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逼近400亿,福耀玻璃又创历史新高!,欢迎阅读。
文丨泰罗
近期,福耀玻璃披露了年报,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392.52 亿元,同比增长 18.37%;净利润 74.98 亿元,同比增长 33.2%,均创历史新高。
目前,福耀玻璃 A 股市值超过 1500 亿。
从福耀玻璃 1993 年上市以来,公司业绩常年保持不错增长势头。营收规模从 1 亿出头增长至 2023 年的 331.6 亿元,归母净利润从几千万膨胀至 2023 年的 56 亿元。
当然,公司也遭到过一些波折。尤其是 2018-2020 年,公司营收停滞不前,归母利润下滑严重,从 41.2 亿元跌至 26 亿元,累计跌幅高达 37%。
究其原因,一是玻璃价格因供需问题处于相对低位水平。二是 2020 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汽车销量骤降 13%,其中美国市场创十年新低,欧洲多国下滑超 25%。
从 2021 年开始,虽疫情尚未散去,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爆发,带动汽车玻璃需求大幅回升。此外,玻璃价格亦不断上涨,拉动业绩重回高增状态。2021-2023 年,营收、利润年复合增速高达 18.5%、33.8%。2024 年一季度,更是同比大增逾 25%、51%。
再看盈利能力。2018-2023 年,福耀玻璃毛利率从历年高位的 42.6% 波折下滑至 35.4%。净利率从 20.3% 下滑至 17%。后者下滑幅度较小,可见三费费率控制较好。
公司毛利率下滑并不是因为终端汽车玻璃价格下跌,相反整体维持上涨态势。市值观察认为,这主要系上游能源以及纯碱价格大幅上涨,对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压力。
其实,2023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板块毛利率仅 18% 左右,净利率仅 5% 左右,远低于福耀玻璃的盈利水平。再与同行对比看,公司毛利率反超信义玻璃,远高于海外竞争对手的板硝子、旭硝子以及圣戈班。
一家公司过去表现优秀,不代表着未来依旧如此。未来,福耀玻璃业绩要保持良好增长,需要有行业层面的支撑。很幸运的是,全球汽车玻璃是一门垄断大生意,且壁垒颇高。
2023 年,全球汽车玻璃市场规模突破 150 亿美元。伴随汽车销量小幅增长以及玻璃价格中枢的抬升,未来仍有不小增量蛋糕。
其实,全球汽车玻璃已经呈现高度垄断的市场格局。据 Marklines 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 TOP5 厂商分别为福耀玻璃、旭硝子、板硝子、圣戈班、信义玻璃,市占率分别为 28%、26%、17%、15%、8%。其中,福耀玻璃在中国市场独占 65%。
这也意味着几大厂商将持续瓜分该市场大蛋糕。内部之间,恒者恒强趋势也较为明显,福耀玻璃有望继续扩大市占率水平。据人民网援引机构数据显示,2023 年已上升至 34%。
造成当前垄断格局最重要的原因,是汽车玻璃的生意壁垒非常高,这种重资产模式会阻碍行业外资本蜂拥而入。
因为玻璃易碎,运输成本高,一般汽车玻璃厂商都会在整车厂附近建立制造工厂。这就导致了要想拿到更多市场份额,产能布局必须是分散且全球化。并且,玻璃产线投入是巨大的。在欧洲、美国、中国建立一条年产能在 400 万平方米的生产线,大致需要 4000 万欧元 -6000 万欧元、7000 万美元以及 2 亿元人民币。
福耀玻璃之前在美国计划产能 550 万套 / 年,投资额就达 4 亿美元。如此重资产模式,且产生效益不确定性又大,令场外资本望而生畏。
此外,汽车玻璃定制化需求高,对供应商的设计、开发、配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汽车玻璃产品一直在更新,需要厂商不断投入研发推高附加值产品,满足市场需求。2019-2023 年,福耀研发投入从 8.13 亿元增长至 14 亿元,研发费用率多保持在 4% 的水平上。
此外,从供应商认证到最终定制化产品面世,周期往往会高达数年之久。一旦双方建立了合作关系,绝大概率会覆盖新车车型整个生命周期,也让竞争对手难以切入进来。
可见,汽车玻璃行业壁垒颇高,市场格局便会逐步走向垄断化趋势,在场玩家可以独享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从这个维度看,福耀玻璃未来还能够继续吃行业红利。
全球汽车玻璃市场规模巨大,且市场格局又好。福耀玻璃作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汽车玻璃企业,未来业绩料将保持较高增长。这可以从量、价两个维度来进行前瞻性分析。
第一,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拉动单车玻璃需求,将支撑福耀玻璃销量增长。
2023 年,全球汽车总销量为 9272 万辆,同比增长 11.9%,较 2019 年增长 0.7%,较 2017 年历史巅峰少 3.1%。伴随着疫情伤疤效应消散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全球汽车销量料将持续增长,但整体增速会比较慢。
此外,单车玻璃使用量仍可期待。以史为鉴,20 世纪 50 年代,汽车单车的玻璃面积仅为 2.2 平方米,到 21 世纪以后已增长至 4.2 平方米。
未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天幕玻璃渗透率的不断抬升,有望继续增加单车玻璃面积。要知道,小天窗玻璃面积仅 0.2-0.6 平方米,全景天窗玻璃面积为 0.5-1.2 平方米,而全景天幕玻璃面积高达 1-2 平方米。
2023 年 11 月,中国汽车市场天幕玻璃渗透率为 14%,而 2021 年初仅 2% 左右,有机构预测到 2025 年渗透率将高达 55% 以上。在该细分领網域中,福耀玻璃在国内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上占比达 91%、89%(2021 年数据)。这一波玻璃产品更新趋势,福耀玻璃将会是受益者。
为了应对未来潜在增长需求,福耀玻璃仍在全球多地进行产能扩张。目前,海外产能为 680 万套,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俄罗斯,国内产能 3400 万套,分布在福清、长春、重庆、上海、广州等地。2024 年初前后,福耀玻璃分别斥资 32.5 亿、57.5 亿在福建、合肥大力扩充玻璃产能。
第二,福耀玻璃单价持续上涨,且有进一步上涨空间。
2016-2023 年,福耀玻璃的单平米价格从 152 元上升至 213 元,年复合增速为 4.94%。
伴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快速发展,汽车玻璃产品更新明显,尤其是天幕玻璃以及 AR-HUD 前挡风玻璃(PS: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即驾驶员视线区網域内合理叠加显示一些驾驶信息,比如仪表盘数据、导航影像等)。
过往,传统天窗玻璃单车在 100 元左右,全景天窗玻璃上升至 300-800 元,而天幕玻璃进一步上升至 900 元左右。普通前挡风玻璃在 200 元左右,而 AR-HUD 前挡风玻璃则要 1000 元左右。要知道,中高端车型 AR-HUD 逐步变成标配。
在价维度方面,福耀玻璃也早在制造成本端有所动作。为了保证供应以及节约成本,福耀玻璃在多地建设浮法玻璃产线,自主供销比例高达 90% 以上(浮法玻璃占汽车玻璃成本的 34%)。更进一步的是,公司开始布局更上游的硅沙厂,已在海南、湖南、内蒙古、辽宁拥有四大工厂,进一步降低玻璃生产成本。当然,除浮法玻璃外,能源、纯碱等原材料成本亦有不小波动风险,公司无法掌控,可能会对生产成本造成较大影响。
简而言之,公司汽车玻璃单价因产品更新有望继续上涨,且公司还往上游进行业务延伸,试图持续降低生产成本,两者均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利润空间,驱动盈利能力走强。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