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AI社交来了,微信慌了吗?,欢迎阅读。
文 | 市值榜,作者 | 武占国,编辑 | 何玥阳
一场关于 AI 社交的大战,正在拉开序幕。
近日,QQ 内测 "AI 聊天搭子 ",包含了不同类型的虚拟角色,前不久抖音也上线了 " 话炉 ",去年 11 月美团上线了 WOW。包括传统社交巨头腾讯,以及其他大厂抖音、美团、百度,都开始亲自下场,准备这场 AI 社交大战。
社交赛道混战屡见不鲜,无论是微信在熟人社交的崛起,还是陌陌在陌生人社交领網域 " 占山为王 ",都伴随着腥风血雨、死伤无数,大家都想来社交市场分一杯羹。
现在 AI 正在重塑一切,机会似乎又一次摆在了互联网大厂面前。去年,马化腾在回答有关 ChatGPT 的提问时就表示,AI 是互联网百年不遇的机遇。
那么,AI 会颠覆现有社交产品的形态吗?
AI 如何改变社交?
社交,是群居动物永恒的需求。
从远古时代的猿猴通过梳毛联络彼此感情,到农业社会通过书信联络、彼此交流,工业社会通过电话、传真可以进行实时的交流,再到互联网时代,大众通过互联网进行社交,社交方式一直在变,但 " 线上 " 的社交永远无法替代真实世界的社交。
互联网、AI 的到来,让线上的社交无限接近线下社交,未来随着 XR、AI、机器人的发展,虚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真切,与现实世界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社交也将产生新的形态。
互联网时代,社交产品做的是人和人的连接,以及 " 人 - 内容 - 人 " 的连接。国内像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陌陌,国外像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Snapchat 等社交产品,大多都有人和人以及 " 人 - 内容 - 人 " 的连接功能。
区别在于关系链的强弱、互动频次的高低。
微信、Facebook 属于关系链强、互动频次高的社交軟體,陌陌、Soul 等属于弱关系、少互动频次的社交軟體。微博、抖音、快手等产品则更多的是 " 人 - 内容 - 人 " 的连接,也是一种单向强关系链,互动频次则相对于微信弱了很多。
在以上场景,AI 大多只能扮演辅助社交的角色,比如微信里的语音转文字,是利用了 AI 语音识别功能,抖音的智能推荐系统利用了 AI 智能推荐功能,它们对传统社交产品的影响,更多是工具型的影响。
AI 作为工具辅助社交,只是 AI 社交产品的初级阶段。
AI 改变社交的中级阶段,是人与 AI 的社交,或者是 AI 与人的社交,这也是当前大厂、小厂,最重要的赛道,新上线的 AI 社交軟體,包括 QQ 正在内测的 "AI 聊天搭子 ",抖音推出的 " 话炉 ",国外非常火的 Character.ai,还有 Talkie 和星野,大多集中于这个领網域。
最火赛道:人与 AI 社交
世纪之交,赵本山和宋丹丹合作的小品《钟点工》,讲述了儿子给不适应城市生活的父亲,请了一位钟点工来陪她唠嗑的事儿。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人的生活、思维都走向碎片化,哲学家马尔库塞,对这种人被异化的现象做了诸多批判,这位父亲遇到的就是类似的问题。
现在,AI 的出现似乎正在解决这些问题,正如机器自动化取代了流水线上的工人,大模型的出现,也可能取代人类知识型的劳动。
AI 在社交领網域的应用,则是正在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当 AI 出现时,也就不需要钟点工宋丹丹陪赵本山唠嗑了。
最先火起来的 AI 社交产品是 Character.AI (以下简称为 C.AI),SimilarWeb 数据显示,C.AI 的浏览量仅次于 OpenAI 的浏览量,成为 ChatGPT 之后最火的产品。
C.AI 的出现,也如 ChatGPT 类聊天机器人一样,引来了大量模仿,比如国内的星野、抖音的话炉、腾讯的 QQ"AI 聊天搭子 "、筑梦岛,还有百度的万话、美团的 WOW 等。
这些产品大多是搭建一个平台,就像 GPTs 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创建个性化的 AI 聊天机器人,在 AI 社交平台上,用户也可以创建独特的 AI 聊天角色,比如星野上有些 AI 聊天角色,互动次数已达上亿次,粉丝积累已有数万人。
目前的产品大同小异,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参数赋予人物不同背景故事、人物性格、人生观、世界观等。比如人物形象上,星野可以根据用户上传的照片或用户简单的描述,自动生成智能体的外形、更丰富的背景介绍等,只需十几秒钟就能成功创建一个人物角色。
