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教育经验:体制内呆得越久,感悟越深,8条真相早明白,欢迎阅读。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关注第一职场网
" 教练式 " 职业规划首创者
专注职场——定位、规划、晋升、转行
更有一群上进积极的小伙伴
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一起活出自信美丽的自己
♥
文 / 文馨
我同学小王在体制内做了 15 年了,刚开始那几年,他干劲十足,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毕业后,在同一个城市,碰到他几次,感觉精气神都不一样,印象深刻的是,有次吃饭他兴奋地跟我说:他们部有两个晋升名额,他很有希望,获得此次晋升。
很多年过去了,前阵子,他出差来到我所在的城市,我们吃饭时再次聊到他这一路的职业生涯,他只会呵呵一笑,然后摆摆手。
饭桌上,他这样说:" 你瞧,我当年多幼稚!就拿提拔这事,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触及的,不是神学,也不是玄学,而是明确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靠的是背景,只有百分之一的人靠的是能力和机遇!我当初竟奢想自己是这百分之一的人。因为我认为自己在部里也算是个人才。可是,能力不是我定的,领导说你有你才有!哎,梦一场。梦醒了,才知道眼前路非路…… "
于是,他借用李白《将进酒》中的句子,举着酒杯说:"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与尔同销万古愁。"
此刻,我分明从他的话语里,看到了路上的荆棘,与岁月里的心酸与无奈。
于是,他接着说:" 年龄越大,越认可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这句一点错都没有。越活也越明白了,选择了体制内工作,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然后,更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而不是争名夺利,卑躬屈膝,丢失了自己的本性。看山是山,看山又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确实如此…… "
我笑着说他活出了一般人都不曾有的境界。
他只是苦笑一下,接着说:" 苦中作乐罢了,改变不了,也只能改变自己。" 眼睛里,满是闪闪的泪光。
他一直提到,一定要跟领导处理好关系,我个人也觉得这个尤为重要。
我们都很清楚,在你跨出校门,走上社会时,你选择的职业定位,这个只决定了你未来是站在哪条赛道上,是决定了你的起点。
但是,要想长远的走下去,你还是要做好向上管理,要与领导建立一起可持续性、有建设性的链接,才能决定你的未来走得更远。
这句话很现实。
就这样说吧,跟你非常好的同事,今天你们还是同一个级别的员工,有说有笑,无话不谈。
但是,如果她明天晋升为经理了,你看看,你们之间的关系还会跟昨天,跟以前一样那么好嘛,那么无话可谈嘛?
很明显,经理说话会更谨慎了,话里话外都是偏向公司的,而且有时候还会嫌弃你这个下属办事不力、存在个人偏见等等。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你和同事同时竞选,且名额仅一个,这个名额决定了未来五年、十年,甚至你一生的命运,你觉得你们还会是朋友吗?
说不定,竞争者,就成了敌人。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职场就这么现实。
在体制内,站队也很关键啊,你要跟谁,谁带给你利益最大,谁能给你未来的发展助力等等,这些都是相互的。
而且,更可怕的是,即便你们之间再风平浪静,一旦利益够大,就一定有人对你背后捅刀子,所以和同事相处一定要小心谨慎。
像段某某颖、戴某某璐、陈某某枢是其中的佼佼者,还有大量科级以下的女人,为求上升用此法,甚至有人仅为一个调动。
我们曾经探讨过,几个体制内的朋友都说,其实这类女性不见得长得多好,关键是豁得出去。
今天互联网发达了,你刷屏时也会常常看到这些,而事实上,比你看到的更多。
一位上司曾这样感慨,他说:诸如这类女性在当地名声不好,心理素质强大者才能继续往上,顶不住压力的一般止步副局级。说到底还是有点本事的,左右逢源的情商、办事能力也是不错的。而且,大部分 30 岁左右,目标十分明确,对男女之事看淡。
总之,对于这类女性,我也不想过多评论,不过是个人选择而已。
有些很混乱,能保住自己不卷入这些是非漩涡中,也是一种本事。
朋友说,体制内稳定的可怕,身边的同事可能几十年不会变,自己的办公室也可能几十年不会换,自己的工作内容也可能许多年不会变,甚至食堂的饭菜也可能几年都不会变。
他感叹着说,感觉自己就像陷入了围城。
这让我想起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围城》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不那么成功也不那么平庸的人,在爱情、事业、婚姻等人生多个重要节点中发生的故事,并以 " 围城 " 为喻,暗示人们总是追求一些事情又逃避一些事情,从一个 " 城堡 " 努力迁徙到另一个 " 城堡 ",最终或被城堡困住。
