象。唐尼自言," 这是我演绎生涯演过的最好的角色。"
参演《奥本海默》的艾米丽 · 布朗特和马特 · 达蒙曾在采访中被问到,什么时候会觉得自己出演的电影很重要,会是人们一直讨论的那种电影?
两位演员不约而同地回答,接到诺兰电话的时候。
而今天,我们可以在大银幕上看到诺兰的《奥本海默》,看到一群演员出演的优秀电影,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幸运。
诺兰写《奥本海默》剧本时努力让自己用奥本海默的眼睛看世界," 我在寻找一种方法,使读者,使我自己,使整个项目都能清楚地看到,我们将从他的角度看到一切。我走进来,我坐在桌子旁,我做了这样的事情。"
如今看来,诺兰显然做到了,他让无数观众在电影院中体验到了奥本海默的人生。而关注该片的争议也与奥本海默的一生形成了奇妙的互文:它正在发生,也必将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和理解。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