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华尔街专栏:透过曾经被炒作的互联网技术,看今天 AI 热潮的未来,欢迎阅读。
作者 | AI 工作坊
来源 |AI 深度研究员 管理智慧 AI+
咨询合作 | 13699120588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25 年前,纳斯达克指数创下历史新高,标志着互联网泡沫达到顶峰。当时,这个指数在五年内暴涨了 500% 以上,但随后泡沫破裂,让许多投资者损失惨重。今天,当我们看到 AI 技术热潮时,很多人担心历史会重演。但互联网泡沫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尽管当时许多公司倒闭了,但互联网技术确实改变了世界。
" 最伟大的想法往往诞生于最疯狂的时代,只是需要时间才能被世界理解。"
互联网泡沫的教训:失败中孕育的巨变
2000 年左右,许多互联网公司迅速崩溃。比如 Pets.com,这家在线宠物用品零售商曾在超级碗投放昂贵广告,其标志性的袜子木偶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却在上市后 9 个月就倒闭了。又如 Webvan,这家在线杂货配送公司烧掉了 8.3 亿美元后破产,当时人们嘲笑 " 谁会在网上买菜?",而现在它的商业模式却被亚马逊 Fresh 和 Instacart 成功实现,在疫情期间更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必需。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 · 贝索斯曾经说过:" 当创新的种子被播下时,人们往往会高估短期影响,而低估长期影响。" 这句话精准地描述了互联网泡沫的本质。
从长远来看,那时的巨额投资为今天的数字世界奠定了基础。如今全球最有价值的七家公司中,有六家都是在互联网时代诞生或发展起来的:苹果、微软、亚马逊、Alphabet ( 谷歌母公司 ) 、Meta ( 脸书 ) 和英伟达,它们的市值一直高居市场榜首。
"真正的创新不是被一时的市场情绪定义的,而是被它对世界的长期影响所定义的。"
这种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为 " 良性泡沫 "。与没有实际价值的 " 恶性泡沫 "(如 17 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热潮或 20 世纪 90 年代的豆豆娃热潮)不同,良性泡沫虽然短期内令投资者受损,但长期看却推动了真正有价值的技术发展。
基础设施革命:看不见的财富种子
著名投资人马克 · 安德森曾说:" 軟體正在吞噬世界。" 而支撑这一 " 吞噬 " 的正是互联网泡沫时期建设的大量基础设施。
互联网泡沫时期建设的大量光纤网络,就像早期的电网、铁路和运河一样,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基础。例如,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公司之一 GlobalCrossing 在 2002 年申请破产,但它铺设的海底光缆却仍在今天的互联网通信中发挥作用。同样,WorldCom(后来的 MCI)虽然因为会计丑闻倒闭,但它建设的骨干网络成为了今天互联网高速公路的一部分。
创新经济学家卡洛塔 · 佩雷斯指出:"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经历狂热、崩溃和成熟的周期。泡沫破裂后留下的基础设施,往往成为下一轮技术繁荣的土壤。"
如今的 AI 公司也在进行巨大投资,特别是购买英伟达生产的 GPU 芯片。一块用于 AI 计算的英伟达 H100 芯片价格高达 3 万美元以上,实际在市场上的平均售价高达 4.5 万美元。但 OpenAI、谷歌、Meta 等公司却争相购买。英伟达因此已经成为全球最值钱的公司之一。微软仅在 2023 年就投入超过 100 亿美元建设 AI 基础设施。
" 今天看似疯狂的投资,可能是明天革命性变化的基石。"
AI 能否真正提高生产力?从奢侈品到必需品
关键问题是:这些 AI 投资能否像互联网一样,真正提高社会生产力?
目前已有一些积极迹象。谷歌搜索引擎通过 AI 变得更智能,准确回答问题而非仅提供链接;GitHubCopilot 等 AI 工具可以帮助程式员更快地编写代码,有研究显示它能提高开发效率达 55%;Claude 和 ChatGPT 等 AI 助手可以撰写求职信、总结会议内容,甚至帮你规划旅行路线。微软推出的 Copilot 人工智能助手已经能够帮助普通用户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有企业用户报告工作效率提升了 20-30%。
OpenAI 首席执行官萨姆 · 奥特曼表示:"AI 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生产力倍增器。它会让每个人都能完成以前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完成的事情。"
不过,并非所有 AI 公司都能成功。以聊天机器人公司 Character.AI 为例,它虽然估值达到 50 亿美元,但据报道每月仅在伺服器上就花费约 1000 万美元。红杉资本的投资人戴维 · 卡恩警告:" 许多 AI 初创公司面临巨大的现金缺口,它们的收入远远落后于支出。" 他预测,未来将有一波 AI 公司倒闭潮,因为许多公司收入不足以支撑巨大的数据中心成本。
" 真正的革命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当这项技术从奢侈品变成必需品的那一刻。"
失败中的创新火种:前瞻性思维的胜利
著名风险投资人彼得 · 泰尔有句名言:" 我们想要的是 0 到 1 的创新,而不是 1 到 n 的复制。" 互联网泡沫期间,许多公司虽然失败了,但它们的 0 到 1 创新思想却在未来开花结果。
1994 年,GeneralMagic 公司推出了第一代智能手机 MagicLink,它拥有触屏和联网功能,甚至可以发电子邮件和传真,但因为当时条件不成熟而失败——当时移动网络速度极慢,一个简单网页可能需要几分钟才能加载完成,一台设备售价高达 800 美元,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
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 · 沃兹尼亚克评价说:"GeneralMagic(通用魔术)可能是硅谷历史上拥有最多天才的公司,却也是最大的失败之一。但它的 DNA 存在于今天的每一部智能手机中。"
该公司的创始人马克 · 波拉特所设想的触屏手机概念最终在 2007 年的 iPhone 上实现了。该公司的工程师们后来创造了划时代的产品:托尼 · 法德尔主导开发了 iPod 和 iPhone,安迪 · 鲁宾创建了安卓系统,这两个作業系統如今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绝大部分。梅利莎 · 梅尔(MeganSmith)后来成为奥巴马政府的首席技术官。
" 创新者的命运就是被当代人嘲笑,被后代人铭记。"
有趣的是,GeneralMagic 当年还有一个未完成的创意:名为 "Portico" 的 AI 助理,它能帮人们管理日程和完成任务。当时负责这个项目的工程师约翰 · 詹南德雷亚如今已成为苹果公司的 AI 负责人,负责开发苹果的智能助手技术。20 年后,他当年的构想在 AI 助手的形式中得到了实现。
历史的螺旋式上升
华平投资集团前副主席比尔表示:" 一个技术是否能产生长期价值,不在于它一开始有多热门,而在于它最终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无论 AI 热潮是否最终成为泡沫,专家预计 AI 技术将像电力取代蒸汽机一样,再次提升社会生产力。就像亚马逊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股价曾暴跌 95%,但最终成长为全球电商巨头一样,今天的 AI 技术也可能在经历调整后实现真正价值。
"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押韵。今天的 AI 热潮不是互联网泡沫的重演,而是技术进化的下一个阶段。"
大量资金涌入可能会让一些公司倒闭,但它们的创新理念和技术基础设施将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最终让整个社会受益。
在这个意义上,即使今天的 AI 热潮最终被证明是一场泡沫,它也很可能是一场 " 良性泡沫 " ——就像互联网泡沫一样,它将为未来数十年的发展铺平道路,创造新的生产力工具,重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参考资料:https://www.wsj.com/tech/ai/what-the-dot-com-bust-can-tell-us-about-todays-ai-boom-c78482e7
来源:官方媒体 / 网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