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财经经验:阿里遭遇“中年阵痛”,欢迎阅读。
雷达财经出品 文 | 肖洒 编 | 深海
2 月 7 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 2024 财年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2024 财年 Q3 公司实现营收 2603.5 亿元,同比增长 5%,低于市场预估的 2612.5 亿元。净利润为 107.17 亿元,同比下滑 77%;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 479.51 亿元,同比下滑 4%。
短期的收入利润之外,阿里巴巴在战略层面的求变动作同样值得关注。众所周知,此前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曾引起该公司创始人马云的关注,外界好奇这家电商巨头会如何应对。
目前来看,阿里延续了先前的调整思路,即梳理重点业务,在核心业务上保持长期专注力和高强度投入,这些业务主要是境内外的电商以及云计算;对于非核心业务,也就是投资回报率较差的部分,包括体内的传统实体零售和体外的股权投资等,能卖则卖。
如此的结构性调整和战略聚焦成效如何,短期还难以判断。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加大投入焕发淘天集团增长动能的同时,有投行认为再投资增加也会拖累公司的盈利能力前景,并因此调降了阿里的盈利预测和目标价。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最新财报中阿里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再拿出 250 亿美元用于股份回购。然而,此举并没能提振投资者的信心。面对喜忧参半的消息,财报披露后阿里美股收跌 5.87%,隔日港股盘中也大跌超 7%。
业绩进入 " 阵痛期 "
处于深度调整中阿里,短期业绩压力出现。
2 月 7 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 2024 财年三季度财报(阿里巴巴财年为每年 4 月至次年 3 月)。财报显示,三季度阿里营收 2603.5 亿元,同比增长 5%,低于市场预估的 2612.5 亿元。
财报中,阿里按照去年三月底启动的 "1+6+N" 改革计划,将淘天集团、云智能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本地生活集团、菜鸟集团、大文娱集团作为六大业务集团分别单独呈现。
具体到各项业务上,核心的淘天集团和云计算这两项业务的的同比增长幅度并不明显。三季度淘天集团的收入为 1290.7 亿元,同比增长 2%;阿里云的收入增长了 3%,达到 280.66 亿元。
作为核心之一的淘天集团,其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 CMR(客户管理收入)。财报显示,三季度 CMR 为 921.13 亿元,较上一年仅增长 4.19 亿元。瑞银的最新研报称,随着用户消费力向淘宝网转移,该行预期佣金比率将受拖累,预测未来几个季度 CMR 将按年下跌 2% 至 4%。
属于淘天集团的另一块收入直营及其他业务,本季度增长 2%,达到 316.49 亿元,这部分仅作为淘天获取用户和留存用户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电商和云计算也是由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亲手抓的业务。去年 9 月 10 日,吴泳铭接替张勇出任阿里云智能集团代理董事长兼 CEO,该委任一度引发业内的讨论。因为就在不到 3 个月之前,张勇在宣布卸任集团董事长和 CEO 的全员信中称,他将专注于阿里云业务的发展。
除了代理云智能集团的 " 一把手 " 之位,到了 12 月 20 日,阿里再度宣布组织调整,阿里巴巴集团 CEO、淘天集团董事长吴泳铭兼任淘天集团 CEO。
自此,吴泳铭同时担任阿里巴巴集团和淘天集团、阿里云智能集团三项 CEO 职务。阿里认为,这有助于以技术创新引领淘天变革,确保集团聚焦核心战略电商和云,形成统一指挥和高强度持续投入。
这次财报中,阿里直言目前正处于 " 重振 " 淘天集团的过程中。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吴泳铭进一步解释称,在淘天执行的商业战略中,现在还处于如何提高用户的消费频次从而带动 GMV(商品交易总额)增长的过程。
按照计划,未来会在 GMV 获得明显提升的基础上,淘天再提升广告产品,届时会针对中小商家做非常大的优化。到了那个阶段,淘天会通过广告产品的优化,来帮助中小商家更好地提升变现效率。
财报显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DIC)的表现亮眼,该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了 44%,达到 285.16 亿元,其中速卖通的跨境业务 Choice 带动了超过 60% 的订单同比增长。
海外电商作为阿里全球化的扛旗者,由蒋凡所领导。电话会议上蒋凡称,ADIC 分本地业务和跨境业务,前者过去几个季度效率迅速提升,后者则在决定投入哪些市场时会看投资回报。
目前,美国是 ADIC 长期重视的一个市场,但也会考虑地缘政治的问题;同时,东南亚依然是 ADIC 非常重要的市场,未来会继续在可控规模上进行投资。
在其他业务板块,菜鸟网络的收入增长了 24%,达到 284.76 亿元;本地生活集团的收入增长了 13%,达到 151.6 亿元;大文娱集团的收入为 50.4 亿,同比增长了 18%。
综合来看,尽管营收增长,但本季度阿里经营利润、净利润却双双下滑。财报显示,该季度阿里巴巴经营利润为 225.11 亿元,同比下降 36%。对此阿里表示,经营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高鑫零售的无形资产减值和优酷的商誉减值所致。