就拿读《围城》中主角方鸿渐来说,无非就是,他不断地渴求冲出 " 围城 ",然而冲出之后又总是落入另一座 " 围城 ",就这样:出城,等于又进城;再出城,又再进城……永无止境。
大体上方鸿渐的经历是这样的:回国的邮船与世隔绝,大家百无聊赖,自然如同 " 围城 ",对方鸿渐来说,到了上海就应该是走出了邮船这个 " 围城 ",可是战时的上海实际上是另一座 " 围城 ";
方鸿渐到上海之后失业无着,爱情又碰壁,这境况更如同 " 围城 ",因此他才不惜历尽艰辛到内地,希望走出 " 围城 ";
内地 " 三闾大学 " 并不如他所设想的那样好,那里的勾心斗角的环境又使他重陷 " 围城 ",于是他又渴求回上海,以摆脱 " 三闾大学 " 这座 " 围城 ";
重回上海后生活愈是困顿,方鸿渐又打算再次冲出上海这座 " 围城 " 去重庆……
于是,小说结束了,读者并不知道方鸿渐后来的情形,但依其生活的逻辑可以推见,他又进入另一座 " 围城 ",而且他可能永远也摆脱不了 " 城 " 之困。
或者你也可以说,体制内是个围城,没进来的人拼命努力,向往着里面的生活,里面的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年龄越大,越不敢跳出围墙,只能一辈子困在里面。
但前几天,我一个好朋友却从某个局那样闪光的位置转下来,跳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行业,做自己热爱的事业。说实话,闪闪发光的军装是那样神圣,我特别敬佩她这份果敢的勇气。
简单聊了两句,她说有舍有得吧,人生那么短,总要做点什么不负这一生吧。
在体制内,大多数人也只是一个打工人罢了,和其他社会上的打工人没什么区别,没权没势也没钱,也就剩表面好看一点了。
如果仅仅靠做事获得领导赏识跟提拔,那真的是小概率事件,因为领导提拔人都是全方位考虑,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所以要看开。
所以会说,体制内大多数人过得很清贫,清是因为实在没什么权利可用,贫是工资真的不高,尤其是在北方的小城市里,南方发达城市或者一二线大城市,待遇非常好,但几乎是没有机会进去的。
我一个研究生朋友硕士毕业后,跟男朋友决定去湖南一个四线城市了,她和她的家人特别矛盾纠结。父母自然不想让她跑那么远,作为北方女孩,要跑到南方人生地不熟的四线城市。
可是,她的男朋友考上了那边的公务员,她也面试了当地的一个小学老师。在爱情面前,在未来的人生路面前,她说她也不知道如何抉择了。小地方待遇并不高,没有熟人,一切从零开始。
否则,要放弃一切吗?于是,她就想着利用 5 年的时候,不放弃学习,继续考试,再考回来。5 年,人生有多少个 5 年的青春呢?
这样说吧,你的直接领导,这个人的职位虽然不高,但是却能够决定你的日常工作,如果你得罪了直接领导,那一定是麻烦不断,干啥啥都不是顺心。
而且,还可以是小鞋不断……所以要认清现实,该低头的时,低低头。就是,一定要想方设法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
而领导提升一个下属,领导会让有一定能力,但坚决听话的属下上位。
事实上,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领导最讨厌的就是自以为是,不服从管理的有用人才,他们的做法不是将他闲置,就是让他啃容易出事的骨头。
但我还是想温馨提醒一下:不要相信领导画的大饼,你进体制内工作的初衷就是图个安稳,不要被领导当枪使,更不要因为工作而累坏了身体,那真的太不值得了!
这个,也很重要啊。在处于一个人世人情的环境中,部門的保洁、食堂大爷大妈,见面打个招呼,他们这些人对尊重的渴望远超我们。
你笑脸相迎,他们会给你及时的便利。
比如保洁大妈会特意在你门前多拖几下,食堂大姐会告诉你哪盘面食是剩下的,哪种水果新鲜。
我朋友笑着说,这种实惠,只需你一个笑脸一声招呼就能得到,岂不是非常划算?
不用太在意圈子,当你有实力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有人把你拉进他们的圈子,当你没有价值的时候,即使挤进去了所谓的圈子,也是打杂的,或者说是炮灰!
比如说,你在部門上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圈。体制内同事关系你说复杂也复杂,不复杂也不复杂,只要你和他们不牵扯过多,还能保持一定的距离,那么你们大概率相安无事。
但如果你觉得没混进某个圈子,却想着与领导对着干,那就是鸡蛋碰石头,最后受伤的是自己。
而且圈子里,也是人心叵测。即便是那些你看不上的位置,身后有一堆人争先恐后想上位,他们巴不得你掉坑里。
最后,真诚地说,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只要你做事,就一定要懂得不断更新迭代自己的技能,不要一年经验用十年,不断重复,否则你迟早被淘汰。
欢迎关注第一职场网," 教练式 " 职业规划首创者,唯一入选《哈佛商业评论》职业规划生涯机构。职业规划、向上管理、转行跳槽、升职加薪、面试宝典等更多干货就在这里。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