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汽车经验:长安汽车固态电池这么干,欢迎阅读。
汽势 Auto-First| 张弛
液态电池的低温充放电、化学稳定性等短板决定了,车用电池还有大幅提升空间。抛开氢燃料电池路径,固态电池正在成为将来可能替代或部分替代液态电池的行业新宠。
12 月 25 日,长安汽车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2023 年 12 月 22 日,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下称与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按照 " 对等持股、高效运营 " 的原则,加快推进(半)固态电池研发合资项目及制造产业化项目,并基于下一代汽车动力电池(半)固态电池研发合作,探讨向电池上游锂矿资源、锂盐深加工、电池材料,中游电池制造及下游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延伸合作,推进电池产业全链条战略合作。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 此次长安汽车与赣锋锂业战略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是长安汽车 " 香格里拉 " 计划、长安金钟罩电池品牌规划的持续推进。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加快(半)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落地,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舒心的新能源产品体验,同时探讨推进在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入合作,构建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提升产业链安全性和韧性,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很多车企将固态电池视为其电动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主要因为其相比三元锂和磷酸铁锂这两类液态电解质电池,具有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不易受温度影响的优点。
长安汽车押宝的半固态、固态电池目前的技术状态及距离大规模产业化还有多远?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固态电池必将替代目前主流的液态电池,而 2030 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化元年,也将是电池技术重要分水岭。
去年,日产汽车发布 " 日产汽车 2030 愿景 " 时,就已明确 2030 年纯固态电池汽车续航里程、充电时间、成本达到燃油车同等以上水平。并计划 2028 年推出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车型。
虽然固态电池前景很美好,但同样存在一些待解难题。
固态电池离子传导性差,电池加工精度高,导致这一技术 2022 年前一直躺在实验室里。此后,科学家发现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对于离子具有高传导性,汽车产业迅速嗅到了固态电池的商业价值。
固态电解质内材料副反应减少,因此正负极材料选择面很广,自然可以避开目前价格高昂的液态电池材料,日产方面正在利用 AI 技术对众多材料进行选择。此外,通过减少锂离子储存界面的厚度,可以增加锂离子密度,进而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曾表示," 从电池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估计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包括固液混合的锂离子电池,2030 年之前还是绝对主导地位。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占市场比例接近 1% 的时间点可能在 2030 年左右。2035 年之后,新一代固态电池,钾、镁、钠、锂 - 硫等各类电池会进入市场。到 2050 年,液态锂离子电池有可能减少到大约 20%。"
面对液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瓶颈,加之价格过山车式的摆动,让人们对固态电池的未来充满了想象。实际上固态电池距离大规模产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材料选择、加工技术、如何避免锂枝晶等问题都没有实现突破,为此,日产、福特、大众、宝马等众多厂商都把固态电池量产放到了 5-15 年之后。长安汽车和赣锋锂业会是那个破局者吗? (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