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华为海思重回前五,智能手机处理器市场迎来「新战事」,欢迎阅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预计同比收缩 5%,达到 12 亿部。不过,从四季度的表现来看,整体呈现出回暖的迹象。市场研究机构 Counterpoint 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3%。
IDC 分析师郭天翔也对钛媒体 App 表示," 随着上游物料库存水位趋于正常,厂商的渠道库存也在下降,加上年终的多次促销,今年 Q4 不管是全球还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都有很大概率回到正增长。"
需要指出的是,终端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手机厂商之间的角逐,市场大环境的好坏,与产品结构的变化,也将对上游的芯片厂商造成一定影响。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公布的 2023 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 AP(应用处理器)报告显示,联发科以 33% 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一,高通则依靠旗舰处理器,以 40% 的收入份额主导了智能手机 AP 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华为 Mate 60 系列的大卖,三季度华为海思以 3% 的收入份额,重回市场前五名。有机构预计,到今年年底,华为 Mate60 系列出货量将在 2000 万台左右,华为手机全年出货量预计在 4000 万— 5000 万台。年底,华为 nova12 系列的开售,也将进一步推动海思收入的增加。
另外,伴随着手机端侧大模型的搭载,手机芯片厂商高端角逐的方向也转向了 "AI Phone"。Counterpoint 预计,2023 年生成式 AI 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在 4700 万支左右,在整体智能手机中占比约 4%。2024 年出货量有望突破 1 亿支,占比提升至 8%。
此前,联发科和高通均表明了对 AI 能力的重视以及投入力度。钛媒体 App 认为,端侧 AI 能力,将成为手机处理器格局重塑的重要推动力。在做好原有性能提升的同时,更强的 AI 运载能力,也将在利润更高的高端市场占据更多的份额。
联发科卖得多,不如高通的收入高
如今的智能手机行业,不同于 " 百花齐放 " 的终端品牌,处理器市场的玩家较为固定,市场定位也更清晰。
苹果A 系列处理器为 iPhone 专用,出货量的多少完全取决于 iPhone 的销量;安卓阵营基本是高通和联发科的争夺,二者各个产品线均覆盖,但性能以及品牌上的差异,使得高通在旗舰市场更占优,也成为安卓旗舰的首选。
从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得益于中低端智能手机需求的回暖,联发科天玑 7000 系列的出货量进一步增多,推动其拿到了 33% 的市场份额。高通位居第二,市场份额达 28%。9 月,iPhone15 系列的发布与开售,推动苹果A 系列处理器出货量的增长,拿下了 18% 的市场份额。
不过,市场份额高并不代表收入以及利润也高,联发科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但更多的是中低端处理器,因此在收入上并不占优势。数据显示,三季度联发科的收入份额为 15%。
对比之下,高通则是以 40% 的份额主导了三季度的智能手机 AP 市场,骁龙 8 Gen 2 以及中端旗舰处理器被更多的终端厂商所搭载,进一步推动了其收入的增长。
苹果亦是如此,以 18% 的市场份额拿到了 31% 的市场收入。公开信息显示,iPhone15 Pro 系列搭载的 A17 Pro 处理器,采用了 3nm 工艺,成本更高,使得其价格也更高,收入份额从而也增长了 23%。
华为海思重回前五,不到 0.2% 的份额拿走 3% 的收入
在 Counterpoint 公布的榜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久违的身影。三季度,华为海思以 3% 的收入份额,重返行业前五。至于具体的销售份额,榜单中并没有透露。不过,由于排在瓴盛科技(JLQ)之后,可以得知海思的份额还不到 0.2%。
8 月 29 日,华为 Mate60 Pro 未发先售,引发市场的哄抢,而后又上架了 Mate60 标准版等系列产品,也是一机难求。数据显示,在华为 Mate60 Pro 发布后,华为手机的周销量高速增长。
Counterpoint 分析师 Ivan lam 对钛媒体 App 表示,华为的回归,对每一家手机品牌都会有影响,尤其是排名相近的品牌。华为 Mate60 系列的热卖将进一步影响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的格局,估计 Q4 在排名上会有一个波动。
