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理财经验:规模同比缩超两成 首发“折戟”情况明显改善,欢迎阅读。
回顾 2023 年,在震荡市行情下,新基金发行较往年而言也有所逊色。公开数据显示,截至 12 月 28 日,年内新基金发行规模为 1.15 万亿元,同比减少超 22%。在新基金发行减少的同时,年内也未有百亿 " 爆款 " 现身。另一方面,2023 年 " 颗粒无收 " 的基金管理人也较 2022 年同期有所增长,多家机构甚至连续多年未有新品。但从新基金发行 " 折戟 " 的情况来看,则较往年有明显改善。有观点认为,这一情况改善是一个积极信号,2024 年的新基金发行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倘若市场环境得到改善,投资者信心恢复,那么新发基金市场也有望回暖。
未见百亿 " 爆款 "
在年内市场震荡的背景下,新基金发行频频遇冷。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显示,从基金成立日来看,截至 12 月 28 日,年内新发基金数量为 1271 只(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发行总规模合计 1.15 万亿元,较 2022 年同期的 1.49 万亿元减少 22.72%。
从基金公司的年内新发情况来看,截至 12 月 28 日,易方达基金以年内首募 441.33 亿元领先其余基金管理人。同期,还有南方基金、嘉实基金、招商基金、鹏华基金的首募份额超 400 亿元,分别为 436.81 亿元、407.23 亿元、406.76 亿元、400.11 亿元。若从年内新成立的基金数量来看,华夏基金旗下有多达 61 只新品成立,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则紧随其后,年内新成立基金数量分别为 59 只、47 只。
具体到单只产品来看,截至 12 月 28 日,年内未有新基金发行规模超百亿元,仅惠升中债 0-3 年政策性金融债、民生加银恒源债券、兴业嘉远债券、宏利添盈两年定开债等 8 只债基的发行总规模达 80 亿元。而 2022 年同期,则有 8 只新基金的发行总规模超百亿元。
主动权益类基金方面,华安景气领航混合以 54.53 亿元的新发规模领先其余产品,同期,发行规模超 30 亿元的还有易方达国企主题混合,为 30.87 亿元;而 2022 年则有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混合、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的新发规模逼近百亿元,分别为 99.11 亿元、99.07 亿元;2021 年更有 16 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新发规模超百亿元。
在华林证券资管部落董事总经理贾志看来,2023 年新发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同比下滑,主要由于权益市场低迷、缺乏赚钱效应等,影响了投资者的认购积极性。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也提到,年内新发基金规模减少,与市场环境情况密不可分。由于股市行情表现不佳,对应的权益类基金没有获得超额回报率,导致投资者加大赎回力度,申购基金的意愿也明显下降。
清盘数量同比增近五成
在新基金发行不及往年的同时,募集失败的情况也偶有出现。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 12 月 28 日,年内共有浙商智多恒两年持有期混合、国寿安保稳德一年持有期混合等 14 只新发基金募集失败,但较 2022 年同期 26 只基金发行 " 折戟 " 的情况明显改善。
相较于 2022 年同期 6 家公募旗下分别有 2 只新品募集失败的情况来看,年内仅有民生加银基金旗下有 2 只新基金募集失败,分别为民生加银进取 FOF、民生加银卓越配置两年混合 FOF。
在 IPG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新基金发行 " 折戟 " 的情况有所改善或是由多种因素导致。例如,基金公司营销策略更加合理可能使得基金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提高投资者对新基金的认可度。总体来说,这一情况改善是一个积极信号,但也需要注意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如果市场不确定性持续存在,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那么新基金发行 " 折戟 " 的情况仍有可能再次出现。
除仍有新品发行不顺利外,部分存续基金也在年内 " 黯然离场 "。数据显示,截至 12 月 28 日,年内清盘的基金数量已达 265 只,较 2022 年同期的 237 只增长 11.81%。而在上述的清盘基金中,也包括在年内成立的新品——长盛均衡回报混合。
公开数据显示,长盛均衡回报混合成立于 2023 年 1 月 17 日,发行规模合计为 4.14 亿元。但成立不足 3 个月,4 月 6 日,长盛基金就发布该基金的资产净值已连续 30 个工作日低于 5000 万元的提示性公告。9 月,该基金还连续多次提示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形,截至 9 月 18 日日终,长盛均衡回报混合金已连续 50 个工作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 5000 万元的情形,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条款。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8 日,该基金的净资产为 353.57 万元,成立以来的累计收益率为 2.69%。
贾志认为,部分基金清盘是由于产品业绩不达标,导致基金持有人 " 用脚投票 ",是对基金管理人的否定,也会影响管理人口碑。不过,最受伤害的还是坚守到最后的持有人,践行了长期投资,却没有对应的收益。
多家公募 " 颗粒无收 "
相较于部分基金管理人的积极布局,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截至当前,年内仍有 29 家基金管理人并无新品成立,对比 2022 年同期,则仅有 21 家基金管理人 " 颗粒无收 "。
具体来看,年内 " 颗粒无收 " 的机构包括 20 家证券公司及券商资管,以及北信瑞丰基金、长安基金、华宸未来基金、江信基金、九泰基金、凯石基金、先锋基金、新疆前海联合基金、新沃基金 9 家公募。值得一提的是,北信瑞丰基金、华宸未来基金、新疆前海联合基金、新沃基金已连续两年 " 颗粒无收 "。
而江信基金、凯石基金、先锋基金更是超三年未有新发,最近一次有新产品成立的是凯石基金,旗下的凯石岐短债于 2020 年 1 月 21 日成立,距今将近四年;先锋基金最近一次成立新基金则是在 2019 年,而江信基金旗下最近一次新基金成立则要追溯至 2017 年。
从规模来看,上述 3 家机构在行业内的排名相对靠后。东方财富 Choice 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三季度末,在数据可取得的 189 家基金管理人中,凯石基金的非货基规模为 1.54 亿元,排名第 182;江信基金、先锋基金的非货基规模则为 20.98 亿元、33.5 亿元,分别排名第 153、第 145。
针对多年未有新基金发行的具体原因,北京商报记者发文采访相关机构。凯石基金回复表示,公司在发行新产品时,会综合考量客户需求、市场环境及公司经营效应等因素,力争从发行源头保护持有人的利益。近年来,通过与客户充分沟通及需求确认,已发行了多只资管计划,满足了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未来,会继续整合公司资源,从客户投资需求出发,精心打磨老产品、理性创设新产品。
在贾志看来,年内没有新发基金的机构,或由于合作的代销渠道有限、自身的投研能力较弱、没有发行成功的信心等。而连续多年无新品发行的公司,主要是排名靠后的小型公募,多年无新发的根本原因是综合实力较弱,进入恶性循环。
" 长期没有基金发售或与市场环境、基金公司管理策略以及自身的投资吸引力等因素有关,相对冷门的基金的市场吸引力也有所不足。2024 年的新基金发行情况主要取决于市场环境可否得到实质性的回暖,股市行情冷暖与基金申购热情息息相关。" 郭施亮如是说道。
柏文喜也提到,2024 年的新基金发行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果市场不确定性持续存在,投资者风险偏好没有明显改善,基金产品同质化问题未能得到解决,那么新发基金市场可能会继续保持冷淡。倘若市场环境得到改善,投资者信心恢复,那么新发基金市场也有望回暖。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