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中国商业银行改名史,欢迎阅读。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前不久,珠海华润银行发出公告 " 海选 " 行长,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珠海华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位于中国 广东省珠海市 ,成立于 1996 年 12 月,前身为 珠海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属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 2010 年 1 月,华润集团和珠海市政府对珠海市商业银行实施战略重组,并完成了更名。
图:珠海华润银行招聘公告
从珠海市商业银行到珠海华润银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由资本推动的战略重组引起的更名。而在中国整个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发生更名也常常由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
简化是最常见的更名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是从城信社改制而来,40 万亿元资产规模养活了 46 万银行员工。城商行中,并非都是某某银行,时至今日,不少银行依然带着 " 商业 " 两字的标签,比如,阳泉市商业银行、威海市商业银行、绵阳市商业银行、乐山市商业银行、宜宾市商业银行、雅安市商业银行、曲靖市商业银行、哈密市商业银行等。
当然了,说到这一点,咱们就得说到今天的宁波银行、北京银行们,曾经也是由 " 商业银行 " 简化而来。
1997 年 4 月 10 日,宁波市商业银行正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007 年上半年,经当时的银监会批复,宁波市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宁波银行,并沿用至今。
图:如今的宁波银行
1996 年 1 月 29 日,北京城市合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原 90 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基础上组建而成,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
北京银行经历了两次更名,1998 年 3 月 12 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通知,北京城市合作银行更名为北京市商业银行。2004 年 9 月 28 日,北京市商业银行又变更为北京银行,并沿用至今。
而上海银行的情况和北京银行类似。1995 年年底至 1996 年年初,原上海城市信用合作社更名为上海城市合作银行,1998 年,该行正式更名为上海银行,成为第一家以城市命名的商业银行,并沿用至今。
图:上海银行
当然,名称简化的背后,也彰显了这些头部城商行扩张业务范围、充实资本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经营目标。
因为名称简化而更名的情况,不仅仅只存在于城商行中。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机构的更名,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简化,一般都伴随着重组或改革,更名反映了机构在市场化和品牌调整中的变化。
如,浙江商业银行 1993 年在宁波成立,是一家中外合资银行。2004 年 6 月 30 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重组、改制为现在的浙商银行,总行设在浙江省杭州市。
图:如今的浙商银行
又比如,1951 年,中国农业银行的前身——农业合作银行建立,隶属中国人民银行领导,承担金融服务新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的职责。四年后的 1955 年,农业合作银行正式改名中国农业银行。
另外,中信实业银行变更为中信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变更为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变更为广发银行等,都属于以上的情况。
对广大消费者和社会人士来说,名称简化最大的特色就是依然保留了品牌特征,一看名称就能对这些银行进行区分。
合并、重组与改制
银行作为营利性的金融机构,资本在其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银行与资本间、银行与银行间以及银行自身的战略重组也极为正常。
比如本文开头中讲到的珠海华润银行,在很多时候大家习惯于简称 " 华润银行 "。大家都知道是四大财团之一,华润集团旗下的银行,可是又有谁还能记得它的前身,珠海市商业银行呢?
图:曾经的珠海市商业银行
在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当中,平安银行的情况稍显 " 复杂 "。
1993 年,福建亚洲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正式开业,是一家外商投资试点的合资银行。2003 年年底,中国平安集团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一起收购了福建亚洲银行 100% 的股份,并在次年正式更名平安银行,总部由福州迁至上海。
图:平安集团收购福建亚洲银行
2006 年,平安集团斥资 49 亿元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 89.36% 的股份,并在 2007 年 6 月由深圳市商业银行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更名为深圳平安银行。
2009 年 1 月,深圳平安银行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更名为平安银行。
图:曾经的深圳市商业银行
2010 年,平安集团通过股权交易成为深圳发展银行的第一大股东。2012 年,原平安银行注销,深圳发展银行吸收合并深圳平安银行,并更名为新的平安银行。2012 年 7 月 27 日,深圳发展银行正式更名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图:平安集团总部
通过上述多次收购和合并,平安银行从地方性银行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并成为中国平安集团在金融领網域的重要支柱。
除了平安银行外,恒丰银行也通过改制后重组成立。
1987 年,为了配合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烟台住房储蓄银行在山东省烟台市注册成立,注册资金为 2000 万元,按照股份制的模式建立。顾名思义,成立之初,该行主要围绕房改领網域开展业务,专门办理与住房改革配套的住房信贷、结算等政策性金融业务。
图:如今的恒丰银行
2000 年 6 月,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董事会准备对该行增资扩股后再进行股份制改造,同年 8 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烟台住房储蓄银行增资扩股,并要求后者按《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进行改制。