本季度,阿里巴巴净利润为 107.17 亿元,同比下降 77%;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144.33 亿元,同比下降 69%;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 479.51 亿元,同比下降 4%。
阿里解释称,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所持有的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的变动,以及上述提及的减值导致的经营利润下降所致。
战略聚焦核心业务
业绩之外,随着吴泳铭去年 9 月 10 日正式履新阿里集团 CEO,阿里未来发展的战略和发展路径也逐渐明晰。
上任伊始,吴泳铭通过发布全员信提出 " 用户为先、AI 驱动 " 两大战略重心,强调 AI 驱动的 " 用户优先 " 业务发展模式。然后围绕上述两大战略重心进行业务梳理,重塑业务战略优先级。
经过一个季度的优先级梳理,11 月 16 日召开的二季度业绩分析师电话会上,首次作为集团 CEO 出席的吴泳铭,全面阐释了阿里巴巴新发展阶段的战略蓝图。
据其介绍,对于核心业务,阿里将保持长期的专注力,保持高强度的资源和研发投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确保产品和服务始终紧跟用户需求去迭代进化,保持长期生命力和竞争力。对于非核心业务,将通过尽快盈利或其它多种资本化方式,实现这些资产的价值。
" 集团最高优先级是让电商和云计算两大核心业务重燃增长动力。" 最新财报中吴泳铭进一步明确。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电话会上也定调两大方向,称阿里未来将会专注于核心业务的投资,其一是电商业务,包括境内和境外电商;其二是云计算。
关于非核心资产,电话会上蔡崇信称,出售这类资产的进展非常顺利。在 2024 财年至今的九个月内,阿里已退出 17 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
他表示,阿里资产负债表上仍有许多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这些并非核心业务,若退出也是合理做法,但考虑到当前有挑战的市场情况,尚需时间实现。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此前媒体对阿里巴巴有意出售银泰百货、盒马、饿了么等的报道。不过,这次阿里方面再次否认了出售饿了么的传闻,并认为饿了么是阿里近场非常重要的资产。
有分析人士认为,无论如何取舍,面对空前激烈的竞争环境,已到了阿里自我变革的关键时刻,容不得继续犹豫和等待。
此外,对于阿里针对核心业务 " 加大投资,重振增长 " 的策略,部分投行给出了负面反馈。
据智通财经报道,汇丰研究微降阿里 -SW 目标价至 115 港元,认为再投资增加会拖累公司盈利能力前景。
美银证券也发布报告指出,维持对阿里 2025 至 2026 财年收入预测大致不变,并降非通用会计准则 ( non-GAAP ) 净利润预测约 7%,以反映阿里对投资的坚定承诺。因此,对阿里港股目标价由 103 元下调至 100 元,对阿里美股目标价由 106 美元下调至 102 美元,维持 " 买入 " 评级。
上市融资步伐放缓
过去一年,阿里巴巴数次变阵,部分业务上演了一处从分拆到 " 不完全分拆 " 的戏码。
把时间拨回到去年 5 月份,时任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兼 CEO、阿里云智能董事长兼 CEO 的张勇放话,12 个月内完成阿里云分拆并独立上市计划,9 月阿里云高管调整时阿里集团明确将继续执行上述计划。
与此同时,阿里还为菜鸟、盒马启动上市,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启动外部融资等設定了日程表。
然而,时隔半年后,这一切都变了。在阿里 2024 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公告中,公司表示,鉴于多方面不确定性因素,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
财报同时透露,盒马的 IPO 也已经暂缓,仅剩下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正在为外部融资做准备 "。
其中,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完全分拆的原因,是 " 美国近期扩大对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的限制,给云智能集团的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这样的谜之操作,令投资者一头雾水。在 2 月 7 日举行的电话会上,CFO 徐宏解释称,去年阿里宣布业务重组,其中一个目标是希望估值可以体现每个业务部门真正的内在价值,有多种方式可以达到这个目标,当时提到有些业务可以分拆上市融资,比如盒马、菜鸟。
且阿里当时提到,交易是否推进、如何推进都取决于市场条件。而当前的市场条件,没有办法真正反映这些业务的内在价值。
同样的变数,还出现在 ADIC 融资方面。这次业绩会上,徐宏称,ADIC 不急于寻求外部融资,在进行外部融资前,阿里有充足资金为 ADIC 融资。
暂缓分拆融资后,阿里改口称,在当前环境下,推动不同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才是反映集团不同业务真正价值的最佳方法。现在阿里已成立专门的团队推动不同业务之间的合作、推动实现协同效应。
然而,或许意识到此举还不足以挽回投资者的信心,阿里宣布追加回购总金额,本次财报中增加 250 亿美元,股份回购总规模增至 650 亿美元,回购有效期将延长至 2027 年 3 月底。
管理层称此次回购是非常认真、严肃的," 目标是每年流动股数减少 3%,这种股份减少会推升股价 "。
对此,瑞银研报形容季绩符预期,属喜忧参半,一方面阿里宣布加大回购力度,但预期对核心业务的额外投资将导致盈利前景下行,目前预计 2025 财年 EBITA 将下跌 4%。
瑞银相信回购及处置非核心资产可继续释放价值,但阿里股价料保持区间波动,将港股及美股目标价分别下调至 104 港元及 106 美元,维持 " 买入 " 评级。