来自 Counterpoint 的数据显示,华为第三季度手机销量同比增长 37%,在十月的这四周内增长达 83%,Mate60 系列依旧是供不应求,二级市场加价在千元以上。有机构预计,到今年年底,华为 Mate60 系列出货量将在 2000 万台左右,华为手机全年出货量预计在 4000 万—— 5000 万台。
华为 Mate60 系列的大卖对上游的芯片厂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位业内产业链人士向我们透露,华为的回归在高通、联发科的预料内,只是没想到那么快," 华为的攻势很强劲,除非高通、联发科在体验上能带来质的突破,进而引发一波换机潮。"
此前,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曾发文称,2022、2023 年华为向高通分别采购了 2300-2500 万、4000-4200 万颗手机 SoC,如果华为明年全部采用自家的芯片,那么高通就会失去这部分订单。
同时,他还预计,高通在 2024 年对中国手机品牌的 SoC 出货量,将因为华为采用自家处理器而较 2023 年至少减少 5000 万 -6000 万颗,而且预期持续逐年减少。
12 月 26 日,华为 nova12 系列将正式发布,消息称 Pro 和 Ultra 会搭载麒麟 9000S 的降频版本。作为华为手机旗下走量的系列产品,博主 " 手机晶片达人 " 曾发文称,nova12 系列的备货量远超华为 Mate60 系列,是 2、3 千万级别,对其它安卓手机销量有巨大的影响。
钛媒体 App 从华为商城看到,华为 nova12 系列的预约量已达 166 万。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华为手机重回正轨,海思的销售以及收入份额将加速增长。
" 海思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实力。受制裁的影响,海思在 2022 年的芯片出货量大幅下降,"Counterpoint 研究分析师 Archie Zhang 对钛媒体 App 表示," 但是随着麒麟 9000s 芯片成功量产,2023 年海思的市场份额将会有所恢复。同时,除手机之外的其他领網域包括伺服器、AI 算力芯片方面,其相应产品也会帮助海思恢复其市场份额。"
"AI Phone" 时代来临,手机处理器格局或将重塑
" 消费电子行业是长周期行业,影响最大的因子从来不是经济周期,而是创新周期 ",对于手机行业这一轮的大滑坡,荣耀 CEO 赵明如是说。现如今,手机换机周期的增长,大部分的原因便在于创新匮乏上,传导至整个产业链,使得上下游都在 " 渡劫 "。
今年,在 AI 大模型的热潮下,PC、手机等终端产业被激活,也让上游芯片厂商有了新的竞争点。根据 IDC 预测,到 2026 年,中国市场近 50% 的终端设备处理器将带有 AI 技术。
Counterpoint 也预计,2023 年生成式 AI 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在 4700 万支左右,2024 年出货量有望突破 1 亿支,2027 年出货量有望达到 5.22 亿支,占智能手机比重 40% —— 2023-2027 年复合成长率达 83%。
Counterpoint 高级分析师分析师 Ivan Lam 对钛媒体 App 指出," 当下 AI 的渗透,最终会成为一个必须具备的智能手机的功能之一。而换机,在理性消费盛行情况下,更多是性能不足的时候才考虑。"
各手机厂商 AI 大模型,钛媒体 App 制图
作为年销量超 10 亿的终端,手机一直是被认为所有新技术的最佳应用载体。目前,华为、小米、OPPO、vivo 等手机厂商均已发布搭载了端侧大模型的旗舰新品。相比较云端大模型,端侧大模型在隐私安全以及相应速度上都更有保障。
Canalys 分析师钟晓磊告诉钛媒体 App," 大模型运行在手机本地,比起云端延迟更低,离线运行也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隐私。"
在终端需求的激发下,也会倒逼手机在硬體性能上的提升,比如增加存储、续航以及 NPU 等芯片的研发。民生证券曾发布研究报告称," 小型化 " 和 " 离线化 " 模型出现,边缘侧终端和芯片迭代有望加速。
目前,高通、联发科也都相继发布在端侧跑通大模型的最新旗舰芯片,比如第三代骁龙 8 移动平台能在终端跑通 100 亿参数大模型,天玑 9300 则可以支持终端运行 10 亿、70 亿、130 亿、至高 330 亿参数的 AI 大语言模型。
钛媒体 App 认为,这次 AI 大模型热潮无论是对于终端市场还是上游芯片市场都是一次格局重塑的机会,尤其是在华为回归后,大盘里又多了一个有力的对手。对联发科来说,之前一直想在高端市场有所建树,"AI Phone" 也成为又一次证明自己的机遇。
不过,"AI Phone" 在给上下游带来增量的同时,也要谨防行业出现噱头大于实际的情况,需要芯片与终端厂商合力调教,通过软硬體的优化来提升效率。如果单单是为了迭代而盲目地搭载所谓的 AI 芯片,只会让终端市场的换机周期再一次延长。(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 / 杜志强,编辑 / 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