三年后,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原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更名改制为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 11 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打破了在政策原因下所形成的 " 股份制银行十强 " 格局。
在资本的推动与市场化运作下,大型银行尚且会发生合并、重组与改制的情况,中小银行就更不用说了。
2012 年,央企中国旅游集团成为焦作市商业银行控股股东后,将后者更名为焦作中旅银行,2022 年并入中原银行。
图:曾经的焦作市商业银行
2009 年,中国石油集团控股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后,更名为昆仑银行并将总部迁至北京。
1998 年成立的德阳市商业银行在 2010 年更名为德阳银行,2014 年引入中国长城资产后更名为长城华西银行。
图:曾经的德阳银行
1997 年成立的汕头市商业银行,是汕头市 13 家城市信用社根据人民银行的批准同意合并成立的。2011 年,该行通过重组后更名为广东华兴银行。值得一提的是,在重组的过程中,广东省人民政府曾提议其更名为 " 南方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简称 " 南方银行 " ) ,但该方案在上报后被驳回。
图:如今的广东华兴银行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金融机构间的合并、重组与改制,是其业务对市场化经营进行适应的结果,对整体的金融市场化生态,应该还是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熟悉的面孔退出历史舞台
在中国银行业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有新的银行机构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城农商行。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有新加入的银行,也有退出历史舞台,这里面不乏一些曾经响当当的名字。
比如,1987 年 12 月由深圳市数家城市信用合作社整合成立的深圳市联合信用银行,总部位于深圳,后改名为 " 深圳发展银行 ",简称深发展。
深圳发展银行是中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股票代码:000001。因此,在上世纪 90 年代,深发展一直是金融界的宠儿。
图:曾经的深圳发展银行
在深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历了两次收购。第一次为 2004 年成功引进了国际战略投资者——美国新桥投资集团,成为国内首家外资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二次为 2009 年平安集团全盘接手新桥投资的股份,并与原平安银行整合,成立新的平安银行,深发展由此退出历史舞台。两宗并购案都创造了历史之最。
2012 年 8 月 2 日,深圳市深发展银行大厦,原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肖遂宁与深圳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 · 杰克逊共同为深圳发展银行更名后的新 " 平安银行 " 揭牌,深圳发展银行正式结束了 25 年的使命,23 岁的 "000001" 将带着 " 平安银行 " 的马甲继续行其 A 股 K 线传奇。
图:平安金融执行官理查德 · 杰克逊
如今,新平安银行问世已有 13 年。时至今日,也许深圳发展银行还能留给世人的,就是那一句 " 想要和你深发展 " 的宣传语吧!
除了 " 深发展 ",还有很多曾经耳熟能详的 " 老面孔 "。
2010 年 10 月,株洲市商业银行、湘潭市商业银行、岳阳市商业银行、衡阳市商业银行和邵阳市城信社合并组建了华融湘江银行。2022 年,由于股东变更,华融湘江银行更名 " 湖南银行 "。
图:出让前华融湘江银行的股东情况
作为东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总部银行,沈阳市商业银行于 1997 年成立。2007 年 2 月,该行经国家银监会批准更名为盛京银行,并实现跨区網域经营。
济南城市合作银行成立于 1996 年,由 16 家城市信用社和 1 家城信社联社组建而成,1998 年更名为济南市商业银行。2009 年,济南市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齐鲁银行,并沿用至今。
图:如今的齐鲁银行
齐鲁银行的命名蕴含着对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有历史底蕴,又彰显了对现实市场的回应。这种 " 文化+商业 " 结合,既传承了齐鲁大地的民俗风情,又融入了现代商业气息,具有浓厚的地網域特色。
此外,武汉商业银行更名为汉口银行、昆明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富滇银行、南充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四川天府银行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图:如今的富滇银行
除了城商行外,成立时间更短、机构属性更为灵活、经营范围更为广泛的民营银行,也发生过更名的情况。
作为华东经济大省,江苏省内共有两家民营银行。其中,首家民营银行江苏苏宁银行于 2017 年由江苏 7 家民营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其中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发起人股东。
图:江苏苏宁银行
2024 年 3 月,成立近 7 年的江苏苏宁银行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名称变更为江苏苏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商银行),成为我国首家运营后更名的民营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不太确定苏宁银行的更名是否与其股东苏宁的经营状况有关,但苏宁易购集团与日出东方控股目前依然还是苏商银行的前二大股东。
结束语
曾经沧海难为水,银行更名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对行业整合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更名往往伴随着合并重组、业务整合等操作,这有助于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从社会经济角度看,银行更名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效率。银行更名也可能带来品牌重塑,增强市场信心,促进金融资源向更具活力的区網域或行业流动。
因此,我想我们乐于见到更多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不断地 " 活 " 起来,以市场化竞争的思路为经济增长迸发出强烈的火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楼卓昊 Fintech",作者:楼卓昊,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