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中国物流,还能怎么更新?,欢迎阅读。
11 月 28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政策例行吹风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领导主持,并邀请了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铁集团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共同解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根据规划,到 2027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率力争要降到 13.5% 左右,相较 2023 年的 14.4% 进一步下降 0.9 个百分点。目标达成后,预计每年可节省 1 万亿元以上的社会物流总费用。这将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
提出目标的同时,官方特地强调了两个前提:保持制造业比重的基本稳定、保障物流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
如何在运价、人工已接近极限的情况下,合理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是一个考验机制改革与企业担当的好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时,企业们会给出自己的答案,各自不尽相同。而这些答案的依据,往往是从基因里带出来的。
一、物流高效率标杆
物流创造价值的方式就是降本增效。
生产的价值体现在满足社会所需,以及创造出来的增值溢价。而物流不一样,物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来推动经济发展上。
零售企业肩负着端到端的商品储运过程,通常是社会物流体系的集大成者。观察全球零售企业的物流周转水平,可以看出社会物流的 " 顶流水平 " 成色。这些最高水准的局部物流体系,也会给全社会物流效率进化打样。
从目前已有的行业数据来看,Costco 的供应链存货周转天数在 29 天左右,京东约 30 天,亚马逊和沃尔玛都在 40 天到 45 天左右。
根据 Wind 提供的数据,中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在近年来持续下降,已经从 2012 年的 18% 降至 2024 年三季度的 14.1%,这说明我国在提高物流效率方面已经有所成绩。但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的比率仍然偏高。同期美国的数据是 8.7%,日本和欧洲更低,只有 5.7% 和 6%。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欧美国家的服务业更为发达,而制造业就是会比服务业更需要物流运输。制造业涉及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以及产品的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物流服务。
二、更新不靠砸饭碗
降本增效不能过分压榨基层员工。
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的功能,却很容易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对外打价格战,对内压榨员工、供应商,最终形成影响行业利益的混乱内卷局面。
2023 年,中国物流企业平均利润率在 3% 左右低位徘徊,近 30% 的物流企业全年亏损,其中有相当多的企业都是被迫卷入价格战的。快递配送环节是其中的典型。
主流快递公司中登场最晚的极兔,为了立足中国市场而采取了非常激进的低价策略,每单可以比 " 通达系 " 低 1~1.5 元,并表示做好了长期亏损的准备。
低价策略成功让极兔迅速吸引了大量客户,尤其是在电商重镇、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根据之前的相关媒体报道,极兔甚至可以做到 8 毛一件发全国。
极兔在进入中国市场前储备了 80 亿现金,大部分都花在了补贴发件人上。在付出巨大的财务代价后,极兔通过给资本描绘全球化前景的方式 IPO 继续输血。
极兔能否在全球市场持续发展尚不得而知,但其低价策略却已经改变了中国快递行业的生态。快递单价从 2017 年的 12.38 元一路下滑至 2021 年的 9.90 元,到 2024 年前 10 个月,我国快递行业单票收入约为 8.01 元,比 2023 年同期又下降了 12.6%。
但这种并非因为技术进步、管理提升带来的物流成本降低,对从业者和消费者来说绝非好事,也成为了本次《行动方案》重点阐述的反面典型。
12 月初发生在浙江嘉善的快递停摆风波,就是三通一达和极兔过于压榨快递员后产生的恶果。由于当地快递网点的快递派送费用一降再降,很多快递员连保底工资都拿不到,也有承包商因为罚款收入为负,已经选择转行。
自建物流体系的初期投入较大,是很多企业不愿意或不能够付出的成本。但长期来看,它带来运营效率的提升和成本控制的优势最终会体现。
三、躬身入局最重要
大型物流企业要扩大运力规模。
其实,降低社会化物流成本的正途是什么,已经在《行动方案》中说得很清楚了。
政府方面,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铁路重点领網域改革,推动公路货运市场治理和改革,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建设,打造物流与产业聚集发展的新载体。
企业方面,大型物流企业要扩大运力规模,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物流企业,中小物流企业则是要向专精特新发展,推动物流数智化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
对于大型物流企业,政策仍然在鼓励继续扩大规模,乃至于支持企业去进行更大规模的全球化投资建设。这意味着在政策制定者眼中,目前的中国物流仍处在资本投入阶段,需要企业在运力、仓储能力上进行真金白银的投资。
相比之下,脱实向虚、只搞股权收购这种看似是在进行物流布局,实则并没有真正 " 躬身入局 " 的存量博弈策略,并不会被政策所鼓励。
物流数智化同样需要以规模较大的业务和物流资产积累作为支撑。光有数智化平台还不够,基础设施方面的重资产投入同样不可或缺——没有足够多的仓库和运输设备积累,就无法承载海量的社会物流需求。
从净利率可以清晰对比出物流、电商企业在物流资产上的投入规模。低价平台、直播带货模式,通常会努力保持轻资产。这种模式本质上是通过 " 服务 " 去参与制造业利益的分配,甚至会因为分了太多的利润而让一些制造业企业陷入困境。
今年上半年,京东净利润率 4%,阿里净利润率 13%,拼多多净利润率 33%。考虑到京东 60 万人、遍布全球的重资产投入,达到这样的水平已经相当难得。
四、写在最后
物流从来都不是那个真正能创造出超额收益、超额利润的行业,难以吸引大资本入局深耕。它更像是一个商业化经济体系中的 " 公益事业 ",有相当突出的公共属性,同时也具备巨大的公共价值。
在中国,物流相比很多发展中国家达到了相当先进的水平。但对比发达国家,仍是以低效率的粗放经营为主,这与大量的企业和资本不愿意参与进物流行业的重资产、重运营的脏活累活中有很大关系。
部分企业甚至以不介入物流为荣,全社会物流体系难以进一步降本增效的原因可见一斑。
行业新的行动方案,将让这种局面形成一定的改观。敢于、愿意进行物流投入的企业有发展,赚到钱,是中国物流体系更新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