抖音的话炉也是类似的逻辑,不过目前还未上线用户创建角色的功能,和抖音类似,话炉可以根据用户兴趣自动推荐智能体。
总体上看,关系链弱、互动频次高,是这类产品的特色,所以目前的 AI 社交产品和传统的社交产品只是错位竞争,和其他比如强关系链和高互动频次的微信等产品,并不构成直接的竞争。
如果这一类 AI 社交产品,未来能积累大量用户,并上线这样的功能:用户可以制作和训练一个的 AI 分身,它的性格、人生观、世界观和用户的几乎一模一样,那么就一定会和微信等社交軟體形成竞争关系。这也就是 AI 社交的高级阶段。
国外已有的陌生人社交軟體 Teaser 便已上线了 AI 替你社交的功能,别人想认识你,可以先通过与你的 AI 分身聊天,来了解你。双方也可以通过两个 AI 分身先进行初步交流,在这个过程中,AI 分身可以帮你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社交以及虚假诈骗等信息,同时还能帮你联系到更有价值的社交关系,向强关系链跨越。
当然这需要 AI 继续进化,只有上升到更高级的 AI 功能,有了更多的用户基础,AI 才有可能挑战现在社交軟體生态。
目前 AI 社交最重要的目标,一方面是提升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创新玩法获取更多的用户,以及实现商业化。
关键能力:AI 社交商业化
AI 社交的商业化目前有两条路径,一个是订阅制,类似 C.AI,另一个是引入游戏变现的方式——抽卡制,类似星野。
第一,C.AI 的订阅制,目前用户付费意愿不高,未来存在多种变现途径。
C.AI 的订阅用户可以跳过等候室优先和 AI 聊天,更快得到响应。但目前,用户使用免费版时进入等候室的情况并不常见,响应也足够快,因此没有足够的动机去购买付费版。
此外,付费用户还能获得 C.ai+ 社区的访问权限和优先体验新功能,比如去年 10 月 C.AI 上线了群聊功能,只有订阅用户才能有限体验,只有增加付费会员更多的独有权益,或限制免费用户的使用权限,才能显著提高用户的购买动机。
使用 C.AI 的体验,类似现在阅读小说、玩密室逃脱游戏一样。
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场景与 AI 对话,比如都市、爱情、武侠等不同类型的情景,也可以根据剧情通过 AI 旁白設定的情景,做出不同的选择。比如在荒岛求生的剧情中,用户碰到了野兽,AI 会让用户选择是否与野兽搏斗,然后会有不同的剧情发展,就像本人在做探险。
这样的情景設定,就给 AI 社交打开了更多的变现空间,首先可以通过付费游戏,如果用户增长能破圈,也还可以有广告变现等等。
第二,星野通过星念和类似游戏的抽卡,以及会员订阅变现。
星野产品虽然只做了 C.AI 中与 AI 角色对话的场景,但是其对话体验比 C.AI 更丰富。
用户如果对 AI 的回复不满意,可以让 AI 重说,也可以回溯到某一个位置继续对话,或者直接消除所有对话,用户和 AI 的对话,还有记忆、评价和事件簿等功能,可以记录共同发生过的故事。AI 的回复也可以语音播放,整体沉浸感更强。
除了订阅体系,星野还引入了游戏的变现方式,比如用户可以通过花钱抽卡的形式购买专属的 AI 角色星念(类似明星海报),星念也能在 AI 角色的橱窗出售。从星野的海外版 Talkie 看,从去年 6 月上架到今年 1 月底,安装用户数已近 1000 万,日活接近 100 万,而新用户留存高达 40%。
虽然星野、Talkie 做得不错,但目前总体上看,大多数 AI 社交軟體都存在大模型会重复用户发言、有上下文限制,动漫角色有人设但无剧情记忆等问题,导致 AI 角色扮演类产品中的 NPC 显得 " 智商不够 ",影响用户体验。
即便 AI 社交产品提供了新颖的功能,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 成王败寇 " 的故事一直在上演,在 AI 时代,谁又是 " 王 ",谁又是 " 寇 " 呢?显然,故事才刚刚开始。
虽然微信有足够宽的护城河,但是当 AI 发展进入到高级阶段时,微信可能就该急了。
参考资料:
[ 1 ] 《马尔库塞批判理论分析——基于〈单向度的人〉》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韵璇
[ 2 ] 《你所交流的,或许并不完全是人类,AI 正在 " 入侵 " 社交应用》机器之心
[ 3 ] 《7000 字长文深度剖析:AI 社交产品真的懂社交吗?》 一辆赛蚂蚁
[ 4 ] 《万字长文:为什么 AI 陪伴产品都想抄星野?》 Super 黄
[ 5 ] 《AI 出海明星—— Talkie 的 " 崛起 " 之路》 宸思录
[ 6 ] 《AI 社交产品能打败微信吗?》 商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